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

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舒惠芳 著
图书标签:
  • 旅游
  • 客源国
  • 旅游市场
  • 国际旅游
  • 旅游地理
  • 旅游经济
  • 旅游管理
  • 市场分析
  • 区域研究
  • 旅游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42079
商品编码:2969248128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

:30.00元

售价:21.9元,便宜8.1元,折扣73

作者:舒惠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1112420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1.根据2007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选取位居前列的17个国家作为我国旅游主要客源国加以阐述。中国港、澳、台地区目前是我国入境的主要客源地,也将其作为主要客源地进行分析。
  2.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世界及中国旅游业进行介绍,分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区的划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及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点。另外,对世界自然旅游地理和人文旅游地理进行了概略介绍。下篇对中国主要客源国(地区)进行介绍,分别介绍了各国(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征、主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其中自然环境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内容;人文环境特征主要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首都、文化教育、姓名称呼、服饰饮食、社交禁忌、婚俗习惯、节庆等内容。
  读者对象:本教材适合于高职旅游专业使用,也适用于高等学校本、专科及各类旅游专业培训。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2007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选取位居前列的17个国家作为主要客源国加以阐述,并将我周港、澳、台地区也作为主要客源地进行分析。书中对世界及中国旅游业进行简要介绍,并分别介绍了各主要客源国(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征、主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内容既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本书可供高职旅游专业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本、专科相关专业使用,还可作为旅游从
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章 世界及中国旅游业
 本章导读
 学习目标
 1.1 世界旅游业概况
 1.2 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区
 1.3 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
  补充阅读1-1 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世界自然旅游地理概况
 本章导读
 学习目标
 2.1 世界地质地貌旅游地理
 2.2 世界气象气候旅游地理
 2.3 世界水体旅游地理
 2.4 世界生物旅游地理
  补充阅读2-1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大堡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世界人文旅游地理概况
 本章导读
 学习目标
 3.1 世界人口和人种
 3.2 世界民族和语言
 3.3 世界宗教概况
  补充阅读3-1 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人口和极限人口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亚洲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
 本章导读
 学习目标
 4.1 韩国
  补充阅读4-1 韩国:以儒家文化立国
 4.2 日本
  补充阅读4-2 日本和服的历史
 4.3 马来西亚
  补充阅读4-3 大马男人爱娶中国姑娘
 4.4 新加坡
  补充阅读4-4 美丽新加坡罚你没商量
 ……
第5章 美洲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
第6章 欧洲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
第7章 大洋洲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
第8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东方古韵,丝路新章:中国旅游目的地指南》 概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其深厚的底蕴、多元的文化和壮丽的山河,吸引着无数的目光。这本《东方古韵,丝路新章:中国旅游目的地指南》并非是一本关于特定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现状的宏观分析报告,而是一本深度探索中国各地独特魅力的旅行指南。它旨在为每一位渴望领略东方风情的旅行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行程建议与文化解读。本书将带您穿越古老丝绸之路的千年回响,感受现代中国蓬勃发展的都市活力,探寻隐藏在锦绣河山间的民族风情。 第一部分:历史的遗迹与文明的足迹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都与名城,深入了解它们的过去与现在。 北京:古都的庄严与现代的脉搏 紫禁城的辉煌与皇家的气度: 详细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历史沿革、珍贵文物,以及围绕皇家生活展开的宫廷文化。