基本信息
书名:大国智慧:中华传统文化培育的核心思想理念
定价:68.00元
作者:国家图书馆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13628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党的十八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中央工委、文化部、社科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宗教、文学等诸多方面,讲座嘉宾均为享誉外的专家学者,如李学勤、汤一介、任继愈、孟宪实、梁衡、熊召政、商传、等。他们运用通俗的语言和敏锐的洞擦力,以缜密的逻辑,驰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让传统文化的光辉映照当今社会现实。
本书汇集了讲座的精彩内容,分大国智慧、大国价值、大国精神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的核心思想理念、道德理念规范和珍贵精神财富, 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任继愈?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
王 博?《道德经》的精神:节制与宽容
任继愈?今天看《易经》
余敦康?《周易》的决策智慧
阎步克?从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
王春瑜?中国历代监察制度与权力牵制
刘海年?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若干问题
卜宪群?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张国刚?《资治通鉴》与王朝兴衰
刘?庆?《孙子兵法》
钱 逊?《论语》精要及其文化内涵
郭齐勇?《中庸》及其现代意义
陈鼓应?庄子的思想及其生活智慧
郭齐勇?王阳明的人生与思想智慧
明海法师?禅宗与中国文化
张柏春?中西科技错位发展四百年
孙 机?古代中国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感到好奇,总觉得他们的身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最近,我读到了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书,虽然它的重点似乎不在于“培育”或“核心思想”,但它所展现的那些历史的脉络和思想的演变,同样让我感到震撼。这本书更像是穿越时空的导览,带领我一步步走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感受秦汉大一统的雄心壮志,体验魏晋风流的洒脱不羁,再到宋明理学的深刻反思。它没有刻意去拔高或神化任何一种思想,而是以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去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思想碰撞与融合。我特别对书中关于“道”的探讨很感兴趣,它并非简单地解释老子、庄子,而是将其融入到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去看“道”如何在治国理念、个人修养、乃至艺术创作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地被诠释、被发展、被创新。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体,一种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焕发生机的智慧。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韧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中国古典艺术的著作,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本书并没有大谈特谈抽象的理论,而是通过对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细致解读,来折射出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意境”的阐释所打动。它让我明白,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不仅仅在于描绘山川的形态,更在于捕捉那种人与自然相互渗透、物我两忘的诗意空间。书法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笔画的组合,更是书写者内心世界的流露,是情感与精神的跃然纸上。书中还通过对古典园林的讲解,展现了中国人对于“留白”和“含蓄”的独特审美追求,那种“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设计,无不体现着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本书让我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它早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那些优美、雅致的艺术品之中。它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拜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籍,虽然书名我记不太清了,但它所传递的那种深邃的东方智慧,至今仍在我脑海中回荡。这本书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为我揭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内核。它并没有直接讲授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经典的诗文,将那些蕴含在历史长河中的思想精髓巧妙地融入其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仁”的阐释,它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被描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一种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切体恤。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圣贤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这份“仁”,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寻找平衡,如何在顺境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书中对于“礼”的解读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规矩,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一种尊重他人的态度,一种对秩序的维护。我曾以为传统文化是遥不可及的,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它的温度和生命力,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留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我近期接触到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人际交往的书籍,它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为我揭示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情世故方面的智慧。这本书没有讲授官僚体系或政治制度,而是着重于那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道”。我特别对书中关于“中庸”的解读印象深刻,它并非一味的妥协,而是一种在复杂环境中寻找最佳平衡点的智慧。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君子和而不同”,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持开放与包容。书中还探讨了“孝道”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演变成一种更广泛的“敬爱”观,延伸到对长辈、对社会、对国家的尊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诚信”的强调,它被视为一种立身之本,一种维系社会秩序的基石。这本书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看到了这些传统理念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品格和行为方式。它让我对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评分作为一个对哲学思辨充满兴趣的人,我近期阅读了一本让我思考颇多的书籍。它没有直接冠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标题,但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东方哲学特有的审慎与智慧。这本书更像是一场关于“存在”与“意义”的深刻探讨,它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一同去追问那些最根本的问题。我被书中对于“无为”的解读深深吸引,它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顺应自然、恰到好处的作为。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水滴石穿的力量,看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智慧。书中还涉及了关于“道器”的辩证关系,让我重新思考了物质与精神、形式与实质之间的微妙联系。它没有强调固定的道德准则,而是鼓励读者去体会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去感受个体与宇宙的融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书本的堆砌,而是源于对生活本身的洞察和对生命本质的体悟。它没有让我成为某种思想的追随者,而是激发了我独立的思考能力,让我更加珍视内心的宁静与觉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