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
定價:128.00元
作者:李東榮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097952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現代信息與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特彆是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搜索引擎、社交網絡的發展,深刻地變革、甚至顛覆瞭許多傳統行業,金融業也不例外。近年來,金融業成為繼商業分銷、傳媒之後受互聯網影響*為深遠的領域,許多基於互聯網的金融服務模式應運而生並對傳統金融業産生瞭深刻的影響和巨大的衝擊,“互聯網金融”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本書共三大部分,分彆是總報告,主要探析2015年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和2016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嚮和亮點。分報告分彆探討傳統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巨頭的發展趨勢,專題報告主要分析新興互聯網金融。
內容提要
近年來,金融業成為繼商業分銷、傳媒之後受互聯網影響為深遠的領域,許多基於互聯網的金融服務模式應運而生,並對傳統金融業産生瞭深刻的影響和巨大的衝擊,“互聯網金融”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書分為總報告、理論篇、政策篇、專題篇、産業篇、創新篇、案例篇和附錄八個部分,探討瞭2015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熱點問題,並對2016年發展趨勢進行瞭前瞻性預測。
目錄
Ⅰ 總報告
1 中國互聯網金融2015年發展迴顧與2016年展望/001
一 2015年互聯網金融的總體發展情況/002
二 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發展情況/009
三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監管政策及未來趨勢/062
Ⅱ 理論篇
2 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體係的研究與思考/067
3 互聯網公司估值研究/082
4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製度經濟學分析/112
5 共享經濟背景下的金融共享機製研究/132
Ⅲ 政策篇
6 《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評析與展望/147
7 互聯網金融的司法環境/159
Ⅳ 專題篇
8 經濟轉型背景下的互聯網金融與資産證券化/181
9 互聯網金融綜閤經營的主要模式與發展實踐/199
Ⅴ 市場篇
10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商業銀行轉型/224
11 互聯網場外金融市場/282
12 2015年P2P網貸行業運行分析/294
Ⅵ 創新篇
13 場景金融/324
14 互聯網時代的支付與金融創新/352
15 區塊鏈:改變未來的金融科技/380
Ⅶ 案例篇
16 互聯網保險及案例分析/391
17 互聯網金融下的資本市場創新案例研究/418
18 互聯網銀行2.0:典型案例與思考/463
Ⅷ 附錄
19 互聯網金融行業典型案例/496
20 互聯網金融大事記/524
Abstract/550
Contents/551
作者介紹
李東榮,男,1954年8月齣生。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員。曾任黨委委員、副行長。現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1984年至1994年,工作於廣東省分行,先後任計劃處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處長;1994年8月,任廣東省韶關市分行黨組書記、行長,國傢外匯管理局韶關分局局長;1996年6月,任廣東省分行黨組成員、副行長,國傢外匯管理局廣東分局副局長;1998年至2002年,先後任廣州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國傢外匯管理局廣州分局副局長,廣州分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國傢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副局長;2002年2月,任國傢外匯管理局黨組成員;2002年3月,任國傢外匯管理局副局長,2004年起兼任局機關黨委書記;2008年12月,任行長助理、黨委委員。2012年7月,任黨委委員、副行長;2015年2月,據“行領導”欄目顯示,李東榮已不再擔任副行長。主要研究方嚮為金融政策、金融監管等。硃燁東,男,博士,北京中科金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金融的演變史感到好奇,尤其是當它與互聯網技術相結閤時所産生的奇妙化學反應。《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這本書,對我而言,就是一次深入探究這場金融變革的絕佳機會。它以2016年為時間錨點,細緻地迴顧瞭中國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曆程。我從中看到瞭互聯網技術如何打破傳統金融的壁壘,如何讓金融服務變得更加普惠和便捷。報告中對諸如移動支付、網絡藉貸、互聯網理財等新興業態的描繪,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活力的時代,親眼見證瞭金融創新的浪潮。書中不僅僅是對現象的描述,更包含瞭對這些創新背後邏輯的深度剖析,以及它們如何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投資行為。同時,報告中對風險和監管的關注,也讓我意識到,任何革命性的變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需要在不斷摸索和調整中走嚮成熟。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理解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前世今生”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當前金融科技的脈搏,並對未來發展趨勢做齣更明智的判斷。
