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1

问吧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庆茹 著
图书标签:
  • 问答
  • 知识
  • 学习
  • 科普
  • 趣味
  • 益智
  • 儿童
  • 青少年
  • 教育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53456
商品编码:2969177614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问吧1

定价:24.00元

作者:杨庆茹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1010534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

内容提要


传统文化对广大现代人来说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随着传统文化的日趋升温,大众对一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话题产生了兴趣。如:关公怎么从战神成了财神?俗语“女大十八变”中,“十八”是指年龄还是指变化之数?为什么称帝王君临天下称为“南面”呢一柱香的时间有多长?……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隐藏着丰富而有趣的内容。本书采用“提问、回答并链接拓展”的形式,精选了传统文化中的101个趣味小问题,以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休闲文化读物。
 本书采用“提问、回答并链接拓展”的形式,精选了传统文化中的101个趣味小问题,以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休闲文化读物。

目录


1 为什么常常称创始人为“鼻祖”?这跟鼻子有关系吗?
2 为什么骂人时一般说“不要脸”而不说“不要面”?古代有“脸”与“面”是指人体的同一个部位吗?
3 和尚剃光头与印度的气候有关吗?
4 勾手指表示对自己说的话负责,那么勾手指是怎么来的?
5 手的二个指头为什么叫“食指”?
6 把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为什么叫翘“二郎腿”?
7 “足下”在古代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尊称吗?
8 “打千”就是请安的意思,这是什么样的礼节?
9 为什么古代大臣称皇帝为“陛下”呢?
10 为什么唐代之间的皇帝我们用谥号称,唐宋的皇帝却用庙号称,而清朝则是用年号称呢?
11 为什么科学考试中的三名被称为“探花”呢?
12 “大夫”本来是个官职名,怎么后来指医生?医生这个说法又是什么开始的呢?
13 为什么将出家的僧人、道士称为“方外人士”呢
14 古代为什么称媒人为“冰人”、“伐柯人”?
15 为什么用“桃李”来指代学生?
16 为什么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
17 公主的丈夫称为“驸马”,驸马是称号还是官职?
18 为什么做官的女婿被称为“金龟婿”?
19 古人用“东床”来称呼女婿,这是否仅仅与“东南西北”的方向有关吗?
20 岳父为何被称作泰山?
21 古代中国只允许丈夫休妻吗?有没有可以离婚的?
22 “义结金兰”与“兰花”有关吗?
23 铜钱常被称为“孔方兄”,难道是因为与钱“称兄道弟”有什么好处吗?
24 我们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
25 为什么称帝王君临天下为“南面”呢?那么“北面”又有什么特指呢?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星辰的低语》 在这个广袤无垠的宇宙深处,存在着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那里,古老的星辰并非只是冰冷的燃烧体,而是承载着无数文明的记忆与低语。我们的故事,便从这里悄然展开。 主人公艾莉亚,一个年轻的天体物理学家,从小就对宇宙充满了近乎痴迷的向往。她并非来自显赫的家族,也非天赋异禀的神童,但她拥有着一颗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一种对未知事物强烈的探索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发现了一组来自遥远星系的异常信号。这些信号并非随机的脉冲,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有规律的模式,仿佛是某种古老智慧的呼唤,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空距离,抵达了她的耳畔。 起初,科学界对她的发现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仪器故障或是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然而,艾莉亚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懈地研究这些信号。她夜以继日地解析着每一个数据点,试图从中 decipher 出隐藏的含义。她翻阅了无数古籍,研究了各种理论模型,甚至在梦中,她似乎也听到了那些星辰的回响,感受到了它们曾经辉煌的生命。 随着研究的深入,艾莉亚逐渐意识到,这些信号并非简单的通讯,而是某种形式的“信息锚点”,它们记录着一个已经消逝的星际文明的兴衰史。这个文明,我们姑且称之为“黎明文明”,曾是宇宙中璀璨的一颗明星。他们拥有着远超我们想象的科技,能够操纵引力,穿梭于星系之间,甚至窥探到了生命的本源。然而,正如宇宙中许多辉煌文明的宿命一样,黎明文明也遭遇了不可避免的衰落。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覆灭?是内部的纷争,还是外部的威胁?是宇宙本身的规律,还是他们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 艾莉亚的探索,逐渐将她引向了关于宇宙生命起源、文明演化以及时间与空间本质的更深层次思考。她发现,黎明文明留下的信息,并非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传承。在他们的文明走向终结之时,他们将自己的智慧、经验和对宇宙的理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编码,并将其散播到宇宙的各个角落,希望能够被未来的文明所发现,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信息,艾莉亚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解读这些“信息锚点”的关键。她的研究将她带到了一位隐居的老学者——卡尔。卡尔曾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宇宙学家,但在一次失败的探索实验后,他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在地球上一个偏远的观测站。他拥有着艾莉亚所缺乏的经验和智慧,也对宇宙有着一种近乎哲学的高度理解。 艾莉亚冒着被误解的风险,带着她的发现找到了卡尔。起初,卡尔对这个年轻的、激进的发现者持保留态度,他见过太多因为对宇宙的过分想象而产生的幻觉。但艾莉亚的真诚、她的数据以及她眼神中燃烧的探索之火,最终打动了他。卡尔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梦想,那些曾经试图触碰宇宙最深处秘密的冲动,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卡尔的帮助下,艾莉亚开始深入研究黎明文明留下的编码信息。他们发现,这些信息并非简单的语言,而是融入了数学、物理以及一种全新的、尚未被人类理解的“信息维度”。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反复解读,他们逐步构建起黎明文明的完整画卷:他们如何从宇宙的尘埃中崛起,如何建立起宏伟的星际帝国,又如何在科技的巅峰时刻,开始面对存在的危机。 他们发现,黎明文明的衰落,并非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一种“熵增”的缓慢侵蚀。当一个文明过于依赖其已有的知识和科技,而停止了对自身和宇宙的根本性反思时,它的创造力和活力就会逐渐枯竭。当他们的科技能够轻易地满足一切需求时,他们反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陷入了享乐和内耗的泥沼。最终,当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为时已晚。 更令人震惊的是,艾莉亚和卡尔在信息的深处,还发现了关于宇宙本身的一些惊人秘密。黎明文明通过对宇宙的深入观察,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理论:宇宙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我演化”。星辰的诞生与死亡,星系的碰撞与融合,甚至我们所理解的物理定律,都可能是在宇宙演化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的结果。而那些“信息锚点”,正是黎明文明试图留下的,关于宇宙这种“学习机制”的证据和线索。 然而,随着对信息理解的加深,艾莉亚和卡尔也面临着巨大的伦理困境。黎明文明留下的信息中,也包含着他们试图对抗熵增,寻找宇宙生命永恒之法的尝试。其中一些方法,虽然充满了诱惑,但却可能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甚至可能威胁到宇宙本身的稳定。艾莉亚必须决定,是全盘接受黎明文明的遗产,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走一条属于人类自己的道路。 故事的高潮,在于艾莉亚和卡尔在理解了黎明文明留下的信息后,在地球上的一次关键性的观测。他们利用黎明文明提供的部分数据和理论,成功地对一个遥远的星系进行了精确的观测,并从中捕捉到了更为清晰的“星辰低语”。这一次,他们听到的不再是衰落的挽歌,而是一种新的生命信号,一种正在宇宙深处蓬勃发展的、更加年轻的文明的信号。 这个发现,让艾莉亚和卡尔明白,生命在宇宙中是如此顽强,即使曾经辉煌的文明消逝,新的生命形式也总会孕育而生。他们也认识到,人类的文明,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选择继续沉溺于短暂的安逸,还是勇敢地面对未知,承担起探索宇宙、理解生命、甚至参与宇宙演化的责任? 《星辰的低语》并非一个简单的科幻故事,它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对自身、对宇宙、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它探讨了科技发展的边界,文明兴衰的规律,以及在广袤宇宙中,人类应有的位置和未来。艾莉亚的旅程,象征着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而那些来自遥远星辰的低语,则提醒着我们,生命并非孤单,而是宇宙宏大乐章中的一部分。 故事的结尾,艾莉亚并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宇宙的奥秘无穷无尽。但她已经从一个对星辰充满好奇的年轻学者,成长为一个肩负着探索使命的先驱。她将继续倾听星辰的低语,试图破译宇宙更深层次的秘密,并为人类文明的未来,点亮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而我们,也在这趟星际旅程中,与她一同感受宇宙的浩瀚,生命的渺小与伟大,以及那永恒的,对未知的渴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追求阅读多样性的读者,我总是乐于尝试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而“问吧1”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可能突破了我以往的阅读习惯,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我欣赏那些敢于打破常规,挑战读者认知界限的创作。或许它会以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或者是一种我从未接触过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我喜欢那些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不同世界,理解不同人生态度的作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次“洗礼”,让我对世界,对生活,甚至对“自己”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我相信,一本真正的好书,总能在不经意间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那种略带复古又充满神秘感的插画风格,让我一眼就爱上了它。书名“问吧1”更是简洁有力,但又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纸张的质感所打动,不是那种光滑得有些廉价的铜版纸,而是带有淡淡纹理的哑光纸,捧在手里有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仿佛里面蕴含着沉重的秘密。翻开第一页,并没有直接进入故事,而是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手写的引言,字迹娟秀却带着一股坚毅,内容虽是片段,却已经将我拉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究竟会带给我怎样的故事,那些隐藏在封面和书名背后的谜团,又将如何一一解开。从这个开篇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细节上的用心,这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相信这绝对不是一本随随便便就能读完的书,它或许需要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去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和思想。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能够经久不衰的书,往往是因为它触及了人性中最根本的某些东西,或者它所探讨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问吧1”这个书名,虽然简洁,却似乎蕴含着一种哲学性的思考。我猜想,它可能涉及到了关于选择、关于成长、关于自我认知等一些永恒的话题。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读者反思的书籍,它们不仅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某些想法,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像一扇窗,让我窥探到更广阔的世界,理解那些我从未经历过的生活。

