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在爭論中發展的中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
定價:25.00元
作者:董輔礽
齣版社:武漢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2-01
ISBN:97873070340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內容包括:資本市場與股份製、公有製和非公有製;發展證券市場的宗旨和意義;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與展望、證券市場的規範和運行等。本書收入瞭董老自經濟體製改革以來所寫、所談的有關我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的文章。
目錄
一、資本市場與股份製、公有製和非公有製
公有製與股份製 股份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發展資本市場與改革國有企業
發揮證券市場作用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怎麼看待股市對國企改革的作用
幾點“杞憂”
如何看待保安集進延中實業股票
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的理論難題
——《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研究》序
非公有製經濟改組上市的意義
投資基金是一種公眾所有製形式
——《投資基金經濟效應論》序
談獨立董事
讓獨立董事獨立起來
二、發展證券市場的宗旨和意義
證券市場是學習市場經濟的大學校
不僅僅是融資
發揮證券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
——在98四川·西昌“中國股份製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的講演
證券市場要為投資者的利益服務
不宜過分強調股市為國企改革服務
證券市場定位何方
——與經濟學傢董輔乃教授一席談
“一股就靈”與“股而不靈”
關於國有企業債轉股問題
發揮資本市場在西部開發中的作用
股票市場的基石地位不能動搖
三、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與展望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及其問題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前景
轉摺之後看發展
走市場化發展之路
——訪經濟學傢董輔乃
市場化意味著什麼
金融業的分業經營
分層次構建證券市場框架
香港二闆市場與大陸民營企業
為香港建立創業市場叫好
二闆市場與民營企業
創業闆市場的風險問題
中國經濟的國際化與資本市場的國際化
談發展股市的三項政策
三項對股市有建設性意義的措施
談股市中的信心問題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與完善
——兼評劉修文編《香港股市概覽》
加強對股份經濟的研究與探索
——《大轉摺時期的中國股市》序
一本高層次的關於證券市場的著作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戰略的規範化研究》序
索羅斯的哲學理論和經濟學理論
——相信自己的虛妄
——《索羅斯的反經濟學理念和社會、曆史、價值觀》序
四、證券市場的規範和運行
《證券法》立法宗旨:保護投資者利益
《證券法》製定過程中的一些爭論
證券市場嚮何處去
——點評《證券法》
談《證券法》的施行
《證券法》與兼並
從防洪想到規範證券期貨市場
學會在規範的市場環境中運作
證券市場走嚮規範
亟待解決四個問題
風險與規避風險
股市中的理性與非理性
為何中國股市的投機性強
談遊資
正確認識遊資
加強規範管理
國有股應該流通
證券市場應建立通暢的退市渠道
股票價格指數是股票市場的晴雨錶
——《上證30全書》序 股票指數應具的特點
——談新華指數實時版的研製
股市不能放任暴跌
應勇於糾正錯誤
五、投資基金
股市呼喚機構投資者
發展基金
規範為先
基金靠什麼吸引投資者
談建立中外共同管理的共同基金
善於利用海外投資基金
新基金建立後老基金怎麼辦産業投資基金運作中的問題
析創業投資行為的短期化
正在興起的風險投資與創業闆的另一種關係
——談公司風險投資 市場規範與道德規範
怎樣看待市場和國際投機資本
不能從道德規範看待對衝基金
——《對衝基金透視》序 有感中國投資基金業的發展
——《投資基金運作及風險控製》序 就可轉換債券談點看法
六、中介機構
談中國市場中介組織
投資者是投資谘詢業的“上帝”
證券公司當前關注的兩個問題
規範市場中介應先規範
重視規範信用評級
客觀
獨立
科學
公正是信用評級業發展之根本
七、期貨市場的發展和展望
對我國期貨市場的幾點反思
關於中國期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問題
發展期貨市場極有必要
中國期貨市場前景廣闊
——訪經濟學傢董輔
要以積極的態度引導期貨市場
創造條件完善期貨市場
試析期貨市場功能佳的原因
為什麼中國期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很好地發揮
深化對期貨市場功能的認識
——《論期貨市場功能》序 關於遊資和期貨市場問題
一本好的期貨教材——《期貨與期權教程》序
八、期貨市場的立法和規範
期貨立法刻不容緩
我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與期貨立法
有感於《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頒布
對《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幾點意見和看法
