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导体和电气设备选型指南丛书 变频器
:30.00元
售价:20.4元,便宜9.6元,折扣68
作者:周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专委会,导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12350533
字数:127000
页码: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型指南丛书》是由中国丁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专委会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一套针对导体和电气设备选型的技术丛书共13分册,本分册为《变频器》。
本书是关于变频器选择和应用的一本实用下程技术书。全书共分lO章,分别为概述、变频器相关标准、变频器分类、负载分类、变频器容量的选择、控制方式选择、高压变频器主拓扑选择、谐波干扰处理、变频电动机及变频电缆、实例。主要内容包括变频器及负载分类与分析;变频器容量、控制方式以及拓扑分析与选择;并就应用过程中遇到的谐波干扰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相关的抑制措施;同时还介绍了变频电动机及变频电缆的相关知识;后给出了详细的实例,实例内容主要涉及发电厂各种应用变频器的场合等。
本书可供从事变频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试验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主要作者周建,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设计工作,现任山东电力咨询院电控室主任。曾担任过国内多家国有企业电力系统设计工作,同时还经常作为专家组成员为重要用电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工作进行指导,尤其擅长变频器的设计、选择等项目。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看起来很专业,但这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我更看重的是它在“系统集成”层面的深度。现在的自动化项目越来越复杂,变频器往往只是整个驱动链条的一部分,它需要与PLC、HMI、安全模块进行无缝协作。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变频器与主流品牌的PLC(例如西门子S7系列、罗克韦尔ControlLogix)之间,通过PROFINET或EtherNet/IP进行高速数据交换时的配置细节和时序要求。尤其是涉及到功能安全(Safety Integrated)的应用,如何正确地集成STO(安全扭矩关断)或SS1(安全停车1)功能,以及所需的安全等级认证流程,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标准手册中语焉不详的“灰色地带”。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从需求分析到最终联调的完整系统集成蓝图,清晰地标识出各个环节的责任边界和技术难点,那它就超越了一本单纯的“变频器选型”书籍,而成为了一本优秀的“集成驱动系统设计参考”。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任何技术书籍都非常谨慎,我更倾向于那种侧重于故障诊断和维护实践的书籍。对于变频器这种高可靠性要求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停机时间就是金钱的损失。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详尽的故障代码速查表,并且对每一个代码背后的可能原因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从电源输入问题、驱动电路故障,到控制板逻辑错误,给出明确的排查步骤和推荐的替换部件规格。例如,当出现“过电流”报警时,是电机短路、反馈信号丢失,还是IGBT模块本身损坏?这本书能否像一本高级维修手册一样,清晰地指导我如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去验证这些可能性?同时,对于变频器的“老化”现象,比如电解电容的寿命预测和更换周期,也需要有明确的指导。如果书中仅仅是描述了常见故障现象,而没有提供系统性的、可操作的维修思路,那它对我的实际工作价值就非常有限了,我更需要的是那种能帮我快速定位问题、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的实战指南。
评分我是在一个搞电气自动化的朋友推荐下买了这本关于变频器的书籍,他告诉我这本书在拓宽视野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我主要的兴趣点在于变频器内部的硬件结构和控制算法的最新发展趋势。我希望能看到关于第三代甚至第四代IGBT模块在耐压和开关速度上的最新突破,以及SiC(碳化硅)器件在高端变频器中应用的潜力分析,毕竟这些技术直接决定了设备的效率和体积。书中如果能深入剖析一下,比如磁链观测算法和直接转矩控制(DTC)相比于经典的V/f控制或基于传感器的矢量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和计算复杂度,那才算真正抓住了核心。此外,现代变频器越来越强调网络化和智能化,我对CANopen、EtherCAT等现场总线与变频器的集成方式非常感兴趣,希望看到具体的通信协议应用示例和数据交互的流程图,而不是仅仅提及“支持工业以太网”。如果这本书能把硬件的“骨架”和软件的“灵魂”都展现出来,对我理解整个变频驱动系统的演进将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关于变频器选型的书,我刚拿到手,说实话,我期待的是一本能直接上手操作,解决我日常工作中各种疑难杂症的“宝典”。我所在的工厂最近进行设备升级,涉及到好几台老旧电机要换成变频调速系统,这玩意儿对我这个机械出身的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个黑盒子。我希望能看到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比如在化工行业高温高湿环境下,变频器如何选型和防护等级的选择;或者在精密机床上,如何通过参数设置实现高动态响应和低速力矩补偿。我希望书中能有清晰的图表对比不同品牌变频器的矢量控制性能差异,以及它们在节能方面的实际效益数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深入讲解如何根据负载特性(恒转矩、恒功率、平方转矩)来确定变频器的过载能力和散热要求,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公式的堆砌。如果这本书只是泛泛而谈一些基础知识,而缺乏针对工业现场复杂工况的解决方案,那对我来说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更看重的是那种读完就能带着图纸去采购和调试的实用性,而不是停留在教科书层面的理论阐述。
评分我对变频器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非常关注,尤其是在我们能源行业中经常遇到的极高海拔和极端温差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针对这些非标准工况,提供专业的选型建议。例如,海拔升高导致空气密度下降,变频器的散热能力会显著下降,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个明确的降容曲线图,指导我们在高海拔地区应选择比额定容量高出多少倍的变频器?再比如,涉及到防爆区域的应用,如何选择满足特定ATEX或IECEx标准的变频器外壳和安装方式?这不仅仅是选型,更关乎安全合规性。此外,电能质量也是一个大问题,谐波污染对电网和其他敏感设备的影响不容忽视。我渴望看到关于输入侧滤波、有源滤波(APF)或者多脉冲整流技术在抑制谐波方面的详细对比和工程应用案例。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针对特定恶劣环境的“风险评估与选型校验”的流程框架,那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