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数模电路应用基础:上册 | 作者 | 王莉君,董昕,钟耀霞 |
| 定价 | 40.00元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8226493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页码 | 186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数模电路应用基础(上册)》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编写,主要解决我国工科教育实践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项目为主体,带动能力培养。 《数模电路应用基础(上册)》中章描述集总电路分析基础;第2章分析电阻电路;第3章进行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第4章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第5章介绍模拟电路基础知识。具体内容有集总电路中的两类约束关系、运用独立电流与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叠加定理、等效变换、电容和电感元件、一阶电路、正弦稳态分析、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二极管、晶体管等。配合正文有丰富的习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数模电路应用基础(上册)》可作为高等学校电信、通信、计算机、测控等电类专业电路理论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集总电路分析基础 1.1 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2.2 电压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2.3 功率 1.3 基尔霍夫定律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l.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 电阻元件 1.4.1 二端电阻 1.4.2 线性电阻 1.5 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 1.5.1 电压源 1.5.2 电流源 1.6 受控电源 实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 电阻电路分析 2.1 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1 不含独立源电阻单口网络的等效 2.2.2 含独立源电阻单口网络的等效 2.3 两类约束和电路方程 2.4 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 2.4.1 网孔分析法 2.4.2 节点分析法 2.4.3 回路分析法 2.5 叠加定理 2.6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6.1 戴维南定理 2.6.2 诺顿定珲 2.6.3 用单口等效电路简化电路分析 2.6.4 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3.1 动态元件 3.1.1 电容元件 3.1.2 电感元件 3.2 动态电路的方程 3.3 开关电路的初始条件 3.4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4.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4.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5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5.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5.2 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6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3.6.1 完全响应 3.6.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实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 4.1 正弦电压和电流 4.2 相量分析法基础 4.2.1 正弦RC电路的分析 4.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4.2.3 用相量法求解微分方程的特解 4.2.4 复数的复习 4.3 两类约束的相量表达形式 4.3.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3.2 三种基本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4.3.3 阻抗与导纳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4.4 正弦稳态的相量分析 4.4.1 正弦稳态相量分析基础 4 4.2 一般正弦稳杰电路分析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4.5.1 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4.5.2 复功率 4.5.3 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四 第5章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5.1 半导体基础 5.1.1 本征半导体 5.1.2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5.2 二极管 5.2.1 二极管的结构 5.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5.2.3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5.2.4 稳压二极管 5.3 晶体管 5.3.1 晶体管的结构及类型 5.3.2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5.3.3 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 5.3.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实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五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在处理某些核心概念时,深度和广度都显得有些不足。以运算放大器为例,虽然提到了它的基本功能,但在关键的反馈电路分析部分,讲解得过于简单化,很多限制条件和实际应用中的非理想因素几乎没有提及。这使得读者在试图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的模拟电路设计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障碍。例如,直流漂移、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对整体性能的影响,这些在“应用基础”里本应是重点讨论的内容,在这本书里却一笔带过。我感觉它更像是对一本经典教材的简单删减版,或者说是为了凑字数而加入了一些不那么核心的内容,而真正体现“应用”精髓的部分却被简化了。对于追求深度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有限。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实在不敢恭维,简直是让人提不起阅读的欲望。纸张质量粗糙不说,字体也显得老旧,很多图表的清晰度非常差,看着费劲。更别提里面那些电路原理图了,画得密密麻麻,符号复杂,让人根本看不清关键的连接关系。很多地方的文字描述也显得非常啰嗦和晦涩,上下文的衔接也很生硬,读起来总有一种脱节的感觉。我尝试了好几次集中注意力去阅读,但每次都被这些糟糕的视觉呈现劝退。一本讲究“应用基础”的书,如果连基础的阅读体验都做不好,那真是太说不过去了。希望未来的版本能注重一下设计感和可读性,让读者能更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一上来就被丑陋的排版劝退。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急迫的阶段需要一本关于数模电路的书来快速入门的,结果这本书完全没有满足我的需求。它给出的知识点介绍非常跳跃,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比如讲到某个重要的逻辑门电路,作者直接就跳到了它的布尔代数表达式,中间关于其内部晶体管结构和开关特性的解释轻描淡写,让初学者根本无法理解这个门为什么会那样工作。感觉作者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电子学背景,但实际上,市面上很多需要这类教材的读者都是从零开始的。这种“高手写给高手看”的风格,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如果你是想系统、从头到尾建立起对数模电路的扎实理解,这本书的路子可能不太适合你,它更像是知识点的罗列,而不是知识的构建过程。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让人头疼了,简直是理论的海洋,实践的孤岛。拿到手的时候还以为能学到点真东西,结果里面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抽象的概念,读起来就像在啃石头。比如讲到那个什么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公式一大堆,看起来就让人眼花缭乱。书里对实际应用的描述少得可怜,更别提一些具体的实验指导了。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啃那些晦涩难懂的章节,结果到头来,面对电路板还是两眼一抹黑。感觉作者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纯粹的理论大厦上的,完全脱离了工程师的实际需求。这本书更像是给理论研究者准备的教科书,而不是给想动手实践的初学者或者工程师看的“应用基础”。如果真的想学习如何设计和调试电路,这本书恐怕帮不了什么大忙,更多的是让你在理论的迷宫里打转。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习题部分是最大的败笔之一。作为一本号称是“应用基础”的教材,习题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这本书的习题大多是重复性的计算题,很多题目与前面章节的内容关联性不强,显得非常生硬和孤立。有些题目甚至需要查阅大量的外部资料才能勉强得出答案,这完全违背了教材自洽的原则。更糟糕的是,书后提供的答案和解析极其简略,甚至有些地方的计算过程存在明显的错误或跳跃,让人无法信服。如果习题是学习的阶梯,那么这本书的习题更像是一堆松散的碎石,让人无从下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