探索太和殿的至高无上、乾清宫的帝王寝宫、养心殿的政治中枢,以及东西六宫的后宫生活。 长城的雄关与民族的脊梁: 聚焦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等不同段落的长城,阐述其军事防御功能、建筑特色、历史意义,以及不同季节的独特景致。 颐和园的皇家园林艺术: 深入解读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典范的艺术价值,包括万寿山、昆明湖的巧妙布局,长廊的精美彩绘,佛香阁的庄严巍峨,以及园林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胡同里的市井生活与传统韵味: 描绘北京胡同独特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以及隐藏在其中的老字号、京味小吃、四合院文化。介绍南锣鼓巷、什刹海、烟袋斜街等特色区域。 798艺术区的现代创意与都市活力: 展现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另一面,介绍798艺术区的发展历程,艺术家的工作室、画廊、雕塑展览,以及其所代表的当代艺术潮流。 西安:十三朝古都的传奇与厚重 兵马俑的震撼与大秦帝国的辉煌: 详细描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规模、造型、制作工艺,及其作为世界奇迹的地位,并阐述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秦朝军事、政治、文化成就。 古城墙的沧桑与历史的见证: 介绍西安古城墙的完整性、防御体系,以及登城墙所能体验到的历史沧桑感和城市全景。 大雁塔的佛教文化与玄奘的西行之路: 讲述大雁塔的建造背景、历史作用,以及其与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深厚渊源,展现中国佛教文化的辉煌。 回民街的美食与民族风情: 带领读者品味西安特色美食,如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等,感受回民街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市井烟火气。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明宝库: 介绍博物馆珍藏的国宝级文物,如金怪兽、杜虎符等,梳理陕西地区从史前到近代的历史发展脉络。 南京:六朝古都的沉思与近代史的印记 明孝陵的帝王陵寝与历史的沧桑: 介绍明孝陵作为中国古代最大帝王陵墓之一的建筑特色,以及孙中山陵的庄严与历史意义。 总统府的历史变迁与近代中国的缩影: 讲述总统府从清代两江总督衙门到中华民国时期总统府的历史变迁,以及其所见证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夫子庙的文化传承与秦淮河的桨声灯影: 描绘夫子庙的建筑风格、文化氛围,以及秦淮河畔的夜景,重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古典意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警示与反思: 以沉重而肃穆的态度,介绍纪念馆的陈列内容,旨在唤起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珍视。 第二部分:自然的山水与人文的画卷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各地独特的人文风情。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意栖居 漓江的碧波与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 详细描绘漓江两岸的奇峰异石、秀丽风光,包括象鼻山、叠彩山、伏波山等标志性景点,以及乘坐游船或竹筏欣赏两岸风光的不同体验。 阳朔的田园牧歌与山水画廊: 介绍阳朔独特的田园风光、遇龙河漂流的乐趣,以及西街的异域风情。 龙脊梯田的壮丽与农耕文明的智慧: 描绘龙脊梯田层层叠叠、蜿蜒而上的壮丽景象,展现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和勤劳。 张家界:云雾缭绕的仙境与奇峰怪石的震撼 武陵源的奇峰林立与《阿凡达》的灵感来源: 详细介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乾坤柱”等标志性景点,以及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地貌,阐述其与电影《阿凡达》的渊源。 天门山的绝壁奇观与盘山公路的惊险: 探索天门山的天门洞、玻璃栈道,以及九十九道弯的盘山公路,体验挑战极限的刺激。 玻璃桥的现代奇迹与惊险体验: 介绍这座横跨峡谷的玻璃桥,以及在上面行走所带来的独特视角和惊险刺激。 云南:彩云之南的民族风情与多元文化 丽江的古城遗韵与纳西族的浪漫: 深度解读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四方街的民俗风情,以及纳西族东巴文化。 大理的洱海风光与白族的风情: 描绘大理洱海的湖光山色,介绍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特色,以及三月街的民族节日。 香格里拉的雪山圣境与藏传佛教的虔诚: 带领读者走进这片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土地,体验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自然风光,以及松赞林寺的庄严宏伟。 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与少数民族的活力: 探索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感受傣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的热带风情和生活习俗。 四川:天府之国的风味与熊猫的可爱 成都的悠闲生活与美食之都的魅力: 介绍成都的宽窄巷子、锦里古街,体验盖碗茶、川剧变脸等特色文化,以及品尝麻辣鲜香的川菜。 峨眉山的佛教圣地与金顶的壮丽: 描绘峨眉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山顶金顶的壮丽景色,感受佛教文化的宁静。 九寨沟的童话世界与人间仙境: 详细介绍九寨沟五彩斑斓的海子、叠瀑,以及人间仙境般的自然美景。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可爱生灵: 带领读者近距离接触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了解它们的习性与保护现状。 