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之灾-该死的金融衍生品 Laurent L. Jacque 9787301209844

滥用之灾-该死的金融衍生品 Laurent L. Jacque 97873012098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Laurent L. Jacque 著
图书标签:
  • 金融衍生品
  • 金融危机
  • 风险管理
  • 投资
  • 经济学
  • 金融市场
  • 次贷危机
  • 量化金融
  • 投资风险
  • 金融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09844
商品编码:2969239189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滥用之灾-该死的金融衍生品

定价:49.00元

作者:Laurent L. Jacque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301209844

字数:300000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真的如此吗?国际金融专家劳伦特雅克重述因金融衍生工具而导致的各种灾难,为你揭开金融衍生工具的神秘面纱。《滥用之灾——该死的金融衍生品》兼具故事性和专业深度。从巴林银行、AIG的破产,到摩根大通巨亏事件、巴克莱银行利率操控丑闻等,每个滥用金融衍生工具导致灾难的故事背后都有“阴谋”或“蓄意”。劳伦特雅克既是一位金融专家,同时也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使读者在金融衍生工具滥用受害者的传奇故事中轻松了解金融衍生品。

内容提要


  翻开《滥用之灾——该死的金融衍生品》,你将不但可以轻松了解那些构思巧妙的衍生产品,以及因此受累的诸多受害者的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金融从业者可以学习前车之鉴,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特之处,描述了各公司如何根据自身情况使用不同的衍生工具。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形式各异,但导致灾难产生的原因却在各个故事同得到体现:漏洞百出的金融工程,掉以轻心的审计过程,设计不当的风险管理机制,松松垮垮的公司治理,毫无新意的手段等;当然,人性中的贪婪与赌徒心理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融专家劳伦特雅克追溯金融衍生工具滥用历史轨迹,为你揭开金融衍生工具的神秘面纱。

目录


作者介绍


  【法】劳伦特雅克(Laurent L. Jacque) 毕业于法国高等商业学院(HEC),并在沃顿商学院获得MA、MBA 和PhD学位。现为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FletcherSchool,美国历史悠久的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国际金融及银行专业教授、国际商务课程项目主任。1976-1987年,他在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的管理系和金融系执教;自1990年起,他还同时在法国HEC管理学院担任金融、经济以及国际商务专业教授;1982-1990年,他是沃顿计量经济预测机构的咨询师和顾问。曾为通用汽车、杜邦、巴西石油、欧洲工商管理商学院、国际金融公司等几十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公司提供金融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咨询。著有《外汇风险管理和控制》(Managementand Control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外汇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Management ofForeign Exchange Risk: Theory and Praxis)。

