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孟广均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文选
定价:88.00元
作者:孟广均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27973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序
前言
自序
部分 理论调研
国外图书情报工作概况3
从上图书情报发展趋势所想到的28
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一些情况30
国外图书馆学发展趋势39
当前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重点概要47
美国图书馆与资讯学研究领域分类表简要评介58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随想录64
关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随想录67
强化公共图书馆理念73
《网络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序言75
情报概念管见79
目前国外关于几个情报理论问题的讨论87
也谈情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93
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一一对美国一段学科史的学习心得98
试论图书情报服务-一其概念、范围和基本原则4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中心、信息资源管理114
面对新的技术革命 迎接信息时代到来118
第二部分 业务调研
图书馆员125
图书情报机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研究128
图书馆工作项目分析135
国外合作发展藏书概况164
全国采集和编目计划175
全国期刊中心176
流动图书馆服务176
图书馆的残疾人服务179
第三部分 事业调研
加拿大图书馆事业227
拉丁美洲图书馆事业246
大洋洲图书馆事业161
世界国家图书馆发端探略274
美国全国图书馆和情报科学委员会283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285
纽约公共图书馆287
研究图书馆中心289
哈佛大学图书馆293
专门图书馆295
图书馆学教育297
国外图书馆与资讯学教育:调研与思考302
美国图书馆协会期刊系列:调查与分析362
内容提要
暂无相关内容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初次翻阅《孟广均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文》,就被其广博的视野所震撼。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我尤其被其中关于“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的演变和发展所吸引。书中对西方学者在此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对比,从最初的强调信息获取能力,到后来延伸至信息的辨别、评估、应用乃至创造,每一个阶段的阐释都力求精准。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外,对于“知识管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案例分析,也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微妙联系。书中不仅呈现了成功的范例,也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这对于我们反思国内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跨文化的学术对话,既能了解到前沿动态,又能获得深刻的理论认识,这是一次非常充实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孟广均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文》实在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著作!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沉浸其中,每一篇文章都像是在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国外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作者孟广均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将这些分散的研究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宏大的图景。我特别欣赏的是,他在介绍国外最新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其在我国图书情报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读到关于信息组织、知识管理以及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的部分,我仿佛看到了行业未来发展的清晰脉络。书中对一些新兴技术的应用,比如人工智能在信息检索中的作用,以及大数据分析如何助力用户行为研究,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这对于我这个身处行业一线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更让我惊喜的是,孟广均先生在行文中展现的严谨而不失活泼的风格,使得晦涩的学术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同时也激发了读者持续探究的兴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给了我很多关于未来工作方向的启发。
评分《孟广均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文》给我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其对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梳理和反思。书中对一些经典的西方研究范式,例如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历史文献学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不足。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用户需求分析的研究方法。作者通过引入一些国外最新的调查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展示了如何更科学、更深入地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对我日常工作中进行用户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论。同时,书中对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等工具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认识到这些定量分析工具并非仅仅是数据堆砌,而是能够揭示学术领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以及重要学者贡献的有力武器。孟广均先生在处理这些学术方法论时,展现出了一种批判性思维,既肯定了其价值,也指出了其局限性,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让我非常信服。
评分读完《孟广均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文》,我感觉自己对图书情报学这个领域有了更系统、更立体的认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桥梁。书中对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在面对相似问题时所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以及这些解决方案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差异的阐述,让我对学术研究的多元性和情境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讨论数字时代下图书馆的角色转型时,书中对国外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间、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让我看到,在面对技术变革和用户需求变化时,图书馆并非是束手无策的,而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创新来保持其生命力。孟广均先生以其深邃的思考和扎实的学识,将这些复杂的议题梳理得井井有条,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孟广均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文》并没有止步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单介绍,而是积极地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和“如何做”。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信息鸿沟”及其国际比较的研究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揭示了信息鸿沟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这让我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审视了信息公平的问题,并思考了作为图书情报工作者,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为缩小信息鸿沟贡献力量。书中对信息政策、信息伦理等议题的探讨,也让我意识到了图书情报工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孟广均先生的分析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乏人文的关怀,读来令人深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