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成语典故今读 郭丽

齐国成语典故今读 郭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丽 著
图书标签:
  • 齐国
  • 成语
  • 典故
  • 历史
  • 文化
  • 语言
  • 郭丽
  • 古代文学
  • 国学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者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60737
商品编码:29691057511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齐国成语典故今读

定价:68.00元

作者:郭丽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08607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1.九合一匡2.以人为本3.与民同乐4.因俗简礼5.生死利齐6.不死君难7.勿忘在莒8.倚门而望9.田单复齐10.王蠋殉国11.雍门刎首12.晏子使楚13.百家争鸣14.泱泱大风
二、励志成才篇1.志在四方2.为者常成3.一暴十寒4.一鸣惊人5.一鼓作气6.孙膑膑膝7.嗟来之食8.乐极生悲9.丑若无盐
三、管理有道篇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管仲荐五杰3.国有三不祥4.威王论宝5.予之为取6.国之四维7.规矩绳墨8.有备无患9.一箭之仇10.及瓜而代11.节俭力行12.齐王好紫衣13.愚公之谷14.出裘发粟15.讳疾忌医16.门庭若市17.弹琴论政18.宣王之弓19.和而不同20.鸡鸣狗盗21.平易近人22.明察秋毫23.舍本逐末24.王顾左右而言他25.二桃杀三士26.田忌赛马27.围魏救赵28.买鹿制楚
四、纵横职场篇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太公钓鱼3.老马识途4.文挚殉医5.秉笔直书6.三月不知肉味7.余音绕梁8.滥竽充数9.华而不实10.一问三不知11.犬兔俱毙12.缘木求鱼13.以羊易牛14.意气扬扬15.言多必失16.轮扁斫轮
五、智慧生活篇1.足欲则亡2.齐人攫金3.墦间乞余4.金壶丹书5.呆若木鸡6.见异思迁7.千虑一得8.莫众而迷9.静若处子,动若脱兔10.螳臂当车11.安步当车12.弹剑作歌13.当断不断14.轻重缓急15.不管三七二十一16.贪小失大17.言归于好18.有恃无恐19.居必择邻
六、亲情如水篇1.孺子牛2.缇萦救父3.不义之财4.义继母重义守信5.凿楹纳书6.覆水难收
七、友情无价篇1.物以类聚2.管鲍之交3.晏越之交4.白头如新5.布衣之交6.膑庞之交7.杀妻求将8.齐大非偶9.东食西宿
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古韵今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透视》 卷首语: 当古老的节庆与现代的生活悄然交织,当承载着数千年记忆的仪式在喧嚣的都市中得以延续,我们不禁会问:传统节日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们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古韵今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透视》一书,正是希望带领读者一同走进这些充满魅力的文化符号,去探寻它们深厚的根源,感受它们鲜活的生命力,并思考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本书并非对某个特定朝代或地域的节日进行孤立的考察,而是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勾勒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整体性的脉络,展现其丰富多彩的面貌。 第一章:节日的脉动——时间、自然与宇宙的和谐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与农耕文明的节律紧密相连,它们是中国古代先民观察天象、感知自然、顺应四时变化的智慧结晶。本章将深入探讨节日与天文历法之间的关系,如春节的确定与岁首意义、清明的祭祀与春耕的起始、端午的龙舟竞渡与夏至的临近、中秋的团圆与秋收的喜悦、重阳的登高与晚秋的丰盈。我们将追溯这些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朴素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理解古人如何通过节日来表达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节日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一种深刻的对话与和谐的体现。 第二章:文化的根脉——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传承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一段或几段重要的历史记忆,它们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社群认同的纽带。本章将聚焦于那些在节日庆典中被反复讲述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例如,春节的除夕守岁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神话;清明的祭祖与寒食节的禁火习俗;端午的纪念屈原与爱国主义精神;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与爱情的永恒;重阳节的登高避灾与古代的战争记忆。我们将分析这些故事如何通过代代相传,塑造了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情趣,以及节日庆典在强化民族凝聚力、传承集体记忆方面的独特作用。 第三章:仪式的温度——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的重塑 节日庆典,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欢聚,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仪式,这些仪式在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章将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剖析传统节日的仪式性特征。我们将考察春节的家庭团聚、年夜饭的共享;清明的扫墓祭祖与家族血脉的延续;元宵节的花灯游园与社区的互动;中秋的赏月宴饮与亲朋好友的联络;婚礼、寿宴等人生重要节点与节日的融合。通过对这些仪式的细致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节日如何帮助人们界定和巩固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乃至更广泛的社会网络,以及如何在特定的节日框架内,完成社会角色的扮演和责任的履行。 第四章:民俗的色彩——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展现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它们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本章将着重展现节日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我们将探讨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拜年;清明的踏青、插柳、荡秋千;端午的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七夕的乞巧、拜织女;中秋的赏月、吃月饼、猜灯谜;重阳的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这些活动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更是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感悟的生动表达。我们将分析这些民俗活动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艺术价值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 第五章:时代的印记——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创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节日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经历着变迁与创新。本章将审视传统节日文化在近现代社会中的演变轨迹。我们将分析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等因素对传统节日习俗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例如一些节日的仪式化程度降低、参与度减弱等现象。同时,我们也将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例如新节日的兴起(如电商购物节)、传统节日的现代诠释(如“数字除夕”、“云祭扫”)、以及传统节日与旅游、文创产业的融合。本书将探讨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如何在现代生活中重新激活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第六章:世界的对话——中国传统节日与全球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日益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文化桥梁。