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
: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金池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5012340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论语》是研究孔子文化的手材料,一直被奉为“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悖”的儒家经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两千多年来,在成百上千余种《论语》注本和译本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哪些是儒家文化,那些不是儒家文化;哪些是孔子思想,哪些不是孔子思想,至今莫衷一是,尚无定论。这种不分轩轾的文化现象势必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势必干扰民族和谐文化资源的发掘,势必为某些人曲解《论语》章句提供机会,势必困扰和迷惑人们的思想而误人子弟。这是一个困扰迷惑人类两千多年的重大历史问题。在孔子逝世两千四百多年的今天,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种不正常局面,重新全面客观地考证、研究、梳理《论语》章句,弃其糟粕、除旧布新,取其精华、正本清源,汲取民族和谐文化营养,
为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服务,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人类的福祉。
看看成百上千种《论语》译注的是是非非(代序言)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附录
孔子简介
《论语》中孔子说的18个“女”指的都不是“女人”
儒学研究报告
正本清源是儒学研究之要务——用儒学研究新成果《(论语)新译》为改写中国的文化史、儒学史、人物史奠基
儒学中蕴涵的“中华十大传统美德”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
孔子为人类做出“六大贡献”
儒学绽新蕾乾坤万里春
后记
张玉卿,笔名金池,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三代外孙(母亲孔宪英),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二十年,研究孔子文化十四年,两岸四地孔子文化复兴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文化教育类学术性专著、知识性编著主要有《高中语
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字体和行距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而优雅的美学。它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粗黑体来标榜“醒目”,而是坚持使用一种古朴且富有韵味的字体,这种选择极大地契合了内容本身的古典气质。排版上,每一行的字数和每页的行数都经过精确的计算,确保了阅读时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非常顺畅,不易产生阅读疲劳。此外,页眉页脚的设计简洁得体,仅仅标注了必要的章节信息,完全没有喧宾夺主地干扰主体内容。这种对版面平衡的精妙把握,使得信息获取的路径非常清晰。相比于一些将注释挤在页脚或用复杂符号标记的版本,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无疑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体现了出版者对“阅读舒适度”这一核心要素的高度重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触感,带给我一种久违的、沉浸式的阅读仪式感。如今很多书籍为了追求成本效益,常常采用略显粗糙的纸张和简单的一体化装帧,手感上总觉得少了一层温度。而这本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纸张的克重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计算,既有足够的厚度来抵抗透印的干扰,拿在手里又不会显得过于笨重,可以轻松携带。书脊的装订技术处理得十分平整,即使是新书,打开时也没有那种刺鼻的胶水味,这反映出出版社在选材和制作流程上的严谨态度。更让我喜欢的是,它在封面设计上没有过度追求花哨的视觉冲击,而是通过材质本身的质感——比如那种略带纹理的覆膜——来传递出经典著作应有的厚重与沉静。这样的书籍,放在床头,总会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和翻阅,它本身就成了一种对知识的邀请函。
评分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排版逻辑和字体的选择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主文的宋体字形端庄秀丽,字号大小适中,即便是长时间的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干涩或吃力。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处理引文和注释时的区分度处理得非常巧妙。通过细微的字号调整和行距的控制,注释内容清晰地嵌入在主文的旁边或下方,既不打断主句的流畅性,又能让读者在需要时立刻捕捉到关键的解释。这种清晰的层次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尤其是在对照原文和译文时,眼睛可以非常流畅地在不同信息块之间跳转,减少了认知负荷。很多版本在排版上常常为了节省篇幅而显得局促拥挤,但这本则明显注重读者的直观感受,给予了文字足够的“空间感”。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每一次翻页都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个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墨绿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字体,显得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精致感。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纸张,拿在手里触感温润,阅读时不仅减轻了视觉疲劳,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朴的年代。装帧的锁线工艺看起来非常牢固,翻阅起来没有传统胶装书那种生怕散架的担忧,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查阅和研读的经典著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特别是版式的设计,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的呼吸感,又使得版面看起来非常大气、整洁。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的物理属性,因为它们是知识的载体,一个精美的外壳往往能激发人去亲近和珍藏书中的智慧。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匠人精神的出版物,即便是作为书架上的一个装饰品,也足以彰显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呈现,散发着一种令人信赖的专业气息,这种感觉首先来自于它对于细节处理的毫不妥协。比如,在处理边距和页码位置时,它严格遵循了经典的图书设计原则,保证了书籍在视觉上的稳定性和对称性。书页的裁切工艺非常平整利落,没有出现常见的毛边或者不均匀的现象,这对于一本希望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来说至关重要。当你将它与一些制作粗糙的现代书籍并置时,它的品质感会立刻凸显出来。这种对物理载体的敬畏感,无形中也提升了阅读者对书中内容的尊重程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阅读的书,更像是一件制作精良的工艺品,每一次拿起都让人感到安心和愉悦,这在如今快消化的阅读时代,实属难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