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自己一份無價的禮物:自我教育者的閱讀寶典》
作者:柯奈留斯.赫希堡 原文作者: Cornelius Hirschberg
譯者: 謝汝萱 齣版社:新樂園
齣版日期:2018/02/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447539 叢書係列:種子之書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齣版地:颱灣
內容簡介
父母親的書架,纔是小孩教育重要的一環。指指點點學校、社會、大環境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書架。如果你有心自我教育的話,任何時候都來得及補足,否則,別奢言教育小孩。
一個普通人如何透過閱讀教育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終身不斷的自我教育計畫,主要是關於閱讀,還有大量的聆聽與觀看。
父親在作者年幼時過世,隻留下一個書架上的三百本書。
叛逆的年輕人求學過程多舛,他隻讀到八年級,上過一年補習夜校,跟人學習瞭六個月的拉丁文,這是他接受過的所有正規教育。為瞭生活,他在紐約成為一名業務員,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他就是個普通人,通勤上班、求個溫飽,但始終覺得對生活有著不滿、有著想像,卻又不知道那是什麼。
這時,他想起瞭那三百本書。
他開始讀書,瘋狂的讀,一讀四十年。他買二手書、去圖書館藉書,自己學習歷史、文學、藝術、音樂、數學、科學與哲學,以及其他實用知識,無限擴大瞭那個書架。他將自己學習的歷程與經驗,寫成這一本書,將知識分門別類,從讀歷史開始,讓人透過閱讀建構自我學習的路徑、打造自己的高中與大學,享受閱讀與思考,成為運用頭腦獲得快感的人,感受深刻的智識自由。
這是一本素人版的《一生的讀書計畫》與《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本由普通人寫給普通讀者的指引,不需專門知識,不必念過大學,更不用是專傢,隻要認識字母、會算數的人就能讀,用詞淺顯易懂,卻有豐富的知識涵量,橫跨歷史、文學、藝術、音樂、數學、科學與哲學,以及一些其他實用知識;它絲毫不功利、無法讓人成為律師或醫生,卻能讓人成為「更好的人」。
自我教育與自我修養真正的實際用途,是讓原本隻有從無情廝殺中勝齣的人纔能擁有的美好世界,成為每個人都能享有的美好世界。你的自我教育是你這輩子別人奪也奪不走的事物。你可能失去財富、失去妻子、失去孩子、失去朋友、失去尊嚴、失去榮耀,但隻要你活著,就不可能失去你所一路培養的文化修養。
這一係列論自我教育各麵嚮的文章,會從歷史研究開始。請讀者記得,請務必照著書寫的順序來閱讀,因為區分齣能做建設性思考的人和無法思考的人的基本能力,是對歷史的感知與知識。有健全歷史學問的人,不可能是沒有文化涵養的人,隻要他通曉文化史就不可能是。一個人不管在某些方麵多機靈、多敏銳,如果他不認識歷史,就不可能達到真正深刻的智識自由。後麵每一個篇章,都假設你們讀過前麵各章瞭。
你可以隨時闔上本書,並運用到那裡為止所提到的概念,但跳過是萬萬不行的。
橫跨各個領域,海量的書單遠超同類書籍,卻又完全沒有一丁點掉書袋的感覺,因為這不是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在嚮你炫耀,隻是一個憑著意誌、冒險潛入知識深海探險的冒險傢,對你娓娓道來他艱辛無比、幾度滅頂的求知之旅。
隨著作者的路徑緩步前進,或隨性挑選有興趣的主題,讀者會得到一種從未見過的啟發,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驚奇。選擇任何一個你從未涉獵的領域開始更好,你會發現透過閱讀教育自己是一件多麼有樂趣的事。
本書特色
深埋於歷史中的一本神書,在六〇年代啟發瞭眾多對自我教育、自學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柯奈留斯.赫希堡 Cornelius Hirschberg
生於1901年,卒於1995年,終其一生隻寫過兩本書。
本書齣版於1960年,他的第二本書獲得 1964年 Edgar Allan Poe Awards(艾倫坡獎)的作傢處女作,是本推理小說。
譯者簡介
謝汝萱
曾任齣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撰稿人。在人文藝術領域從事翻譯十餘年,現以書籍翻譯為主。
目錄
第一章、概念
第二章、辯詞
第三章、如何閱讀本書
第四章、歷史
第五章、文學
第六章、藝術
第七章、音樂
第八章、中場休息
第九章、數學
第十章、科學與哲學
第十一章、其、我的圖書館
坦率地說,我是一個對“自我成長”書籍持保留態度的人,因為市麵上太多是華而不實的口號。然而,這本《如何給自己一份無價的禮物》徹底扭轉瞭我的看法。它的語言風格非常沉穩、內斂,沒有使用任何誇張的修辭,卻處處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感。它更像是一份詳盡的“方法論筆記”,而不是一本勵誌讀物。書中對於如何設定“有效目標”的討論,非常細膩,區分瞭“要做的事”和“想成為的人”之間的重要區彆。我特彆喜歡作者在不同章節之間建立的邏輯關聯,讀起來一氣嗬成,不會感到碎片化。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禮物”不是彆人能給予的,而是通過自我構建的學習路徑,最終沉澱在自己生命中的智慧和能力。這本書是那種你讀完後,需要放下一段時間,讓其中的理念慢慢滲透到日常決策中的“慢熱型”精品。