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 9787504478726

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 978750447872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驍驥 著
圖書標籤:
  • 金融史
  • 經濟史
  • 南海泡沫
  • 18世紀
  • 英國
  • 金融危機
  • 曆史
  • 投資
  • 泡沫經濟
  • 社會經濟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商業齣版社
ISBN:9787504478726
商品編碼:2965956957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

定價:35.80元

售價:24.3元,便宜11.5元,摺扣67

作者:孫驍驥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44787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是關於1720年英國南海金融泡沫的故事,筆法通俗,條理清晰,將1720年英國股市經濟大崩盤的來龍去脈敘述得引人入勝,如關鍵人物約翰·勞倍受貴婦親睞,牛頓也炒股失敗等等,故事性和可讀性強。作者長期研究與英國有關的政治經濟史,本書在通俗易讀的基礎上,參考瞭大量文獻資料,論證謹嚴,附有詳細的引文注釋,兼具可靠的學術性。

內容提要


  1720年發生在英國倫敦的南海金融危機,是世界經濟*早的重大金融泡沫事件之一。本書即以這一金融泡沫為中心,以細緻曉暢的筆觸,講述英國南海公司與法國密西西比公司成立、繁榮和崩潰的故事,並對隱藏在股市泡沫背後的國傢金融和政治的聯手閤謀作齣瞭細緻分析:南海泡沫錶麵上是投資者的貪婪和瘋狂釀成的災難,實則是在重商主義思想支配下,與企業利用市場的不完善聯手推演的經濟局。1720年股市大崩盤的故事,在三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具有藉鑒和警醒的意義。

目錄


引言  迴望18世紀的英國股市 
章 股票市場在英國的興起——報紙、咖啡館與公共空間的形成 
第二章 犯、賭徒與經濟學傢——約翰·勞其人其事 
第三章 一場戰爭打齣一傢公司——南海公司背後的政治與軍事角力
第四章 債務問題讓國王頭疼——喬治一世時期的英國經濟與公債——喬治一世時期的英國經濟與公債 
第五章 來自巴黎的金融煉金術 ——紙幣係統開始在法國運轉 
第六章 拿什麼“拯救”英國經濟 ——“南海計劃”在議會的通過
第七章 投資的激情與消費的瘋狂 ——“繁榮”背後的非理 
第八章 股市後的泡沫——從股市崩盤到對南海公司的審判
第九章 1720年大崩盤——從股市崩盤到對南海公司的審判 
第十章 泡沫之後——泡沫經濟的曆史依然在延續結語  從緻富到緻窮

作者介紹


  孫驍驥,1984年生於重慶,新銳青年學者。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新聞係,現供職於媒體,從事新聞業之餘研讀政治經濟史。著有《英國議會往事》等書,為《南方都市報》《財經日報》《新民周刊》等國內多傢知名媒體撰寫有關英國時政、文化的專欄與書評。

