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綠色電子——産品設計與製造
定價:48.00元
售價:32.6元,便宜15.4元,摺扣67
作者:(美)希娜,張永平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11520836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本書是一本有關綠色電子産品製造的著作,為成功設計和製造環境友好型電子産品提供指導性的內容,包括在整個電子供應鏈上應該如何掌握符閤全球環保法規的策略、設計、測試及實現等問題。本書介紹瞭全球環境法規及其對製造和設計工藝的影響,闡述瞭在電子産品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和工藝的相關問題,描述瞭著手實施綠色電子産品和工藝的原則和所需的工具,介紹瞭測試和分析綠色電子産品的方法。本書結閤具體的實例,通過縝密的論證、翔實的數據和實驗結果,詳細說明瞭從含鉛組裝到無鉛組裝這一變革過程中所需要經曆的不同階段,以及在不同階段所應采取的措施,為成功完成嚮綠色電子産品和工藝的轉換提供指導。
本書可供電子製造業及封裝業中電子電氣産品和印製電路闆的工程設計、産品設計方麵的工程技術人員、係統工程師等有關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設計與製造專業師生的參考資料。
章 電子産品的環境發展
1.1 曆史迴顧
1.2 綠色設計開發與製造的競爭力
1.3 綠色設計和新産品的壽命周期
1.4 不恰當地采用綠色材料和工藝對設計帶來的不利影響
1.5 應用質量工具和質量技術成功實現産品的綠色設計與製造
1.6 本書其餘章節的設置
第2章 綠色電子産品的統計分析
2.1 樣本和總體工藝均值和標準差的計算
2.2 確定工藝能力
2.3 新綠色部件原型的工藝能力
2.4 統計方法結論
2.5 實驗設計
參考文獻
第3章 綠色電子係統的可靠性
3.1 引言
3.2 無鉛焊料互連
3.3 返工和維修對可靠性的挑戰
3.4 無鉛可焊鍍層
3.5 印製電路闆的可靠性問題
3.6 航空航天和高性能電子工業標準
3.7 連接件問題
3.8 結論
緻謝
參考文獻
第4章 環境適應性策略與實現
第5章 按照綠色設計和製造的理念管理全球設計團隊
第6章 嚮無鉛組件的成功轉變
第7章 為在新産品中使用綠色材料和工藝製定總體規劃(産品開發“綠色化”)
第8章 綠色印製綫路闆的製造
第9章 集成電路元件的環保鍍層
0章 綠色電子産品中納米技術的機遇
作者履曆
縮略語
Sammy G Shina,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機械工程學教授,曾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工學管理碩士(EZXMSE)課程和加州大學Irvine分校授課。他曾擔任過製造工程師學會(SME)機器人技術/可調加工係統(FMS)組的主席,是馬薩諸塞州質量奬的發起人。他是1999年成立的新英格蘭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成功地搭建起瞭一座連接尖端材料科學、先進製造工藝與生態倫理學的橋梁。對於工程技術人員來說,書中關於選擇新型生物基塑料、低功耗芯片架構的討論,提供瞭非常前沿的技術視角。我曾試圖在其他地方尋找關於如何平衡電子産品性能和環境友好性的具體技術指標,但往往信息零散。《綠色電子》將這些關鍵的技術決策點係統地整閤在一起,並且明確指齣瞭每種選擇背後的權衡(Trade-offs)。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未迴避産業中的一些灰色地帶,比如稀有金屬的開采與迴收的實際難度,並探討瞭供應鏈透明度的重要性。這種誠實和全麵的態度,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部關於行業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度白皮書,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自從開始關注可持續設計後,我發現很多資料都非常碎片化,要拼湊齣一個完整的認知體係非常睏難。直到我讀瞭這本《綠色電子》,我纔感覺到思路一下子清晰瞭。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似乎是按照一個電子産品從最初的創意構思到最終迴收的完整生命周期來組織的。我特彆欣賞它對用戶參與度的重視,探討瞭如何通過用戶界麵(UI/UX)設計來引導消費者進行更負責任的使用行為,比如清晰的能耗提示、便捷的固件升級路徑等。這些細節往往被傳統的設計書籍所忽略。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國際標準和認證體係的介紹,對於那些希望將産品推嚮國際市場的公司來說,這部分內容具有極高的實操價值。總而言之,它提供瞭一個全麵的、可落地的框架,指導我們如何在日益嚴苛的環保法規下,設計齣既具市場競爭力又符閤時代精神的電子産品。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電子産品設計充滿好奇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現在的電子設備真是越來越精巧瞭,但拆開一看,裏麵的電路闆和各種元件總是讓人望而生畏。拿到這本書後,我原本的那些睏惑一下子煙消雲散瞭。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那些高深的理論,而是用非常生動直觀的方式,一步步引導我認識“綠色電子”這個概念——原來設計一個産品,不光要考慮性能和美觀,還要考慮它對環境的影響,這太有前瞻性瞭。書裏對材料的選擇、能耗的控製,以及産品生命周期結束後的處理,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類型電子産品製造流程的對比分析,讓我清晰地看到瞭從概念到實物轉化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那些原本覺得神秘莫測的製造工藝,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清晰可循,簡直像是在看一部製作精良的工業紀錄片,讓人忍不住想自己動手實踐一下,去設計一個真正“對地球友好”的産品。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産品經理,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産品開發流程的實戰指南,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很多同類書籍要麼過於偏重理論的宏大敘事,要麼就是停留在概念層麵,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導。而《綠色電子》則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書中關於“從搖籃到墳墓”的生命周期評估(LCA)方法的講解,非常細緻到位,它提供瞭一套清晰的評估框架,讓我們能夠量化設計決策對環境的真實影響。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製造環節時,引入瞭模塊化設計和易拆解性(Design for Disassembly)的理念。這對於提升我們産品的可迴收性至關重要,也直接關係到我們企業長期運營的社會責任形象。書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極具參考價值,它們不僅僅是成功的展示,更是對失敗教訓的深刻總結,對於我們團隊優化未來的産品迭代路綫圖,提供瞭寶貴的藉鑒。
評分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書,沒想到它的閱讀體驗竟然如此流暢和引人入勝。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活潑,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和你麵對麵交流,耐心解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比如,在講解如何選擇低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的封裝材料時,作者沒有用冷冰冰的化學術語堆砌,而是用生活中的例子去說明這些物質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潛在危害,瞬間拉近瞭讀者與技術之間的距離。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逆嚮物流”和“産品即服務”(PaaS)商業模式的探討。這部分內容讓我看到瞭電子産品行業的未來走嚮——從一次性消費品嚮循環經濟模式的轉變。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設計”産品,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思考”産品的社會價值和環境責任,這對於培養下一代具備責任感的工程師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