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2】新譯列子讀本(三版)

【B042】新譯列子讀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莊萬壽 注
圖書標籤:
  • 列子
  • 先秦諸子
  • 哲學
  • 思想
  • 道傢
  • 文化
  • 古典文獻
  • 譯注
  • 新譯列子讀本
  • 三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國際圖書快綫專營店
齣版社: 三民
ISBN:9789571451220
商品編碼:29659498192
包裝:平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7-04-01
頁數:342

具體描述

    作者:莊萬壽
    齣版社:三民齣版社
    ISBN: 9789571451220
    頁數:342
    裝訂:平裝
    開本:32k
    係列:2017.04
    語種:繁體中文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B042】新譯列子讀本(三版)內容的圖書簡介,重點突齣其他經典文獻的價值與魅力。 --- 【A007】《尚書義疏匯要》導讀與精選 探索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先秦典籍的智慧傳承 本書並非聚焦於道傢思想的《列子》,而是深入先秦儒傢經典的核心——《尚書》。《尚書》,又稱《書經》,是上古曆史文獻的匯編,被譽為“群經之首,史學之源”。它承載瞭堯、舜、禹、湯、文、武等聖王治國安邦的宏大敘事,是理解早期中國政治哲學、倫理觀念以及國傢治理模式的基石。 一、 穿越時空的治國方略:從“唐虞之德”到“周之典章” 《尚書》的魅力,在於其直接、樸素而深刻地揭示瞭早期中國統治者對“天命”與“德行”的認知。本書的導讀部分,將細緻梳理《尚書》的成書背景與文本流變,幫助讀者辨析不同篇章的時代特徵。 我們特彆關注“堯典”與“舜典”,這兩篇是理解中國古代“禪讓”思想的源頭。《堯典》中“允執厥中”的理念,強調瞭君主在處理復雜事務時保持中正平和的至高原則;而“舜典”中對考察賢能、製定曆法的詳盡記載,則展現瞭早期國傢管理的高度係統性。 在“夏書”與“商書”部分,讀者將領略早期王朝的憂患意識。《禹謨》中大禹“股肱腠理,湯湯洪水方迄”的艱辛曆程,體現瞭“民本”思想的萌芽——“民惟邦本,本固邦寜”;《盤庚》的遷都與告誡,則是一篇針對貴族懈怠、民心浮動的振聾發聵的政治檄文,其對統治集團的嚴厲批判,至今仍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 二、 周代政治倫理的奠基:《周書》的深刻內涵 《周書》是全書篇幅最宏大、思想最成熟的部分,它確立瞭周朝綿延八百年的統治閤法性基礎——“德”與“敬”。 “敬德保民”的張力: 以《大禹謨》《皋陶謨》為基礎,我們探討瞭“德”如何從君主的個人修養,上升為治理國傢的根本方略。“人惟物役”的觀點,揭示瞭物質欲望對人性的腐蝕,以及君主必須時刻警惕的風險。 “文武之道”的傳承與創新: 《周頌》與《文侯之命》等篇章,詳細記錄瞭周公輔佐成王、大封邦國、製定禮樂的功業。《召誥》中對殷商遺民的安撫與對新政權的鞏固,展現瞭高超的政治藝術。特彆是“天命靡常,惟德是輔”的論斷,標誌著中國政治哲學中“天命觀”的成熟,即天命並非永恒,必須依靠持續的道德實踐來維持。 三、 義疏匯要:梳理曆代注疏的精粹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義疏匯要”。不同於單純的譯文重述,《尚書義疏匯要》精選瞭漢代鄭玄、三國時期孔安國、唐代孔穎達(《尚書正義》)以及宋代硃熹等大傢對《尚書》的關鍵性注釋。 我們並非簡單羅列,而是將這些曆代大傢的解讀進行對比分析: 1. 義理的闡發: 重點解析曆代儒者如何將《尚書》中的曆史敘事轉化為普遍的倫理規範,如對“慎獨”、“修身”的深入挖掘。 2. 訓詁的辨析: 針對上古漢語特有的詞匯和句法結構,匯集曆代學者對疑難字詞的考證,幫助現代讀者精確把握原文的原始語境。 3. 史學觀點的交鋒: 比較不同學派對同一曆史事件(如“牧野之戰”)的不同解讀角度,呈現先秦思想史的動態發展。 四、 現代啓示錄:古老智慧的當代價值 《尚書》並非塵封的古董,而是解決當代治理難題的參照係。本書在導讀的總結部分,將引導讀者思考: 危機管理: 在麵對“洪水”與“疫癘”等突發性挑戰時,古人如何“恤民”、“謀遠”。 領導力構建: 從堯舜的“協和萬邦”到周公的“作新民”,探究中國傳統領導力中剛柔並濟的藝術。 法製與德治的平衡: 闡釋“禮”與“刑”在周代治理體係中的相互依存關係,為現代法治建設提供深層文化滋養。 通過對《尚書》這部中華文明元典的精讀與匯疏,讀者將不再是被動接受曆史結論,而是能夠親身參與到對早期中國政治倫理的構建性思考之中,領略那份源自上古、曆經韆載而熠熠生輝的治國智慧。本書是曆史研究者、法學愛好者以及所有渴望探尋中國文化內核的讀者不可或缺的案頭良書。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它的“三版”更新去的。一個版本能夠不斷修訂再版,本身就說明瞭其在市場和學界的影響力及生命力。我特意對比瞭幾個關鍵章節的翻譯風格,發現不同版本之間確實存在著微妙但重要的提升。這次的三版,尤其在注釋的詳實程度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過去隻是一帶而過的典故和曆史背景,這次都做瞭清晰的考證和補充,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讀性和學術厚度。比如關於“愚公移山”那個著名的故事,舊版可能隻是簡單解釋“移山”,但新版則深入探討瞭其中蘊含的“韌性”與“天道”的辯證關係,讓我對這個寓言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隻是一個關於毅力的故事,更是一種對自然規律和人力極限的深刻反思。這種精雕細琢的態度,讓這本書不僅適閤哲學的愛好者,也成瞭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它幫助我不僅理解瞭“說什麼”,更領悟瞭“為什麼這麼說”背後的文化脈絡和時代思潮,值得反復咀嚼。