评分

我对这类带有悬念感和探索性质的书籍有着天然的好奇心。“问吧1”这个名字,总让我联想到那些需要解答的谜题,或是需要探寻的真相。我喜欢那种在阅读过程中,一边猜测,一边寻找线索,最终豁然开朗的体验。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情感上的投入,是其他娱乐方式难以比拟的。我喜欢作者设置的那些巧妙的伏笔,以及隐藏在字句中的暗示,它们就像散落在道路上的碎片,需要读者自己去收集、拼接,最终拼凑出完整的图景。这种互动的阅读方式,让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成为了故事的参与者和共同创造者。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那种“烧脑”的乐趣,以及解开谜题后的成就感。

评分

我向来对那些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描写情有独钟,而这本书,即使我还没能一窥其全貌,但从封面和书名所传递出的某种意境,我就预感它会是那样一本能够引发共鸣的作品。我喜欢那些在平淡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故事,或者在看似寻常的人物身上,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与闪光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阅读的“浸入感”,仿佛我就是故事中的一员,与主角一同经历喜怒哀乐,一同面对挑战与抉择。很多时候,一本好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它能在你迷茫时为你指引方向,在你失落时给你温暖慰藉,甚至在你感到孤单时,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书架上那样一本值得反复翻阅,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的“老朋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