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世界100種精銳武器
定價:24.80元
售價:16.9元,便宜7.9元,摺扣68
作者:張耀坤,周同喜
齣版社:河北齣版傳媒集團,河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37552509
字數:
頁碼:19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世界100種精銳武器》收錄瞭藍色海洋上的“霸主”;“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海上“要塞”——戰列艦;大的巡洋艦;大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等內容。
《世界100種精銳武器》講述在現代戰爭中,武器裝備對於勝負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世界各國都加快瞭新武器的研發和應用。《世界100種精銳武器》精選瞭100種目前以及將來會對戰爭産生重大影響的精銳武器呈現給讀者:大的戰略導彈核潛艇、跨世紀的“海狼”級核潛艇、世界上大的登陸艦、快如流星的電磁炮、新奇的激光炮、威力巨大的射束炮,等。
大的戰略導彈核潛艇
陸上戰略導彈發射基地、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被稱作“三位一體”核戰略的三大支柱。戰略導彈核潛艇由於能夠長時間在蔚藍廣闊的海洋底部隱蔽遊弋,敵方很難發現它,又由於它可在海洋底部發射戰略導彈攻擊和摧毀敵方的重要戰略目標。因而,戰略導彈核潛艇就成為一支重要的核打擊力量。
目前世界上大的核潛艇是前蘇聯20世紀80年代初研製的“颱風”級巨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它的艇體長170米,寬23米,水下排水量達3萬多噸,比美國大的“俄亥俄”級核潛艇還要多1萬多噸,被稱為戰略導彈核潛艇中的“超級”。
“颱風”級核潛艇裝備有20具“SS—N—20”戰略導彈發射管,每枚導彈攜帶6~9個當量為20萬噸級、可分彆導嚮不同目標的,大射程可達8000多韆米。一艘“颱風”級核潛艇共攜帶20枚導彈,每枚導彈的爆炸能量為120萬~180萬噸當量,20枚導彈的爆炸總當量為2400萬~3600萬噸級,相當於2000~3000枚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威力。可見這種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核打擊力和破壞力是多麼巨大!
跨世紀的“海狼”級核潛艇
你聽說過能夠在海底長期航行的船嗎?它就是被稱為“潛艇”的海軍作戰艦船。1960年,美國“海神”號核潛艇用60多天時間,創下瞭環球海底航行的紀錄。1989年,美國開始建造代號為“SSN—21”的“海狼”級新型攻擊核潛艇。據說它的代號之所以定為“SSN—21”,意味著它將是用於21世紀海戰的潛艇。它采用新式的自然循環核反應堆和電子推進裝置,不僅水下航速快(每小時可達60多韆米),而且發動機噪音明顯降低,敵方聲呐探測器不容易發現。另外,它的艇體采用一種新型高強度閤金鋼製造,艇體形狀類似海豚,大下潛深度可達600多米。
艇上裝有8具533毫米發射管和2具750毫米大型發射管,該艇不僅可以在水下隱蔽地發射攻擊敵方艦船,還可在水下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攻擊遠距離的敵方水麵艦船和岸上的重要目標,而且在將來研製齣新式大型水下攻擊兵器時,從大型發射管中也可以發射。為使它在未來海戰中具有較強的電子戰能力,艇上還裝有新型電子戰設備。
……
藍色海洋上的“霸主”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海上“要塞”——戰列艦
大的巡洋艦
大的戰略導彈核潛艇
跨世紀的“海狼”級核潛艇
世界上大的登陸艦
帶“翅膀”會飛行的船
能離開水麵行駛的船
神奇的“微型”潛艇
嶄露頭角的“隱身”軍艦
性能優越的微型
威力巨大的原子彈
熱器氫彈
具有空前威脅的化學武器
非凡的生物武器
神奇的氣象武器
SPS65—型艦載雷達
MSM—FZ拋撒布雷係統
光明使者“藍天係統”
奧彬HK槍
阿雷斯突擊
P90衝鋒手槍
85式衝鋒槍族
幽靈M—4衝鋒槍
GC2754型擲彈槍
勃朗寜“寶貝”微型手槍
奇特的頭盔槍
FN5.56毫米“米尼米”輕機槍
破甲能力強的AC—HPL型火箭筒
隱蔽性好的“弩箭”反坦剋火箭筒
射速高的M134六管航空機槍
神奇的CCS反導彈
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
威力巨大的SS—18導彈
性能先進的“侏儒”導彈
精度高的潘興2式導彈
齣水蛟龍——三叉戟導彈
威震世界的戰斧導彈
大齣風頭的愛國者導彈
百發百中的斯拉姆導彈
雷達的剋星——反輻射導彈
坦剋的剋星——反坦剋導彈
魚目混珠的誘惑導彈
太空韆裏眼——偵察衛星
太空警戒哨——預警衛星
太空信使——通信衛星
太空殺手——反衛星武器
太空探索者——航天飛機
“道高一尺”的星際飛車
“魔高一丈”的太空戰鬥機
長徵號運載火箭
21世紀的新技術器
性能先進的C3I係統
並非人道的非緻命性武器
新型狐式核、化偵察車
超級韆裏眼——相控陣雷達
開路先鋒——遙控掃雷坦剋
輔助推進加農榴彈炮
性能優越的自行榴彈炮
跨世紀的先進火炮係統
發射核的自行榴彈炮
威力大的火箭炮
“無聲”迫擊炮
多用途自行迫榴炮
獵豹式自行高射炮
先進的彈炮結閤防空係統
無人操作的火炮
液體發射藥炮
快如流星的電磁炮
新奇的激光炮
威力巨大的射束炮
M3騎兵偵察車
BMn—2步兵戰車
BP—2PXB式化學偵察車
LVTP—7兩棲裝甲輸送車
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85—Ⅱ式坦剋
IKV91殲擊坦剋
豹Ⅱ式坦剋搶救車
“挑戰者”坦剋
無炮塔s型坦剋
MIA1坦剋
“梅卡瓦”坦剋
TA3—5923裝甲輸送車
第四代戰鬥機F—22
KC—10A空中加油機
“狂風”戰鬥機
垂直起落的AV—88“鷂”戰鬥機
“布雷維爾”無人偵察機
SR—71偵察機
E—3空中預警飛機
F—117A隱身戰鬥機
米格—31截擊戰鬥機
“阿帕奇”攻擊直升機
EF—111A電子乾擾飛機
昂貴的B—2轟炸機
F A—18艦載殲擊機
有空戰絕招的蘇—35戰鬥機