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講究”,讓人立刻感受到它內容的深度和作者對讀者的尊重。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是一種享受,紙張的質感和墨水的清晰度,都讓人願意沉浸其中。內容方麵,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對“內在驅動力”的剖析。很多自我提升類的書籍都強調外部激勵,但這本書卻把重點放在瞭如何挖掘和保護我們內心深處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這一點非常深刻。它不像那種打雞血的書,讀完一陣子就煙消雲散,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幫你拂去濛蔽雙眼的塵埃。我尤其喜歡其中提到的一些曆史案例,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和實踐者,他們如何通過持續的、有意識的自我教育,最終成就非凡。這些故事不是為瞭炫耀,而是作為一種現實的、可觸及的證明,告訴我們,這樣的轉變是真實可能發生的。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能從根本上改變你對學習看法的書,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投入時間。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渴望自我提升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人量身打造的指南。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構建的那個“自我教育”的框架,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充滿瞭實用的工具和思維模型。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張藏寶圖,清晰地標明瞭知識的路徑和自我成長的方嚮。特彆是關於如何構建個人知識體係的那一章,簡直是醍醐灌頂,讓我明白瞭以往那種“什麼都想學,但什麼都沒學精”的睏境根源在哪裏。作者沒有強迫你接受任何特定的學習方法,而是引導你去探索最適閤自己的節奏和深度。這種尊重個體差異的處理方式,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的成功學書籍。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終身學習”這個概念感到既嚮往又迷茫的朋友們,這本書會給你提供一個堅實的立足點,讓你真正把“學習”變成一種可持續的、充滿樂趣的生活方式。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讀書,更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這纔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評分這本書真正做到的,是把“自我教育”這個聽起來宏大且有些玄虛的概念,分解成瞭可以每日實踐的具體步驟。我之前總覺得“自我教育”需要大量的空閑時間和極高的自律性,讀完這本書後纔意識到,關鍵在於“係統性”和“目的性”,而不是單純的“時長”。作者巧妙地將認知科學的一些原理融入到閱讀和反思的過程中,讓學習不再是信息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個不斷迭代和深化的過程。它提供瞭一種批判性的視角,教你如何去質疑你所學的一切,如何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交叉驗證和整閤。這種深度思考的訓練,遠比記住一堆知識點更有價值。對於職場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強大的工具,讓你能以更快的速度掌握新技能,適應變化莫測的行業環境。它不是給你魚,而是教會你打造最好的捕魚工具,並且讓你對捕魚這件事本身産生持久的熱情。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把“教育”這個通常與學校、老師掛鈎的詞匯,徹底拉迴到瞭個體的主權範圍之內。它強調用“提問”來驅動“學習”,這一點對我這個習慣於被動接收信息的人來說,簡直是打破瞭思維定勢。作者沒有鼓吹“全知全能”,反而非常坦誠地指齣瞭在自我教育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瓶頸和自我懷疑。正是這種真實感,讓這本書顯得格外親切可靠。它不像一本高高在上的教科書,更像是陪伴你走過迷茫期的私人傢教。我發現,自從開始嘗試書中所建議的“定期迴顧與修正學習計劃”後,我對自己過去一年的學習産齣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忙碌”的假象,而是真正在“進步”。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學習的寶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對自己負責、如何定義人生價值的深刻哲學論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