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控技術(明興祖)
定價:30.00元
作者:明興祖、陳書涵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2215521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數控技術是用數字程序控製數控設備實現自動工作的技術,廣泛應用於製造領域。本書共分六章,章數控技術概述,簡述瞭數控技術的基本概念與特點,數控設備的組成與分類,數控技術的發展狀況;第2章數控加工及其程序編製,介紹瞭數控加工與數控程序編製基礎,數控車削、銑削與加工中心的程序編製;第3章軌跡控製原理與數控係統,討論瞭脈衝增量插補,數據采樣插補,進給速度控製,可編程控製器和典型數控係統;第4章計算機數控裝置,闡述瞭其組成、功能與特點,C裝置的硬件、軟件及數據預處理;第5章數控機床的傳動控製與機械結構,介紹瞭數控機床的位置檢測裝置,進給伺服係統,主軸驅動及其機械結構,自動換刀裝置,總體結構;第6章數控技術綜閤應用,敘述瞭數控機床的選用、安裝與調試、維修,數控自動編程技術等內容。
本書內容全麵、係統,力求重點突齣,理論聯係實際;文字簡練,圖文並茂;各章均附有習題,以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該書是普通高等教育機電類專業數控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研究生、電視大學和其他院校機電類專業的學生,以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數控技術概述
1.1 數控技術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1.1.1 數控技術的基本概念
1.1.2 數控技術的特點
1.2 數控設備的組成與分類
1.2.1 數控設備的組成
1.2.2 數控設備的分類
1.3 數控技術的發展狀況
1.3.1 數控設備的發展曆史
1.3.2 數控技術的發展趨勢
習題1
第2章 數控加工及其程序編製
2.1 數控加工基礎
2.1.1 數控加工的基本概念
2.1.2 數控加工的工藝設計
2.2 數控程序編製基礎
2.2.1 程序編製的方法、內容與步驟
2.2.2 程序編製的代碼標準
2.2.3 NC程序的結構
2.2.4 NC程序的常用功能
2.3 數控車削程序編製
2.3.工 數控車削編程基礎
2.3.2 數控車削常用指令
2.3.3 數控車削加工實例
2.4 數控銑削與加工中心程序編製
2.4.1 數控銑削與加工中心編程特點
2.4.2 數控銑削與加工中心係統的特殊功能指令
2.4.3 數控銑削與加工中心加工實例
習題2
第3章 軌跡控製原理與數控係統
3.1 概述
3.2 脈衝增量插補
3.2.1 逐點比較法
3.2.2 數字積分法
……
第4章 計算機數控裝置
第5章 數控機床的傳動控製與機械結構
第6章 數控技術綜閤應用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拿捏得恰到好處,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不斷更新知識體係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新技術的包容性,並沒有固守傳統的CNC係統,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基於PC的控製係統(PC-Based Control)的發展趨勢和架構設計。這一點在很多老教材中是看不到的。在講解實時操作係統(RTOS)與CNC軟件的集成時,作者的論述非常精闢,清晰地闡述瞭為什麼需要在底層操作係統層麵進行優化以保證運動控製的精度和周期性。我個人對高性能伺服驅動器和反饋係統的章節特彆感興趣,書裏沒有簡單地介紹PID控製,而是深入探討瞭前饋控製和自適應控製在高速切削中的應用。這種對前沿和深層原理的挖掘,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入門讀物,更是一本可以伴隨職業生涯成長的參考手冊。它幫助我建立瞭一個更全麵的、現代化的數控技術知識圖譜。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非常平實和剋製的,沒有過多的渲染和誇張的形容詞,一切都以數據和事實說話,這非常符閤技術書籍的調性。我特彆注意到作者在處理那些容易産生歧義的術語時,都會給齣明確的定義和英文對照,這對於我們經常需要查閱國際標準和文獻的讀者來說,是一個極大的便利。在排版上,作者團隊顯然也下瞭一番功夫。公式的字體選擇和間距處理得非常舒服,不會讓人産生閱讀疲勞。而且,書中巧妙地穿插瞭一些“小貼士”或者“注意事項”的方框內容,這些往往是作者多年經驗的總結,比如關於靜電乾擾對光柵尺讀數的影響,或者是在G54/G55切換時容易忽略的刀具長度補償鎖定問題。這些細節之處的用心,使得閱讀過程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像是一次經驗的有效積纍。如果說有什麼小小的遺憾,可能是個彆復雜電路上圖的尺寸可以再稍微放大一些就更完美瞭。
評分我之前嘗試過幾本不同齣版社的數控教材,但總感覺它們在“機床”與“軟件”的結閤點上處理得不夠連貫。而這本《數控技術》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沒有割裂地看待數控係統,而是將其視為一個集成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於一體的復雜係統。在描述係統架構時,它清晰地劃分瞭上位機、運動控製器和驅動器的職責邊界,並詳細解釋瞭它們之間通過工業以太網或現場總綫(如EtherCAT)如何實現高可靠性的數據交換。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講解瞭如何編寫標準程序,還涉及瞭PLC與CNC的協同工作邏輯,例如在自動換刀或工件裝夾檢測等輔助功能中,PLC如何接收CNC的信號並執行相應的機械動作。這種係統級的思維模式,對於理解現代數控機床的整體運行機製至關重要。這本書成功地將“編程”的深度和“係統集成”的廣度有效地結閤瞭起來,為我理解新一代智能製造中的數控核心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相當專業和嚴謹的,色調偏嚮於冷靜的工業藍和灰色,給人一種可靠的感覺。我注意到扉頁上印著詳細的齣版信息,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質量有瞭初步的信心。我翻閱瞭幾章的目錄,發現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數控係統原理,到復雜的G代碼編程實踐,再到後期的維護和故障診斷,脈絡梳絡得井井有條。特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由淺入深的學習路徑無疑是非常友好的。書中插圖和圖錶的質量也令人滿意,很多復雜的機械結構和電路原理圖都被清晰地繪製齣來,配閤文字說明,即便是抽象的概念也變得直觀易懂。我記得在介紹刀具補償那一節,作者用瞭好幾個不同角度的示意圖來解釋參數的輸入和實際補償效果,這一點非常值得稱贊。總的來說,從裝幀到內容結構,這本書透露齣一種對技術細節的尊重和對讀者學習體驗的重視,讓人有理由相信它是一本踏實的工具書,而不是敷衍瞭事的教材。我期待著深入學習其中的編程實例,希望能盡快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這種技術類書籍抱持著比較警惕的態度,因為市麵上很多教材為瞭追求篇幅而堆砌概念,讀起來枯燥乏味,很多內容都是照搬手冊,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意義。但是《數控技術》這本書在這一點上給瞭我很大的驚喜。我特彆留意瞭關於“五軸聯動加工”那一章的講解,通常這是最容易流於理論的部分。然而,這本書不僅詳細講解瞭運動學原理,還配上瞭仿真軟件中運行的截圖和關鍵參數的解讀。作者似乎深諳一綫工程師的痛點,他們沒有停留在“是什麼”,而是深入到瞭“怎麼做”和“為什麼這麼做”的層麵。例如,在討論復雜麯麵銑削時,書中給齣瞭一個案例,分析瞭不同走刀策略對錶麵粗糙度和加工效率的影響,並附帶瞭相應的後處理代碼片段。這種緊密結閤實際生産需求的內容組織方式,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遠超一般的教科書。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的指導你如何避免那些常見的“坑”,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識灌輸。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找一個實際的工件來驗證書中學到的高級插補算法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