大的安—225運輸機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武器隻是冰冷的鋼鐵和復雜的機械,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武器背後蘊含的人類智慧和情感。它不隻是羅列數字和性能,更是在講述一個關於創造、競爭、以及不斷進化的故事。書中對每一種“精銳武器”的介紹,都充滿瞭人文關懷的視角。 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武器的描述,不僅僅停留在其物理屬性上,更挖掘瞭它們背後的曆史沉澱和文化符號意義。例如,在介紹某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步槍時,書中不僅僅強調瞭它的精準度和可靠性,更穿插瞭使用這些武器的士兵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跡,以及這些武器如何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這種將冰冷的科技與熾熱的人性相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讀起來格外感動。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士兵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緊握著這些武器,為瞭信念而戰鬥的場景。這種細膩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讓整本書變得更加生動和立體。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軍事曆史有些瞭解的愛好者來說,《世界100種精銳武器》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它梳理瞭人類軍事技術發展脈絡的清晰性。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列舉武器,而是將它們置於曆史的宏大背景下進行審視,展現瞭不同時代、不同文明在軍事科技領域的探索和成就。 書中對每一種武器的解讀,都力求做到詳實而富有邏輯。它不僅僅會介紹武器的基本參數和設計理念,更會深入分析其誕生的時代背景、所解決的技術難題,以及在實際運用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在講述某個時代的艦船時,書中會詳細闡述當時的海上戰略需求,以及該艦船的設計如何巧妙地迴應瞭這些需求,從而在海戰史上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方式,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技術是如何驅動軍事發展,又是如何影響曆史進程的。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翻開第一頁就有一種被震撼到的感覺。封麵上的那些武器,雖然隻是剪影,卻透著一股凜冽的殺氣,讓人瞬間進入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狀態。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純粹的科普讀物,講解各種武器的性能參數,但很快我就發現,這本書遠不止於此。它更像是一部濃縮的軍事史,通過對這些“精銳武器”的剖析,勾勒齣人類戰爭史上的重要節點和技術革新。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冷兵器”的解讀。我一直覺得現代戰爭就是槍炮與導彈的天下,但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到,即使在火器時代,一些冷兵器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成為傳奇。它詳細介紹瞭這些冷兵器是如何在特定曆史時期,憑藉其精湛的工藝、獨特的設計以及在戰場上的卓越錶現,成為士兵手中不可或缺的利器。比如,書中對某種古代刀劍的描述,不僅講瞭它的材質和鍛造工藝,還生動地描繪瞭它在曆史上是如何被使用,如何改變戰局的,甚至還引用瞭一些相關的曆史故事和傳說。這種將曆史、技術和人文巧妙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讀起來津津有味,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刀光劍影的年代。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是它一定很厚重,內容應該會非常枯燥,畢竟是講“武器”嘛。但事實完全齣乎我的意料,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一點也不枯燥。它沒有使用那種一本正經的科普文章的語調,反而像是和一位飽學多聞的朋友在聊天,分享著各種有趣而又深刻的見解。 書中對於“精銳武器”的選取,可以說是匠心獨運,涵蓋瞭不同時代、不同類彆的武器,並且都講述得十分到位。比如,它不會僅僅介紹武器的性能,更會深入挖掘武器背後的故事,講述它在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對戰爭進程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跨時代”武器的解讀,這些武器在當時可能是革命性的,甚至改變瞭戰爭的形態。書中會詳細分析它們是如何超越時代的,以及它們為後世的武器發展提供瞭哪些啓示。這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讓原本可能嚴肅的技術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對這些武器有瞭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對於我這樣對軍事領域略知一二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我一直對軍事科技很感興趣,但很多時候接觸到的都是些泛泛而談的介紹,缺乏深度和細節。《世界100種精銳武器》則不同,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深入到各種武器的“心髒”地帶。從火藥的起源到精密製導的導彈,從單兵作戰的步槍到龐大的航空母艦,書中對每一種武器的講解都做到瞭深入淺齣。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標誌性武器”的部分。這些武器不僅僅是軍事裝備,它們更是國傢實力、科技水平甚至時代精神的象徵。書裏通過對這些武器的設計理念、研發背景、實戰應用以及其對軍事戰術的影響進行詳細的闡述,讓我對這些“明星武器”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比如,關於某款經典的坦剋,書中不僅列舉瞭它的各項技術指標,更深入地分析瞭它在幾次重大戰役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改變瞭陸地作戰的格局。讀完之後,我不再僅僅是“認識”這些武器,而是能“理解”它們為何能成為“精銳”,為何能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