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张东向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49599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通过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变动探求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通过分析系统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确定经济周期中银行面临的各类具体风险,并从调控和市场机制两条主线出发,给出预防经济周期波动、控制银行风险的综合性应对措施。
张东向,1958年10月出生,山东人,高级经济师。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06年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工作,现任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中银保险河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曾出版专著《3M理论与实践研究》、《管理阶梯理论》,发表《科学化管理理论》等数十篇论文。主导研发了“工商入资E线通”、“全程风险管理系统”、“易贷通”等四十余项新产品。
《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很多复杂的经济学模型和现实中的金融案例。我首先会关注作者是如何定义和度量“经济周期波动”的,是关注GDP增长的同比或环比变化,还是关注通货膨胀、失业率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的综合表现。然后,我会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将这些宏观指标与“我国银行业”的运营联系起来的。比如,在经济繁荣期,是不是会伴随着企业投资扩张,银行的贷款需求随之增加,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也可能带动抵押贷款业务的增长,从而提升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反之,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经营困难,还款能力下降,银行是否会面临大量的坏账风险?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分析这种传导机制,是否会涉及到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中介变量。另外,关于“我国银行业”的章节,我期待它能展现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独特性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比如,中国的银行业结构是怎样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它们在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和策略上会有哪些显著差异?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案例研究,来佐证其理论分析?比如,分析某个具体的经济周期事件(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或近年来的经济放缓),银行体系是如何应对的,又付出了哪些代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量化的研究成果,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这样一个题目,立即勾起了我对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复杂关系的兴趣。我非常好奇书中将如何界定和测量“经济周期波动”,是关注GDP增长的波峰波谷,还是通胀、利率等关键宏观经济指标的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将这些宏观层面的动态与“我国银行业”的微观经营行为联系起来。我猜测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在经济扩张阶段,银行是如何通过扩大信贷投放、参与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获利的,同时也可能积累潜在风险;而在经济收缩阶段,银行又会面临怎样的困境,比如坏账率的上升、资本充足率的下降,甚至流动性危机。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量化的分析,用数据来支撑其论点,比如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经济周期对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风险偏好等指标的具体影响程度。另外,“我国银行业”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我希望书中能够体现出对中国银行业特有结构的洞察。比如,中国的银行体系是怎样的?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它们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时,能力和策略上会有哪些差异?书中是否会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比如某个经济周期的高点或低点,来展示银行体系是如何演变的,以及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见解,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研究,也能为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听起来就非常契合当前我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相互作用的关注点。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具体描述“经济周期波动”的,是会关注GDP的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等宏观变量的周期性变化,还是会更侧重于某些特定行业或资产市场的周期性特征?然后,它将如何把这些宏观周期的动态“映射”到“我国银行业”的具体经营状况上?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深入剖析在经济上行期,银行如何通过扩大信贷规模、优化资产配置来捕捉增长机会,从而提升盈利能力;而在经济下行期,银行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比如资产质量的下滑、不良贷款的增加、甚至流动性危机等。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模型或分析框架,来解释这种传导机制,以及银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规避风险、平滑周期影响。此外,“我国银行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研究对象,我希望书中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如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在应对经济周期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书中是否会包含对过去一些典型经济周期事件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时期的经济过热如何导致房地产泡沫,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或者,在某个经济下行期,银行业是如何通过自身调整和政策支持来度过难关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证数据支持,用严谨的研究方法来支撑其观点,从而为理解中国银行业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表现提供有价值的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非常宏大,关于“经济周期波动”和“我国银行业”的结合,让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宏观经济如何影响微观金融机构的运作比较感兴趣,尤其是中国这样体量巨大的经济体。不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些经济周期的阶段入手,比如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或者更细致的划分,如扩张期、收缩期等。然后,它会具体分析在这些不同阶段,银行业的哪些方面会受到影响?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流动性,还是风险管理策略?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历史时期的经济下行是如何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或者某个经济复苏期又是如何提振了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另外,关于“我国银行业”,不知道作者会笼统地讨论整个银行业,还是会区分不同类型的银行,比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地方性银行?不同类型的银行在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上肯定会有差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基于数据的分析,比如图表、统计数据等,来支撑其观点,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如果它还能对未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一些前瞻性的预测,那就更好了。这本书听起来像是一部非常扎实的学术研究,也可能包含一些政策建议,非常值得深入阅读。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立刻吸引了我,因为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对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感到着迷。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界定“经济周期波动”这个概念,是否会借鉴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比如凯恩斯主义或货币主义的视角,来解释周期的成因和特征。更关键的是,它如何将这种宏观层面的波动“嫁接”到微观的银行业务中。我猜测书中可能会详细探讨,在经济上升期,银行是如何受益于信贷需求的旺盛和资产价格的上涨,从而实现盈利增长;而在经济下行期,则会面临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激增、资本充足率承压等一系列挑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阐述银行是如何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风险拨备、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等方式来应对不同周期的。此外,“我国银行业”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让我充满了期待。中国银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和挑战,不知道本书会侧重于哪些方面?是分析国有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或是城商行?它们在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和策略上会有何不同?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有说服力的实证分析,比如通过对过往经济周期数据的回归分析,来量化经济波动对银行盈利能力、不良贷款率等关键指标的影响程度。如果书中还能探讨监管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比如在经济过热时收紧信贷,在经济低迷时适度放松,那就更具启发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