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不必讀書目 | 作者 | 刀爾登 |
| 定價 | 36.00元 | 齣版社 | 山西人民齣版社發行部 |
| ISBN | 9787203099802 | 齣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題記 不讀《山海經》/001 不讀遊記/005 不讀《左傳》/009 不讀公羊/013 不讀《》/016 不讀《論語》/020 不讀《孟子》/024 不讀《墨子》/028 不讀《莊子》/032 不讀《孫子》/036 不讀圖書/040 不讀《周易》/044 不讀《太玄》/048 不讀《命書》/052 不讀《堯曰》/056 不讀《論衡》/060 不讀《貞觀政要》/064 不讀李白/067 不讀李賀/070 不讀王維/074 不讀韓愈/077 不讀四六/081 不讀文藪/084 不讀桐城/087 不讀袁枚/091 不讀文言/095 不讀世說/099 不讀《二十四詩品》/103 不讀《古文觀止》/107 不讀西遊/111 不讀三國/114 不讀水滸/118 不讀紅樓/121 不讀《儒林外史》/125 不讀《考工記》/129 不讀《爾雅》/133 不讀《內經》/137 不讀茶經/141 不讀馬經/145 不讀酒誡/149 不讀酒經/153 不讀書/157 不讀樵歌/161 不讀情書/165 不讀《笑林》/169 不讀《三字經》/173 不讀目錄/177 不讀書目/181 不讀方誌/184 |
| 編輯推薦 | |
| “海內中文論壇纔氣di一”、“我們時代少有的好作者”刀爾登逆流高呼: 山海經、、論語、孟子、孫子兵法、李白、王維、古文觀止、西遊、三國、水滸、紅樓……,統統不必讀!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次偶然翻閱到一本《不必讀書目》,還帶著那個熟悉的9787203099802的ISBN碼,心裏湧起一股莫名的親切感。這本書,怎麼說呢,它不像市麵上那些堆砌知識、教人“如何成功”的書那樣,上來就給你畫大餅,而是以一種相當接地氣的方式,讓你思考“不讀”這件事本身。我特彆喜歡它裏麵那種“反思性”的筆觸,不是否定閱讀本身,而是引導你去看待閱讀的“邊界”。比如,它談到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是不是反而被海量的信息淹沒瞭,本末倒置,忘記瞭思考本身的重要性。那種感覺就像,你手裏拿著一堆零散的樂高積木,但不知道該搭什麼,最後隻是堆在那裏,看著彆人搭齣瞭宏偉的城堡,自己卻一頭霧水。這本書沒有告訴你具體要“不讀”什麼,而是讓你去審視自己“為什麼”要讀,以及“讀瞭之後”真的獲得瞭什麼。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閱讀習慣,是不是常常在“假性閱讀”中消耗時間,而不是真正地吸收和內化。那種感覺,就像是突然有人點醒瞭你,你之前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但並沒有真正理解它的核心意義,這本書給瞭我這樣一個契機,讓我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與知識的關係,以及如何在這個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評分《不必讀書目》讓我重新認識瞭“有效性”這個概念在閱讀上的應用。很多時候,我們讀書是為瞭解決某個問題,或者獲得某種技能。但這本書卻提醒我們,並不是所有的書都能直接帶來“解決問題”的答案,有些書的價值在於激發思考,或者拓寬視野。它讓我明白,閱讀的“有效性”並非單指知識的直接應用,更包括思維方式的轉變和認知結構的調整。書裏的一些章節,探討瞭“為何要讀”,以及“讀瞭之後如何運用”,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閱讀過程。是不是常常讀完一本,就束之高閣,而沒有真正將書中的思想內化到自己的認知體係中。它引導我去思考,如何纔能讓閱讀真正地“為你所用”,而不是僅僅成為一種“知識的收藏”。它鼓勵我們去主動地與書中的觀點對話,去質疑,去辯駁,去找到與自己思想的契閤點。這種主動的、批判性的閱讀方式,讓我覺得每一次翻開書,都是一次與作者的深度交流,而不僅僅是單嚮的信息灌輸。
評分從這本書中,我獲得瞭一種“慢下來”的勇氣。在如今這個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我們似乎總是不由自主地被推著嚮前,好像不趕緊學習,就會被時代拋棄。而《不必讀書目》卻提供瞭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它鼓勵我們放慢腳步,去感受閱讀本身帶來的寜靜和思考。它並不是反對我們獲取新知,而是強調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保持一份從容和審慎。它讓你意識到,有些深刻的道理,需要時間去沉澱,有些精妙的思考,需要時間去消化。它就像是一杯溫潤的茶,不是追求瞬間的濃烈,而是享受慢慢迴甘的過程。這本書讓我重新找迴瞭對閱讀的“初心”,不再是為瞭“功利”而讀,而是為瞭滋養內心,為瞭與自己對話。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成長,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纍的沉澱和內省。這種“慢閱讀”的理念,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放鬆和釋然,仿佛卸下瞭重擔,重新找到瞭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更多的是一種“反智”的幽默感。它並沒有用生硬的理論去說教,而是用一種調侃、甚至有些戲謔的口吻,去解構我們對“讀書”這件事的固有認知。比如,它會提到一些“不讀書”反而成就斐然的人物,並不是要宣揚“不讀書”是成功的捷徑,而是通過這種對比,讓我們看到“讀書”這件事本身,並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尺。它讓你意識到,知識的獲取渠道是多樣的,人生的價值實現方式也是多元的。這種解讀方式,讓我感到非常輕鬆,因為它打破瞭我一直以來對“讀書”這件事的某種“神聖化”的認知。它讓我看到,閱讀更應該是一種內在的驅動,一種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而不是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更不是一種攀比的資本。它鼓勵我們去擁抱生活本身,從各種體驗中學習,而不是僅僅局限於書本。這種“放下”的姿態,反而讓我更能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新的知識和觀點,不再帶著沉重的“學習”包袱,而是以一種更自由、更快樂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評分讀《不必讀書目》的過程中,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它對於“選擇性閱讀”的強調。它並不是鼓吹我們放棄學習,而是提醒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盲目地追求“讀萬捲書”反而可能是一種低效的策略。書裏的一些例子,比如提到一些“經典”書籍,我們可能因為大眾的推崇而強迫自己去讀,但讀完卻一無所獲,甚至産生抵觸情緒。這讓我反思,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是被社會輿論和“成功學”的標簽所裹挾,去閱讀那些並不真正適閤自己,或者對我們當下生活沒有實際幫助的書籍。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沒有直接給你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的發問,引導你去探索自己的內心需求。它讓你去思考,對於你而言,什麼纔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什麼纔是能夠觸及你靈魂深處的思考。它鼓勵我們勇於承認“我讀不懂”或者“我不需要”,從而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能滋養我們,讓我們成長的事物上。這種“斷捨離”式的閱讀理念,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學會瞭一種更有效率、也更符閤個體需求的學習方式,不再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篩選和汲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