文摘


序言



《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 曆史的巨浪與人性的沉浮 1720年,歐洲大陸的天空籠罩在一片狂熱的金融泡沫之中,而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無疑是英國的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所引發的那場史詩級的金融海嘯。這本書,並非僅僅是關於一個公司、一次投機,而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它深刻地揭示瞭在巨額財富誘惑麵前,人性的貪婪、盲從、欲望以及最終的毀滅,是如何交織成一麯震撼心靈的悲歌。 故事的開端,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時代精神——一種對擴張、對海外殖民、對貿易帝國夢想的狂熱追求。南海公司,應運而生,它被賦予瞭連接英格蘭與南美洲廣袤富饒土地的使命,承諾帶來無盡的黃金、珍貴的香料以及改變國傢命運的財富。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故事,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它點燃瞭無數人的希望,也成為瞭他們財富圖騰。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迴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我們不僅僅看到紙麵上的數字跳動,更能感受到一股股真實的人潮湧動。從倫敦的金融街,到鄉間的莊園,再到碼頭的喧囂,南海公司的股票如同被施瞭魔法的潘多拉魔盒,吸引著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貴族、商人、地主,甚至是普通的手工業者和農民,都紛紛將自己的積蓄投入其中,渴望搭上這艘駛嚮財富巔峰的巨輪。 書中的敘述,將細緻入微地描繪齣這場泡沫是如何一步步膨脹的。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宣傳、那些口耳相傳的“內部消息”、那些承諾著“穩賺不賠”的保證,如同催化劑一般,將人們的理智一點點溶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瘋狂的樂觀。我們能看到,當時的市場是如何被信息不對稱所操縱,如何被虛假的繁榮所濛蔽。那些所謂的“商業奇跡”,不過是精心編織的謊言,在無知和貪婪的土壤上迅速蔓延。 然而,任何泡沫,終究有破裂的一天。當投機者的目光從“潛在的利益”轉嚮“眼前的價格”,當人們開始意識到,支撐股價的並非真實的商業價值,而是虛無縹緲的預期時,崩盤的序麯便已奏響。本書將深刻地剖析南海泡沫破裂的機製。那一夜之間,繁華落盡,市場如同被寒流侵襲,股票價格斷崖式下跌。那些曾經以為自己是精明投資者的幸運兒,一夜之間淪為瞭窮睏潦倒的乞丐。 這場金融災難的影響,遠遠超齣瞭經濟的範疇。它是一場對社會結構、政治權力乃至整個民族精神的嚴峻考驗。本書將深入探討泡沫破裂後,英國社會所經曆的巨大震蕩。我們看到,許多傢庭因此破産,許多人的生活被徹底改變。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金融巨頭,也麵臨著審判和唾棄。政治人物也因為與南海公司的密切關係而身敗名裂。整個國傢,都籠罩在一種深刻的失落和反思之中。 但《緻窮》並非僅僅停留在對曆史事件的羅列,它更著重於挖掘事件背後深刻的人性主題。在貪婪的漩渦中,是什麼驅使著人們做齣如此非理性的選擇?當社會整體陷入瘋狂的投機狂潮時,個體如何纔能保持清醒?在財富的誘惑麵前,道德的界限又在哪裏?本書通過對當時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刻畫,展現瞭他們在利益衝突、欲望膨脹、理性失控下的種種錶現,以及他們為自己的選擇付齣的沉重代價。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從曆史的長河中汲取智慧,為當代讀者提供深刻的啓示。1720年的南海泡沫,並非孤立的曆史事件,而是人類金融史上無數次泡沫的先驅。每一次泡沫的發生,都與人性的弱點息息相關。通過對南海泡沫的深入剖析,本書旨在幫助我們理解金融市場的周期性波動,警惕盲目樂觀和過度投機的風險,並從中學習如何在變化莫測的金融世界中,保持審慎和理性,守護自己的財富與生活。 本書的文字,將力求生動、細膩,如同親臨現場一般。它將用引人入勝的故事,將復雜的金融概念和曆史事件,轉化為鮮活的人物命運和跌宕起伏的情節。讀者將在字裏行間,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體會到曆史的厚重,並從中獲得關於財富、人性以及社會運行規律的深刻洞見。 《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是一部關於曆史、關於人性、關於金融的史詩。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類曆史上反復上演的財富狂潮與危機;它是一堂深刻的課,教會我們如何在欲望的迷霧中保持清醒,在波濤洶湧的金融浪潮中安然前行。它將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閱讀體驗,一次對曆史真相的深刻探索,一次對人類自身弱點的深刻反思。

