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语成语词典(全新版)
定价:39.80元
作者:汉语大字典编纂处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79023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本成语词典收录了8000条成语,包括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及课外阅读常见的成语,非常简明和实用。
内容提要
本词典收词丰富,共收列成语8 000余条,连同扩展的成语实际收词近万条。收词以现代常用的成语为主,包括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及课外阅读常见的成语。词条释义不仅解释成语的整体义,而且必要时还解释它们的字面义或语源义。例句为现代汉语,选材贴近生活,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的成员由全国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字典编纂经验,编纂出版了一批的工具书,所编的《汉语大字典》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编纂处”这几个字特别有信赖感,总觉得背后是集体的智慧和严谨的态度,这本词典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它透着一股子“正统”的学术气息。我个人对成语的“辨析”部分非常看重,因为很多时候,你分不清一个成语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或者在特定语境下如何取舍。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是细致入微的,它会用小字标注出不同时代对同一成语的感情色彩倾向,这一点非常精妙。然而,我必须提出一个个人化的小小建议:在例句的选择上,如果能增加一些更具时代感的、来自近二十年优秀文学作品的例句,可能会让这本书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更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现在的例句虽然权威,但有些略显陈旧,比如一些出自清末民初的白话文选段,对于年轻一代读者来说,接受门槛略高。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放在案头,时常翻阅的工具书,它的严谨性是无可指摘的。
评分我入手这本书,是想系统性地梳理一下自己那些半生不熟的成语,达到“举一反三”的境界。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的系统性梳理工作做得是相当出色的,它的索引设计非常友好,可以让我轻易地追踪到某个字的常用成语集群。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一词多义”的成语处理得非常到位,会清晰地用数字区分不同的义项,避免了混淆。不过,我个人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到一点小小的困惑,那就是关于成语的“源流”标注。虽然大部分主流成语都有明确的典故来源标注,但对于一些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来源已不可考的“老成语”,书中的处理方式大多是“多认为”或“源流不详”,这无可厚非,但如果能增加一些学界对这些“疑难成语”的最新考证观点,哪怕只是寥寥数语的提及,都会让这部“全新版”显得更加与时俱进,更有研究价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既有知识的权威性整理上。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偏执要求的人,尤其在学习语言时,总想刨根问底。翻阅这本词典时,我最欣赏它在词条结构上的层次感。它不仅给出释义,还会清晰地标明词性、常用度,甚至会列出近义词和反义词群。这一点对于构建一个丰富的词汇网络非常有帮助。但是,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盲点”——在某些结构复杂的、由多个独立词语组合而成的俗语性质的成语(比如一些包含歇后语性质的四字短语),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过于“词典化”,缺乏对这种口语化表达背后文化情境的深入剖析。例如,某些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俚语,在被收录为成语后,其原有的生命力和张力似乎被削弱了,只剩下一个被规范化的、略显干瘪的解释。这也许是所有规范性词典都会面临的挑战,但对于追求全面性的读者而言,这种“去语境化”的倾向是能被感受到的。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提升我日常书面表达的“含金量”。你知道,在职场上,如果能恰到好处地抛出一个典雅的成语,那种瞬间提升档次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这本《汉语成语词典(全新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内容的广度和现代性。它收录的成语数量确实惊人,几乎涵盖了从《史记》到当代网络流行语(当然,那些被沉淀下来的、具有一定规范性的)的各个层面。但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比较生僻、甚至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成语释义上,它似乎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给出的解释比较简略,引证的文献也相对集中在权威性的语料库,缺乏一些地方志或民间传说中的变体。这或许是“全新版”追求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必然取舍,但对于研究方言和文化差异的我来说,总觉得少了一丝“烟火气”。不过,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按首字笔画还是按拼音查找,响应速度都很快,这在查找特定的“四字格”时,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效率高是它最大的优点。
评分这本大部头终于翻完了,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感觉就预示着这是一部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工程”。我主要是冲着它那“全新版”的招牌去的,希望能补补我平日里工作和阅读中遇到的那些“拦路虎”。成语这东西,用得好,简直是给语言镀金,但要用得精准,那就得靠这部工具书了。我个人对古代文学和历史典故比较感兴趣,所以翻阅时总是忍不住会去查证一些成语的典故出处。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度确实没得说,字号大小适中,不像有些工具书,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进一个版面,让人看着眼睛疼。不过,我发现有些我特别熟悉的、在一些经典著作里反复出现的成语,它的解释和引用的例句相比我手头另一本更老一些的词典,似乎在深度挖掘上略显保守,更偏向于现代通用语境的解释,这对于我们这些想钻研其历史演变脉络的人来说,略感意犹未尽。但作为日常查询的工具,它无疑是称职且可靠的,尤其在处理那些形近易混淆的成语时,区分度做得相当到位,这一点必须点赞,帮我避免了不少“张冠李戴”的尴尬场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