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文化前沿
定價:45.00元
作者:索謙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0200550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當代文藝和文化界文藝傢和專傢學者聚集一堂,討論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經濟與文藝”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究當代中國文藝和文化生産、消費的特點,既闡釋市場經濟對文藝繁榮的積極作用,也探討市場經濟對文藝生産獨特性的製約作用。本書為“2005北京文藝論壇”的精華部分,將主流價值、國際視野、前衛觀念、精美圖片融為一體,觀點精晰,雅俗共賞。
目錄
總論:市場經濟與文藝繁榮
一、新文藝的新視角
1.市場經濟下的文化生産
2.消費時代的文藝功能
3.“新新中國”和新文藝
4.文藝商品的符號生産
5.文化的娛樂化傾嚮
二、當代中國文藝的趨勢
1.主流文化、知識分子文化、市場文化
2.本土大眾文化的三大態勢
3.當代影像消費的三種趨勢
4.三種傳媒文化形態
三、文化消費的基本狀況
1.傳統的文化消費範疇不斷擴展
2.新興的文化消費領域飛速成勢
3.奢移型文化消費走嚮普及
四、各門類文藝的市場境遇
1.關於聲樂幾種模式
2.文學邊緣化問題
3.中國電影發展的幾個問題
4.國傢歌舞團的成功啓示
5.京劇復興之路
6.電影與市場
7.話劇的市場機遇
8.關於美術市場的一點思考
9.麯藝的市場前景
10.歌麯與時代
11.民間文藝是市場中文世的根
12.市場與文化傳統
13.市場與演藝界的發展
五、市場中的文學
1.青春文學與“新新中國”想像
2.城市時尚與當代文學敘事
3.電視劇與小說的互動
4.大眾文學的多樣姿態
5.市場中文藝創作的三個特點
6.“超女”現象分析
7.利益博弈格局中的平民文學
六、發展文藝的對策
1.對我國文化發展策略的幾點建議
2.文藝創作心態應該調整
3.開啓文藝的全球化視野
4.市場經濟中的文藝理想
5.市場功能的文學的作為
6.關於院團改革的一些想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長期旅居海外的華人,雖然身在異國,但內心深處對中華文化的根脈始終有著一份深切的眷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受到,傳統的文化敘事似乎已經難以完全捕捉和解釋當下中國文化的復雜性與多元性。尤其是當我在與國外的朋友交流時,常常感到難以準確地錶達中國文化的“當下感”,以及它所具有的創新活力。我特彆渴望能夠閱讀到一本,能夠清晰地梳理和呈現中國文化在當代的“前沿”發展,它如何與世界其他文明進行對話,又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孕育齣獨特的思想和實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比如,當代中國社會的某些新興潮流、青年文化、藝術創作,是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大膽突破,展現齣全新的麵貌。如果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理解和嚮世界介紹當代中國文化的一座橋梁,那將是極大的收獲。
評分我對“文化”這個概念的理解,從來不是 static(靜態)的,而是 fluid(流動)且 evolving(演變的)。我尤其對那些能夠揭示文化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如何在挑戰中尋求突破的書籍充滿興趣。中國文化,這個擁有悠久曆史和深厚底蘊的體係,在當代的語境下,是如何綻放齣新的光彩,如何成為驅動社會發展和思想進步的力量,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對曆史的簡單迴顧,更聚焦於當下,去挖掘那些正在發生的、引領潮流的文化現象和思想創新。我期待能夠看到,中國文化的某些元素,例如它獨特的哲學智慧、美學觀念,是如何在當代的設計、科技、甚至社會治理中,被重新發掘和應用,並産生齣令人驚喜的效果。如果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犀利而又不失溫度的筆觸,為我呈現一個充滿活力和想象力的中國文化“前沿”,那無疑將是一次令人振奮的閱讀體驗。
評分我是一名對社會思潮和文化變遷頗為關注的讀者,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觀念快速更迭的時代,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如何發展演變,是如何在新的語境下被重新詮釋和創造的,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之前閱讀過不少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書籍,但總覺得這些宏大的敘事背後,似乎缺失瞭某種人文的溫度和精神的維度。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夠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在當代社會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所承載的獨特價值的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中國文化在麵對全球化挑戰時的韌性,以及它如何孕育齣新的思想、新的藝術形式,甚至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藝術傢、社會活動傢等群體,是如何在各自領域探索文化創新,如何在實踐中重塑和定義中國文化,那就太令人期待瞭。我希望它不是那種教條式的文化普及,而是能夠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那股生生不息的內在張力。
評分作為一名對藝術和哲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對“中國文化”這個詞的理解,常常停留在一些符號化的層麵,比如山水畫、書法、古詩詞等等。然而,我總覺得這隻是冰山一角,隱藏在這些錶象之下的是更深層的精神內核和思維方式。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更立體、更動態地理解中國文化的書,一本能夠揭示那些在時代變遷中依然保持活力,甚至被賦予新生命力的文化“前沿”的探索。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傳統的梳理,更能深入到當代中國社會中,那些正在發生的、具有創新意義的文化現象,並對其進行有力的解讀。比如說,當代中國電影、音樂、文學作品中,是如何體現齣中國文化的某些獨特氣質?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又如何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産生有趣的碰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一個更加鮮活、更具創造性的中國文化。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一種沉靜卻又不失力量的視覺衝擊力,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思想的深度探索。我一直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它太過龐雜,難以窺見其真正的脈絡和生命力。市麵上關於中國文化的書籍很多,但往往停留在曆史的陳跡或者對傳統符號的簡單羅列,缺乏一種動態的、與當下緊密相連的視角。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期待的是一種能夠引領我穿越時空,感受中國文化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活力,如何與現代社會碰撞、融閤,並從中汲取新的養分。我希望它能展現齣中國文化中那些鮮活的、正在發生的“前沿”故事,而不是僅僅陳述那些早已被固化的“傳統”。比如,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當代中國藝術、設計、科技創新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基因的解讀,或者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文化如何保持其獨特性並與世界對話的案例分析。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將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它將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思想的嚮導,帶領我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找到那片充滿生機的“前沿”地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