用戶評價

評分

“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僅僅是這個書名,就足以激起我強大的求知欲。1720年的南海泡沫,在我看來,是現代金融史上一個繞不開的經典案例,它不僅是一場經濟上的大崩潰,更是一次關於人性、貪婪與非理性的深刻剖析。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深刻反映社會經濟變遷和人類心理的事件著迷,而這場泡沫,無疑具備瞭這樣的特質。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帶領讀者穿越迴那個充滿機遇與陷阱的時代。這本書是否會細緻地描繪南海公司的崛起與衰落,它背後的操盤手又是如何利用人們的希望與恐懼來操縱市場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瞭解到,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信息流通方式以及大眾心理,共同促成瞭這場規模空前的金融災難。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戲劇性的張力,“緻窮”,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道齣瞭無數傢庭的悲劇。我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這場曆史事件的詳盡梳理,以及它留給後世的深刻啓示,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場的運作機製,以及我們在麵對誘惑時,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足夠引人入勝瞭,“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光是這個名字,就勾勒齣瞭一幅充滿戲劇性的畫麵:一個曾經象徵著財富與希望的金融項目,最終卻變成瞭吞噬無數財富的無底洞。我一直對曆史上的經濟事件,尤其是那些具有警示意義的泡沫事件非常感興趣,而1720年的南海泡沫無疑是其中最著名、最令人唏mer的案例之一。想象一下,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人們是如何被巨大的利益衝昏頭腦,又如何在一夜之間從天堂跌入地獄的。這本書似乎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去親曆那個時代人們的狂熱、貪婪與絕望。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挖掘南海公司成立的背景,分析其背後復雜的利益糾葛,以及當時社會階層之間的互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瞭解到,是什麼樣的機製和心理誘因,促使如此多的普通民眾,甚至貴族,都義無反顧地投身於這場注定失敗的冒險。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批判色彩,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解讀這場泡沫的“緻窮”本質,它是僅僅因為市場失靈,還是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社會和人性原因?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識彆和避免類似金融風險的深刻洞見?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評分

“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這個書名,簡潔而有力,直接點齣瞭事件的核心與結局,給我一種震撼人心的預感。1720年,那似乎是一個遙遠的時代,但金融泡沫的齣現,卻有著跨越時空的普遍性。南海泡沫,作為曆史上最經典的金融危機之一,一直以來都吸引著我的目光。我常常想象,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人們是如何被所謂的“機會”所濛蔽,如何在旁觀者清的我們看來,卻甘願飛蛾撲火。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帶領我深入那個時代,去感受空氣中彌漫的狂熱氣息,去體會那些懷揣著一夜暴富夢想的人們的心跳,去理解那些最終傾傢蕩産的悲傷。我希望作者不僅僅是講述事件的經過,更能深入剖析導緻這場泡沫爆發的深層原因,例如當時的政治環境、經濟結構、社會心理、甚至是監管的缺失。我尤其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描繪那些處於漩渦中心的人物,他們的決策,他們的掙紮,以及最終的命運。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警示意義,我希望讀完之後,能夠對金融市場的運作規律、人性的弱點以及風險的識彆有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這是一本光看書名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的書籍。 “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這個標題本身就充滿瞭張力,仿佛在預示著一個關於財富膨脹與急劇蒸發的宏大敘事。1720年,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蒸汽機的轟鳴尚未響起,工業革命的火種還在醞釀,然而,人類對於財富的渴望,對於一夜暴富的迷戀,卻早已跨越瞭時空的界限。南海公司,這個名字在當時一定如雷貫耳,代錶著無限的可能,是無數人心中的“黃金國”。但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最終留下的卻是“泡沫”的破碎與“緻窮”的哀歌。我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魔力,讓一傢公司能夠如此輕易地挑動整個社會的神經?是什麼樣的信息不對稱,什麼樣的投機狂潮,什麼樣的貪婪與恐懼交織,將如此多的生命與財富捲入這場漩渦?這本書,我想不單單是對一個曆史事件的記述,更應該是一麵鏡子,摺射齣人性中最脆弱、最容易被欲望操控的一麵。我希望作者能夠像一位精明的偵探,層層剝繭,揭示齣隱藏在繁榮錶象下的真相,讓我們這些後人能夠從中汲取寶貴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緻窮: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僅僅是聽到,就足以勾起我內心深處的好奇。1720年的南海泡沫,在金融史的長河中,無疑是一個濃墨重彩的章節,它代錶瞭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股票市場狂潮,也是一次觸目驚心的集體非理性行為。我一直對那些改變曆史進程的經濟事件充滿興趣,而南海泡沫,更是其中一個極具代錶性的案例,它不僅僅是一場金融危機,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性考驗。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還原那個年代的盛況,從最初的希望與憧憬,到最終的瘋狂與破滅。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南海公司的運作模式,它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欺詐與投機?它又為何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投資者,從貴族到平民,都甘願將自己的財富押注在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承諾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去審視這場泡沫的産生、發展和崩潰,不僅僅是關注數字上的漲跌,更是去捕捉那個時代人們的情緒、心理和社會的反應。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強烈的反思意味,我期待它能讓我更深刻地理解金融市場的脆弱性,以及人性中永恒的貪婪與恐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