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趣味代數學
定價:22.00元
作者:彆萊利曼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873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青年齣版社於20世紀50年始引進彆萊利曼的係列作品。早期齣版的係列作品影響瞭幾代讀者,廣受好評,多次獲奬,長銷不衰。然而,近年來,市場中也齣現瞭彆萊利曼作品多種多樣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寫版”,這樣的讀物破壞瞭作品的邏輯性、準確性和流暢,對學習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為滿足讀者對高品質圖書的需要,中國青年齣版社重新修訂已齣版的係列作品內容,全麵整理、甄選彆萊利曼的其他作品,組織翻譯瞭《趣味數學世界》等作品,還特彆收錄瞭《趣味迷宮》《趣味七巧闆》等單行專輯——這些趣味無窮的學習單元是與中國讀者見麵。經過重新改版整理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共11冊,分為三捲:物理捲、數學捲、天文捲。現在將*為、準確、全麵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奉獻給讀者,希望大傢能在這位科普大師的引導下輕鬆跨入科學之門。
內容提要
《趣味代數學》是俄羅斯科普作傢彆萊利曼百餘部作品之一。本書的目標一方麵是幫助讀者搞清、重溫並且鞏固已掌握的但卻不“連貫”和不“牢固”的知識,另一方麵還是重點培養讀者對代數學的興趣。書中迴避瞭枯燥的說教,而是與讀者分享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數學史上的難題,把一些普通代數學知識和許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閤瞭起來,一起討論其中的代數學知識。作者在本書中所做的所有嘗試與努力都是為瞭達到一個目的——他相信:讀者一旦對於一門學科發生興趣,就會加倍注意,也就能夠自覺地去深入探索與學習;在興趣的引導下所學到知識纔更加“牢固”。
目錄
作者介紹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個不能用“學者”本意來詮釋的學者。彆萊利曼既沒有過科學發現,也沒有什麼稱號,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瞭科學;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傢,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傢艷羨不已。
彆萊利曼誕生於俄國格羅德諾省彆洛斯托剋市。他17歲開始在報刊上發錶作品,190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林學院,之後便全力從事教學與科學寫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瞭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瞭蘇聯份科普雜誌《在大自然的工坊裏》,並任主編。1925~1932年,他擔任時代齣版社理事,組織齣版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5年,彆萊利曼創辦並運營列寜格勒(聖彼得堡)“趣味科學之傢”博物館,開展瞭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彆萊利曼仍然堅持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但這也是他幾十年科普生涯的後奉獻。在德國侵略軍圍睏列寜格勒期間,這位對世界科普事業做齣非凡貢獻的趣味科學大師不幸於1942年3月16日辭世。
彆萊利曼一生寫瞭105本書,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經再版幾十次,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範圍再版發行,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凡是讀過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讀物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優美、流暢、充實和趣味化而傾倒。他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完全結閤,將生活實際與科學理論巧妙聯係:把一個問題、一個原理敘述得簡潔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妙趣橫生——使人忘記瞭自己是在讀書、學習,而倒像是在聽什麼新奇的故事。
1959年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傳迴瞭人類曆史上張月球背麵照片,人們將照片中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的科普大師。
文摘
序言
拿到《趣味代數學》這本書,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輕鬆的讀物,但沒想到它所帶來的深度和啓發,遠超我的預期。它並沒有刻意去迴避代數中的一些難點,而是用一種非常有創意的方式,將它們變得易於理解。例如,在講解“不等式”的時候,書中並沒有直接給齣定義,而是通過一個“天平”的動態圖示,讓你直觀地感受到兩側重量之間的相對關係,從而自然而然地理解不等式的概念。這種“可視化”的講解方式,對於我這種比較依賴直覺理解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流暢,閱讀起來幾乎沒有任何障礙,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樣,他會不時地拋齣一些有趣的問題,引導你去思考,去推理。書中還涉及瞭一些代數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案例,比如如何用代數來加密信息,或者如何用代數來優化算法,這讓我覺得代數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科,更是一門充滿實踐價值的工具。讀完這本書,我對代數的理解層次有瞭顯著的提升,它不再是枯燥的符號和公式,而是變成瞭一種強大的思維方式。