評分

這本《【B042】新譯列子讀本(三版)》的閱讀體驗真是齣乎我的意料。說實話,一開始我對“新譯”這個詞抱持著一絲謹慎,畢竟經典之作的譯本往往魚龍混雜,稍有不慎就會失瞭原汁原味的韻味。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時,那種流暢感和現代漢語的親切感立刻打消瞭我的顧慮。譯者顯然在尊重原文精髓與符閤當代讀者理解之間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閱讀過程中,那些原本在古籍中顯得晦澀難懂的哲理思辨,如今變得清晰而富有啓發性。特彆是關於“逍遙遊”的論述,在新的文字包裝下,其超越世俗束縛的意境被勾勒得淋灕盡緻,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帶著莊子的自由氣息。它不是那種死闆的學術解讀,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用貼閤生活的方式,將深奧的道傢思想娓娓道來。對於初次接觸《列子》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搭建瞭一座堅實而美觀的橋梁,讓人不再畏懼古文的藩籬,而是能夠輕快地漫步在先秦哲學的花園之中,感受那份超然物外的智慧光芒。這使得原本可能沉悶的閱讀過程,變成瞭一場精神上的洗禮與放鬆。

評分

從裝幀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質感也令人愉悅。如今的閱讀體驗,早已不隻是文字內容的單嚮輸入,書籍的實體感受同樣重要。這本《新譯列子讀本》的紙張選擇偏嚮啞光,觸感溫潤,長時間閱讀眼睛不易疲勞。更贊的是版式設計,正文與譯注之間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得閱讀的層次感非常分明,既保證瞭閱讀的連續性,又隨時可以查閱到輔助信息,體現瞭編輯團隊對讀者體驗的深切關懷。這種細節上的用心,讓捧讀它成瞭一種享受。我總覺得,一本好書不僅要能啓發思想,也要在物理層麵上讓人願意親近。很多時候,我隻是隨手拿起這本書翻閱幾頁,那份沉靜而內斂的設計感,就能讓我瞬間從現代生活的喧囂中抽離齣來,進入一種更專注、更具內省性的狀態。這種“物”與“思”的和諧統一,是很多同類讀本所欠缺的。

評分

這本書在敘事節奏的把控上,做得比我預期的要更具“故事性”。《列子》本身記載瞭許多光怪陸離的神話傳說和奇特的遊記,若翻譯得過於“學術化”,很容易將這些生動的故事變得僵硬。然而,此譯本的文字卻充滿瞭畫麵感和動態美。它成功地捕捉到瞭“禦風而行”、“夢遊列國”這些奇妙片段中那種輕盈飄逸的意境,讓人讀起來仿佛親身參與瞭那場又一場超脫塵世的旅程。我尤其喜歡譯者在處理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段落時,所流露齣的那種會心一笑的幽默感,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趣味,而不是枯燥的說教。它沒有把“道傢”塑造成一個遙不可及的教條,而是將其還原為一種鮮活的、充滿想象力的生活哲學。對於那些習慣瞭快節奏信息流的年輕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慢下來、去相信“可能性”的溫柔邀請。

評分

真正讓我對這本讀本贊嘆不已的,是它對於不同流派思想的穿插引用和對比分析。雖然主綫是《列子》,但譯者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巧妙地在關鍵節點引入瞭莊子或早期道傢思想的對比論述,甚至在某些地方,還能看到一些對後世儒傢觀點的幽默迴應。這使得整本書的閱讀不再是單維度的,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對話。它不滿足於單純地“傳達”,而是鼓勵讀者主動去“比較”和“思考”不同觀點的優劣與適用性。這對於提升讀者的批判性思維是極有裨益的。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框架被拓寬瞭不少,不再固守於某一單一的認識論。這種建立在紮實學養基礎上的開放式引導,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一個簡單的“譯本”範疇,它更像是一部精良的入門級思想史導論,非常適閤需要係統性構建自己哲學認知體係的讀者群。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