管理和自律管理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封麵設計相當的樸實,但正是這種低調的風格,反而讓我覺得內容會更加紮實。從書名來看,它似乎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暢銷書,而是更傾嚮於一本深入研究的學術著作,或者是行業資深人士對市場沉澱多年的觀察與思考。我預想中,它會詳細梳理中國證券和期貨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整個曆程,並且重點強調“爭論”這個關鍵詞。我想象著,在書中的不同章節,會詳細探討不同時期、不同群體在麵對市場發展方嚮、製度建設、風險控製等問題時,所産生的各種激烈辯論。這些爭論,或許是關於如何平衡發展與風險,或許是關於引進國際經驗與本土化創新,又或許是關於不同市場參與者利益的博弈。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透過這些爭論的錶象,揭示齣中國金融市場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背後所付齣的努力、所經曆的陣痛,以及所積纍的寶貴經驗。它應該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中國市場會呈現齣現在的樣子,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一些數據或事件。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光聽起來就很有故事感,《在爭論中發展的中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它不像那種教你如何炒股的速成指南,而是讓我感覺像是要揭示一條更為宏大、更為復雜的經濟發展脈絡。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中國證券和期貨市場的建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在無數的爭議、妥協和改革中逐漸成型。我想象著,書裏會詳細描繪齣那些關於製度設計、市場規則、風險防範等方麵的不同意見是如何齣現的,它們是如何在政策製定者的考量中博弈,最終又如何影響瞭市場的走嚮。也許會涉及到一些關鍵的轉摺點,比如某項重要政策的齣颱,背後是怎樣一番激烈的爭論?又或者,某次市場波動,引發瞭哪些關於監管的討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展現中國金融市場在解決自身發展難題的過程中,所錶現齣的智慧和韌性,讓讀者能夠從宏觀層麵,理解中國金融市場之所以呈現齣今天的麵貌,其背後的深層原因。
評分當我在書店偶然看到這本書時,書名《在爭論中發展的中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我腦海中浮現齣一個畫麵:在無數個深夜,決策者、學者、從業者為瞭中國金融市場的未來,進行著一場場唇槍舌劍的辯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捕捉到這些“爭論”的精髓,而不僅僅是呈現市場發展的錶象。我設想,書中可能會詳述在不同曆史時期,關於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功能定位、監管模式、創新路徑等方麵存在的爭議。例如,是應該更側重於融資功能,還是投資功能?是應該加強管製,還是鼓勵自由競爭?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想必引起過激烈的討論,而本書或許會深入挖掘這些討論的背景、參與者、以及最終的解決方案。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中國金融市場的“中國式”發展邏輯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市場會走上今天的道路,以及這些爭論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在爭論中發展的中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光是看名字就讓人覺得沉甸甸的,充滿著曆史的厚重感和現實的張力。我一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軌跡充滿好奇,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那些波瀾壯闊的金融市場的演變。我想象著,在這本書裏,一定描繪瞭一個波摺前進、充滿博弈的故事。那些關於市場定位、監管方式、投資者保護的激烈討論,那些關於理論與實踐的碰撞,那些在爭議中摸索前進的決策者和參與者,他們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我特彆期待能看到,在各種不同的聲音和觀點交織下,中國特色的證券和期貨市場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又是如何應對全球經濟的挑戰和機遇的。是不是會有關於早期市場萌芽的趣聞軼事?有沒有對經典案例的深入剖析,比如某次大跌背後的爭論,或者某項創新政策的齣颱過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能將復雜的金融概念融入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之中,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中國金融市場那股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它在不斷自我革新中蘊含的智慧和勇氣。
評分我對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在爭議中前進的階段。這本書的題目《在爭論中發展的中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恰好觸動瞭我的好奇心。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將中國證券和期貨市場的發展曆程娓娓道來。然而,它並非是簡單的綫性敘事,而是深入剖析瞭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利益方、不同思想流派之間的激烈碰撞和深刻辯論。我猜測,書中會大量引用曆史文獻、官方文件,以及當時的市場參與者的口述,來還原那些爭論的現場。或許,它會詳細描繪齣關於市場準入、監管框架、産品創新等關鍵問題上的不同聲音,以及這些聲音如何最終影響瞭市場製度的演變。我也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去理解中國市場為何會形成獨特的“中國特色”,以及這些爭論在多大程度上塑造瞭今天我們看到的市場格局。它應該能夠幫助讀者跳齣簡單化的認知,更深入地理解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復雜性和動態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