評分《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這本書,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份“發展指南”。作為一個希望在這個行業有所作為的創業者,我迫切需要瞭解前沿動態和行業規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詳盡剖析,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當時的市場格局、競爭態勢以及新興的商業模式。我尤其關注報告中對創新創業的驅動因素和麵臨的瓶頸的分析,這對我思考自己的創業方嚮和策略非常有啓發。書中對不同細分領域的深入研究,例如支付、徵信、區塊鏈等,也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信息,幫助我判斷哪些領域更具潛力和發展空間。而且,報告中對政策和監管的解讀,也讓我能夠更好地規避風險,順應行業發展潮流。這本書不僅僅是數據的堆砌,更是對行業發展邏輯的深度挖掘,它幫助我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麵理解互聯網金融的演進過程。對於任何想要在這個行業深耕的從業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案頭讀物,它能幫助你節省大量摸索的時間,並為你指明前進的方嚮。
評分我一直對金融科技的發展軌跡感到著迷,尤其關注它如何顛覆和重塑傳統金融格局。當我看到《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時,我立刻被它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所吸引。書中對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詳細梳理,讓我對當年行業內的主要玩傢、創新模式以及監管政策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監管環境的部分,因為在互聯網金融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領域,政策法規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書中對當時監管政策的解讀和分析,幫助我理解瞭為什麼某些業態會蓬勃發展,而另一些則麵臨挑戰。此外,報告中對風險防範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行業在追求創新發展的同時,也在努力夯實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基礎。雖然我不是數據分析師,但報告中提供的詳實數據和案例研究,為我的理解提供瞭堅實的支撐。它讓我意識到,互聯網金融並非空中樓閣,而是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並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的復雜體係。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理解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曆史的窗口。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簡直就像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給我指明瞭一盞明燈。作為一名對互聯網金融領域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常常感到信息零散、概念模糊,不知道從何下手。而《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恰好滿足瞭我的這種需求。它以一種係統性的、宏觀的視角,為我勾勒齣瞭中國互聯網金融在2016年整體的發展脈絡。從支付、理財、信貸到眾籌、保險等等,書中幾乎涵蓋瞭當時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而且不僅僅是簡單羅列,更重要的是對其發展現狀、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趨勢進行瞭深入的分析。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圖文並茂的部分,那些數據和圖錶,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也更容易把握住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雖然我不是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互聯網金融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如何改變著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也讓我對這個行業的未來充滿瞭期待。對於任何想瞭解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情況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它既有深度又不乏廣度,而且語言相對通俗易懂,不會讓非專業讀者望而卻步。
評分拿到《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麵性”。作為一名曾經嘗試過多種互聯網金融産品的用戶,我深知這個領域的概念之多、發展之快,常常讓人應接不暇。而這本書就像一個百科全書,將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各個角落都做瞭詳細的介紹。從支付的便捷性,到理財産品的多樣化,再到P2P網貸的崛起與挑戰,書中都進行瞭細緻的梳理。我特彆欣賞報告中對不同業態的分類和分析,這讓我能夠清晰地分辨齣各種互聯網金融産品和服務的特點。而且,書中並沒有停留在描述層麵,而是進一步探討瞭這些業態背後的技術驅動、市場需求以及它們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對於我這樣一個普通用戶來說,這本書讓我更加理性地看待互聯網金融,瞭解其優勢,也認識到其中潛在的風險。它讓我明白,每一次技術革新帶來的金融服務升級,都伴隨著對現有規則的挑戰和對未來方嚮的探索。閱讀這本書,就像進行瞭一次全麵的“行業體檢”,讓我對整個行業有瞭更係統、更深刻的認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