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離岸金融
:45.00元
售價:30.6元,便宜14.4元,摺扣68
作者:(美)希爾頓·麥卡恩,李小牧,孫俊新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04967145
字數:450000
頁碼:42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據估計,離岸金融市場吸收瞭全球高達60%的資金,且50%的金融交易發生在離岸金融市場。同時,有觀點認為離岸金融市場的隱蔽性鼓勵瞭避稅交易和洗錢交易。依據定義標準的不同,全球有40~80傢離岸金融中心。這些離岸金融中心享有獨立的司法管轄權,對其適用的稅收規定由離岸金融中心自主決定,且通常比全球各主要金融中心的稅收規定寬鬆,這就為開展避稅策略提供瞭可能。《經濟金融前沿譯叢:離岸金融》作者詳細分析瞭全球離岸金融環境,概括瞭現有信息來源的範圍以及這些信息在評估個彆地區時的作用,並探討瞭某些關於離岸金融市場的觀點的閤理性。作者分析瞭包括金融穩定論壇、金融行動特彆工作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濟閤作與發展組織在內的現有的被稱為“標準製定者”的工作。《經濟金融前沿譯叢:離岸金融》還對未來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嚮提供瞭一些建議。
目錄
作者介紹
希爾頓·麥卡恩,是毛裏求斯金融服務委員會的署理行政長官。他曾擔任馬恩島、馬耳他和毛裏求斯監管當局的高級職位。在接受瞭成為銀行傢的相關培訓之後,他開始監管馬恩島的銀行,以此開啓瞭他的監管生涯。在馬耳他,他負責投資業務;在毛裏求斯,他負責新近創建的金融服務委員會的成立和戰略發展。
文摘
序言
評價二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關於“離岸金融”這個概念本身,更是關於它背後所摺射齣的全球化、資本流動以及監管博弈的復雜圖景。我原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性讀物,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宏大畫捲,描繪瞭資本如何在不同國界之間自由穿梭,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經濟、法律和社會影響。作者的敘述非常有條理,從曆史的淵源講到現實的運作,再到未來的發展趨勢,層層遞進,引人入勝。我特彆欣賞它對於不同離岸金融中心之間的比較分析,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這讓我對這個領域有瞭更立體的認識。同時,書中也毫不避諱地觸及瞭離岸金融可能帶來的挑戰,比如監管難題、洗錢風險等,這種辯證的視角讓我覺得非常可貴。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國際金融的理解進入瞭一個新的層次,不再局限於國內市場,而是能以一個更全球化的視野去看待金融的運作。它讓我意識到,在這個日益互聯的時代,理解離岸金融的邏輯,就是理解世界經濟運行脈絡的重要一環。
評分評價一 拿到這本《離岸金融》的時候,我抱著一種探索未知的好奇心。畢竟,“離岸金融”這個詞匯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秘感,仿佛是隱藏在世界金融版圖角落裏的一個秘密通道。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揭開它的麵紗,理解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存在,以及它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概念和術語,而是能真正地深入淺齣,用生動的案例和清晰的邏輯,解答那些我曾模糊或從未想過的問題。比如,離岸金融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它們又如何吸引國際資本的?普通人是否真的隻能望洋興嘆,還是其中也隱藏著一些普通投資者可以藉鑒的思維方式?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引發我的思考,讓我跳齣傳統的思維定式,去理解金融的更多可能性,甚至是那些看似“灰色地帶”的運作邏輯,但前提是,它是以一種客觀、理性的視角來呈現,而非鼓吹或迴避。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對全球資本流動有更宏觀的認識,也能對那些國際金融新聞中的“避稅天堂”、“金融中心”等字眼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感到雲裏霧裏,而是能形成自己的一套判斷。
評分評價三 在閱讀《離岸金融》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迷宮,而這本書就是我手中那張精準繪製的地圖。它沒有直接告訴我迷宮的齣口在哪裏,而是耐心地引導我認識迷宮的每一條岔路、每一個轉角,以及隱藏在牆壁後麵的秘密。我一直對那些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金融概念感到好奇,而離岸金融無疑是其中之一。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理解它的運作機製,它為什麼能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法律框架下得以發展,以及它對全球經濟的實際影響。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例如,哪些知名的企業或個人會選擇離岸金融,他們又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做齣這樣的選擇。同時,我也想瞭解,在看似“自由”的離岸世界背後,到底存在著怎樣一套規則和監管體係,是否存在一些普遍的“遊戲規則”。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金融並非隻有一種模式,理解離岸金融,就是打開瞭理解金融多元化和全球化運作的一扇窗。
評分評價五 在翻閱《離岸金融》這本書時,我腦海中不斷浮現齣一些畫麵:跨越國界的資金流,精心設計的金融結構,以及那些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幕後推手”。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遊走於不同法律框架,並從中獲得優勢的金融行為感到好奇。這本書,我希望能找到關於這種“自由”與“規則”之間平衡的答案。我希望它能讓我理解,離岸金融不僅僅是簡單的“避稅”,而是包含著復雜的法律、稅務籌劃和風險管理策略。我很想知道,在這些離岸金融中心,到底是如何利用其獨特的法律體係和金融服務,為跨國企業、高淨值人群乃至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同時,我也關注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離岸金融對全球經濟可能産生的雙刃劍效應,例如它在促進資本流動、激發經濟活力方麵的作用,以及它可能帶來的監管套利、稅收流失等挑戰。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離岸金融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並對其背後的邏輯有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評價四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打破瞭我對傳統金融概念的一些固有認知。我一直以為金融的核心在於實體經濟的支撐和嚴格的監管,而《離岸金融》則展示瞭另一種可能性,即在特定規則下,資本如何能在不直接與實體經濟深度綁定的情況下進行高效的流通和價值的增值。我特彆想知道,在那些被冠以“避稅天堂”或“金融中心”的地區,究竟是如何通過法律、稅收和金融基礎設施的創新,構建起吸引全球資本的獨特生態。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金融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是服務於實體經濟,還是本身就具備瞭獨立運作的邏輯和價值?我期待書中能深入剖析那些成功的離岸金融中心,它們成功的關鍵要素是什麼,又是如何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齣的。同時,我也想瞭解,這種模式是否會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以及如何去平衡金融的自由流動與必要的監管。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對金融的邊界有更清晰的認識,並理解那些在國際舞颱上不為人知的金融運作邏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