本章将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探讨中国传统节日走向世界的现状与挑战。我们将分析海外华人如何延续和传承中华传统节日,以及这些节日如何在异域文化中被接受、被理解、甚至被融合。同时,本章也将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例如家庭的温暖、友谊的珍贵、对自然的敬畏等,这些价值如何能够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共鸣。我们还将审视如何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结语: 《古韵今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透视》一书,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去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节日,是历史的凝固,是文化的活水,是情感的寄托,更是民族精神的脉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拾对传统节日的关注,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审视,以及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思考。愿本书能引领您在古韵中寻觅今风,在节日的温度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书时,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很多与齐国相关的历史画面。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齐国一直是重要的学术中心,也是政治舞台上的风云际会之地。那些流传下来的成语,大多是那个时代人物对话、政治博弈、生活经历的缩影。我渴望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更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蕴含着怎样的社会文化信息。作者郭丽,如果她能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内容,那将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我设想,书中或许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人物的传记片段,或者是一些当时的生活场景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成语背后的故事。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枯燥的考据和生硬的解释,而是那种能够引发思考,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的解读。对“今读”这个词的期待尤为强烈,这是否意味着作者会用一些现代的比喻、类比,或者对成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进行一番有趣的评论?这让我想到了“画蛇添足”、“守株待兔”这些成语,它们在今天的语境下,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新意?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齐国成语典故今读”,加上作者“郭丽”,我本来对它充满了好奇。一直以来,我对古代文化,特别是那些流传至今的成语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总觉得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段生动、深刻的历史。齐国,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大国,更是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典故。我设想着,这本书应该会像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将那些古老的故事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让我们这些现代读者也能轻松理解,甚至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管鲍之交”、“破釜沉舟”之类的,它们在书里会被如何“今读”,是单纯的解释,还是会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作者郭丽这个名字,我以前好像没有特别留意过,但从书名来看,她应该是一位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带给我一种阅读的乐趣,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感受到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智慧是如何在时光的长河中流淌并影响着我们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齐国成语典故今读”,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兴趣点。作为一个对历史和语言都充满好奇心的人,我一直觉得成语是汉语的瑰宝,每一条成语背后都藏着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而齐国,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国家,其成语典故更是丰富多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把钥匙,打开我通往那段古老历史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的真正含义和出处。我对作者郭丽的期待是,她能够用一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这些故事,而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研究。我希望阅读这本书时,就像在听一位讲故事的高手娓娓道来,每一个典故都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物都仿佛就在眼前。我对“今读”这个词尤其感兴趣,这是否意味着作者会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古老的典故进行解读,发掘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例如,一些关于智慧、道德、人际关系方面的成语,在今天是否依然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这本书能否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评分

我对这本书《齐国成语典故今读》的期待,完全源于书名本身所带来的独特魅力。齐国,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国度,留下了无数影响深远的成语典故。我总觉得,每一个成语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今读”二字,更是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设想着,作者郭丽,会以怎样的新颖视角,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以现代人能够轻松接受、并且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的语言,娓娓道来。我期待的不是冰冷的学术分析,而是充满温度的讲述,能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亲身感受成语的诞生,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引路人,带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寻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理解它们如何跨越时空的界限,依然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渴求,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理解的向往。

评分

“齐国成语典故今读”,郭丽,这个书名和作者组合,让我对即将翻开的书页充满了无限遐想。齐国,一个在中国古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它的辉煌、它的变迁,都沉淀在无数的成语典故之中。我一直对这些古老的故事着迷,总觉得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精粹,更是历史的印记,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熟悉的成语,如“孙膑的兵法”、“晏子的辩才”,是如何在作者郭丽的笔下,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我期待的“今读”,不是简单的词义解释,而是对成语背后历史情境的深入挖掘,对成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现代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领略到,即使是千年之前的典故,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甚至指导我们的行为。也许,书中的某些篇章,会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将古代的人物与现代的读者连接起来,让我们在古今的碰撞中,获得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