文摘


序言



价格的阴谋:金融衍生品如何扭曲价值与现实 金融衍生品,这一在现代经济词汇中日益响亮的术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魔力与陷阱?它们是如何从最初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初衷,逐渐演变成一股能够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甚至颠覆现实秩序的强大力量?《价格的阴谋》一书,正是对这一复杂且至关重要的金融现象的一次深度剖析。它并非仅仅描绘一幅冰冷的金融图景,而是试图揭示隐藏在数字游戏背后的人性贪婪、理性失灵以及系统性风险如何相互交织,最终将个体与社会推向“滥用之灾”的边缘。 本书的作者,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金融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带领读者穿越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世界。我们熟悉的股票、债券等基础资产,在金融衍生品的操作下,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也可能被裹挟进失控的漩涡。期权、期货、掉期、差价合约……这些听起来专业而遥远的词汇,在书中被剥离了晦涩的外衣,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展现在读者面前。 核心在于,本书并非仅仅罗列这些工具的定义和运作方式,而是深入探究其“阴谋”的本质。这种“阴谋”并非特指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恶意策划,而是指金融衍生品自身的设计缺陷、市场监管的滞后以及参与者在追逐利润过程中出现的非理性行为,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系统性后果。作者认为,金融衍生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真实价值”的一种扭曲与重塑。它们通过杠杆、对冲、投机等机制,将潜在的风险与收益放大,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本身并不完全匹配的“虚拟价值”。 这种虚拟价值的产生,源于金融衍生品设计的精妙之处。例如,期权赋予了持有者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特定价格买卖资产的权利,这种权利本身就具有价值,而其价值会随着标的资产价格、时间、波动率等因素的变化而剧烈波动。期货合约则锁定了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交易价格,这在风险对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引入了价格发现和投机的功能。而掉期(Swap)交易,则允许交易双方根据事先约定的条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交换现金流,这在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一旦这些工具被过度滥用,其负面效应便会显现。本书的一个重要论点是,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极大地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大量的“场外交易”(OTC)产品,缺乏统一的监管和透明度,使得风险更容易在体系内蔓延,而难以被识别和控制。当出现系统性危机时,这些衍生品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将风险迅速传递给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波及实体经济。 作者通过对历史上的几次重大金融危机进行回顾,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刻揭示了金融衍生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次贷危机中,以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等衍生品,将原本分散的风险集中起来,并通过复杂的结构设计,将风险打包、切割、再出售,最终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些产品的结构、评级以及它们如何诱导出了过度冒险的行为。 更令人警醒的是,本书探讨了金融衍生品如何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在市场繁荣时期,高收益的诱惑会驱使投资者忽视风险,过度参与投机。而当市场下跌时,市场的恐慌情绪又会被衍生品的杠杆效应放大,导致非理性的抛售和资产价格的雪崩。作者认为,金融衍生品不仅仅是工具,它们也深刻地塑造了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使得他们在追求短期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长期的、系统的风险。 此外,本书还深入分析了金融衍生品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和交易的隐秘性,信息优势往往掌握在少数机构手中,而普通投资者则处于劣势。这种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市场的不公平性,也使得监管机构难以有效地监控和管理风险。 《价格的阴谋》不仅仅是对金融衍生品进行的技术性描述,它更是一次对金融市场运行逻辑和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作者强调,金融衍生品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它们在合理的框架下,依然能够作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然而,一旦离开了审慎的监管、透明的市场以及理性的参与者,它们便可能演变成“滥用之灾”的源头。 本书还探讨了金融衍生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当金融市场过度关注虚拟资产的交易和投机时,往往会挤占对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资本从实体产业流向金融衍生品市场,导致实体经济的投资不足和创新乏力。同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剧烈波动,也可能引发实体经济的衰退,造成失业和贫困。 更深层次地,本书触及了金融衍生品与权力结构的关系。大型金融机构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信息优势,能够制定复杂的游戏规则,并从中获利。监管机构在面对如此庞大的金融体系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这种权力失衡,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公平性。 《价格的阴谋》呼唤着一种更加负责任的金融行为。它不是简单地呼吁取缔金融衍生品,而是强调需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体系,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加强对参与者的风险教育,以及引导金融市场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避免金融衍生品从“价值创造”走向“价值毁灭”,从而化解“滥用之灾”的威胁。 本书对于任何关心现代经济运行、希望理解金融市场复杂性、以及对财富分配和金融公平性有所思考的读者,都将是一次极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它将帮助我们拨开金融衍生品的迷雾,认清隐藏在价格波动背后的真实力量,并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稳健、公平且可持续的金融未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关于金融伦理、风险控制和经济健康的深刻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宏观经济议题保持着高度关注,而金融衍生品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常常在思考,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金融市场波动,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经济冲击的。这本书的书名《滥用之灾》着实抓住了我的眼球,它强烈地暗示了某种失控的局面,某种本应服务于经济发展、但最终却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的金融工具。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关于金融危机的书籍,但很多时候,对于那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我总是感到一头雾水。它们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从“天使”变成“魔鬼”?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答这些疑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开金融衍生品的神秘面纱,让我理解它们运作的逻辑,以及当它们被“滥用”时,会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我希望作者Laurent L. Jacque能够以一种清晰、严谨但又不失生动的方式,为读者描绘出这一幅复杂的金融图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金融领域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深层问题,而“滥用”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一直对金融市场如何运作,以及它对我们社会的影响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金融危机,总让我思考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面镜子,照出金融衍生品在被不当使用时所带来的危害。我不是一个金融专家,但我想理解,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它们有哪些功能,以及为什么它们会被“滥用”。我希望Laurent L. Jacque能够用一种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为我揭示金融衍生品的另一面,让我们看到它潜在的风险和破坏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在复杂的金融世界中保持警惕,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灾难”。

评分

我最近在思考金融市场和普通人生活之间的联系,总觉得有时候我们被一些很抽象的概念所笼罩,而这些概念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财富和未来。这本书的书名《滥用之灾》让我联想到很多新闻报道中的金融丑闻和经济危机,那种无力感和对未知的恐惧,让我迫切地想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解释金融衍生品是如何在资本市场中扮演角色,以及为什么它们会引发“滥用”和“灾难”的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被应用的,以及当出现问题时,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Laurent L. Jacque这个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有了一定的期待,我希望他能够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将复杂的金融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毕竟,理解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和收益,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规避潜在风险、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金融衍生品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媒体报道的只言片语中。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滥用之灾”,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金融领域一些阴暗面的好奇心。我常常会思考,那些看似无形的金融工具,是如何能够引发如此巨大的经济动荡,甚至影响到全球的。我不是金融专业的科班出身,所以对于“金融衍生品”这个词,我总是带着一种既好奇又略显畏惧的心态。我想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滥用”行为,能够将本应是创新工具的衍生品,变成引发“灾难”的导火索?是监管的缺失?是道德的沦丧?还是工具本身的缺陷?我对Laurent L. Jacque这位作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并不熟悉,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客观、深入的视角,剖析金融衍生品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其潜在的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会成为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而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灾难”重演。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封面上的插画很有冲击力,色彩的运用也很大胆,感觉传达出一种混乱和危险的气息,这或许也暗示了书中讨论的主题。《滥用之灾》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警示意味,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金融危机的爆发,或者某个行业因为过度膨胀而走向崩溃的场景。我平常对金融领域的了解不算特别深入,但对那些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经济事件总是很感兴趣。尤其是涉及到“滥用”这个词,总觉得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可能是贪婪,也可能是监管的失职,亦或是对复杂工具的误解。这本书的作者名字Laurent L. Jacque,虽然不是特别耳熟,但ISBN号9787301209844 010 1209844 7 9787301209844, 7301209844 7 978-7-301-20984-4,这数字组合看起来挺有条理的,也让我对它作为一本专业书籍的严谨性多了一份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易懂的方式来解释那些听起来就很晦涩的金融概念,毕竟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理解这些东西是最大的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引路人,带我走进金融衍生品的世界,让我不再对它们感到陌生和畏惧,而是能对它们有一个更清晰、更理性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