評分讀這本《趣味代數學》的體驗,與其說是在學習,不如說是在進行一次奇妙的思維探險。它不像一般的科普讀物那樣,隻是淺嘗輒止地介紹一些皮毛,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代數的核心概念。讓我驚嘆的是,它能把那些看似抽象的符號和運算,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邏輯聯係起來。比如,書中用“變量”來描述未知數,生動地比喻成一個“神秘盒子”,裏麵藏著一個我們正在尋找的數字,這種比喻方式非常形象,一下子就讓我理解瞭變量的本質。而且,它在講解一些復雜的定理時,會采用“故事化”的處理方式,比如,將代數式閤並同類項的過程,描繪成一場“數字大聚會”,不同種類的數字就像不同的人群,需要各自歸類,纔能更好地進行“社交”,這種生動的比喻,讓復雜的數學原理瞬間變得鮮活有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函數”的部分,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學公式,而是被描述成一個“神奇的加工機”,你投入什麼,它就會按照預定的規則,吐齣相應的結果,這種動態的理解方式,讓我對函數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簡直是獨樹一幟,完全打破瞭我對數學書籍的固有印象。它不是那種上來就拋一堆公式和定義,然後讓你硬背硬記的教材。相反,它似乎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你麵前施展“魔法”。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謎題和挑戰,這本書巧妙地引導你去發現代數規律。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於“猜數字”的遊戲,一開始覺得很簡單,但隨著遊戲的深入,它自然而然地引齣瞭方程的概念,然後又通過解方程的過程,讓你體會到代數的力量。書中對於一些經典代數問題的講解,更是讓我拍案叫絕。比如,它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如何解二次方程,而不是簡單地給齣一個求根公式。整個過程就像在解一個邏輯謎題,既有挑戰性,又能帶來巨大的成就感。而且,這本書在語言上也力求通俗易懂,避免瞭大量晦澀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閱讀。它更像是一本“數學偵探小說”,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一步步揭開代數的神秘麵紗,最終領略到它的魅力。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它居然能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産生“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它不是那種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而是通過一種非常巧妙的引導方式,讓你自己去發現代數的奧秘。書中有很多小練習和小測試,這些都不是為瞭考核你,而是為瞭讓你在動手實踐中鞏固和理解概念。我記得有個章節講的是如何用代數來“預測未來”,一開始我還覺得很誇張,但讀完之後,纔明白原來這是一種基於數據和規律的推演,代數在這種預測中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而且,這本書在介紹一些曆史性的代數發現時,也非常有意思,它會講到那些偉大的數學傢們在探索過程中的趣事和睏境,讓我覺得他們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壇人物,而是和我一樣,會遇到挑戰、會感到興奮的普通人。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掌握瞭一把打開數學世界大門的鑰匙,以前覺得代數像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高牆,現在卻覺得它是一片充滿可能性和樂趣的廣闊天地。
評分拿到這本《趣味代數學》,一開始還以為會是那種枯燥的課本,沒想到翻開目錄,立刻被吸引住瞭。它不是那種按部就班講概念的模式,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把抽象的代數世界一點點地展現在眼前。比如,它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比如如何用代數解決分披薩的問題,或者如何用方程式來計算參加派對的人數,讓我一下子就覺得代數不再遙遠。書裏還穿插瞭不少引人入勝的曆史故事,講到那些偉大的數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探索齣代數原理的,他們的智慧和堅持真的讓人肅然起敬。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像是在聽一位博學的朋友娓娓道來。書中有很多插圖和圖錶,把原本復雜的公式和概念解釋得一目瞭然,尤其是那些用圖形來演示代數恒等式的部分,真是太巧妙瞭!我之前對代數一直有點畏懼,覺得它太過抽象,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讓我覺得原來數學也可以這麼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它不僅教我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瞭我對數學的興趣,讓我開始主動去思考,去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