第三部分:现代都市的魅力与创新活力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中国当代的发展,展现其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成就。 上海:东方明珠的时尚与国际化的视野 外滩的历史建筑与黄浦江的夜景: 描绘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以及黄浦江两岸的现代摩天大楼,展现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与城市天际线: 介绍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等标志性建筑,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 田子坊的创意园区与小资情调: 探索田子坊的石库门弄堂改造的创意商店、咖啡馆、艺术工作室,感受上海的艺术与生活气息。 南京路的繁华商业与购物天堂: 描绘南京路作为中国著名商业街的繁华景象,以及其作为购物天堂的吸引力。 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与创新之都的崛起 华强北的电子科技与创新创业的热土: 介绍华强北作为全球电子产品集散地的地位,以及深圳作为创新创业之都的活力。 世界之窗的微缩景观与文化体验: 描绘世界之窗汇聚的各国著名景点,提供一次环游世界的体验。 滨海城市的现代气息与科技发展: 展现深圳作为现代化滨海城市的活力,以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杭州:西湖的韵味与数字经济的先行者 西湖的四季美景与历史传说: 详细介绍西湖的苏堤、白堤、断桥残雪、三潭印月等景点,以及围绕西湖展开的白娘子传说等历史故事。 灵隐寺的禅意与古刹的宁静: 描绘灵隐寺的建筑风格、佛教文化,以及其所带来的宁静祥和的氛围。 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与湿地文化: 介绍西溪湿地作为城市绿肺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总部的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未来: 探讨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在杭州的发展,展现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结语 《东方古韵,丝路新章:中国旅游目的地指南》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手册,它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您可以窥见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现代发展。本书希望激发您对中国的探索热情,鼓励您亲身踏上这片土地,去感受那些书本之外的真实与美好。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与自然的亲近,一次与文化的交融。愿这本书能成为您探索中国之旅的忠实伙伴,带您领略一个真实、立体、充满魅力的中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逻辑编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流畅,体现了作者对复杂信息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深厚功力。我翻阅了几个随机的章节标题,它们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得让人几乎察觉不到内容的跳跃,仿佛作者早已为读者规划好了一条最合理的认知路径。例如,从对某个新兴市场的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到具体的人口结构分析,再到消费偏好细微的转变,每一步的递进都像是精心设计的推导过程,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得如同数学证明。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即使是初次接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多维度数据时的巧妙手法,没有将所有统计数字堆砌在一起造成阅读疲劳,而是将关键数据点巧妙地融入叙述性的段落中,使其成为支撑论点的骨架而非累赘的装饰。这种叙事与分析的完美融合,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概况介绍变得富有张力,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解锁一个新的维度,让人对全球旅游动态的认知框架不断被重塑和深化。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一种非常独特的“冷静的激情”感。它没有使用那种煽动性的、鼓吹旅游的浮夸辞藻,反而以一种近乎客观的、报告文学的笔调进行叙述,但在这份冷静的背后,却隐藏着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深层热情和对文化交流价值的坚定信念。作者似乎深谙“大道至简”的道理,用最精炼、最准确的词汇去描摹那些波澜壮阔的客源流动图景。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不同文化群体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中立而充满敬意的立场,避免了任何形式的刻板印象和文化傲慢。这种高质量的文本输出,使得即便是涉及敏感或有争议的话题时,也能保持着高度的专业性和讨论的建设性。阅读下来,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告知”信息,而是在与一位知识渊博、见识广博的智者进行一场高质量的智力对话,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让人受益匪浅,拓宽了对“旅游”这个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风格,让我对它充满了阅读的期待。从封面设计来看,它似乎想营造一种宏大叙事的感觉,仿佛要带我踏上一场跨越国界、深入文化肌理的旅程。我特别欣赏它在信息呈现上的克制与精准,没有过度依赖花哨的图表或过于直白的宣传口号,而是通过一种内敛的方式,暗示了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拿在手里,厚实的手感和纸张的质感也透露出出版方对内容质量的重视,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而更像是一份严肃的研究报告或者深度文化考察的结晶。我甚至花了不少时间去品味封面上那些若隐若现的地理符号和人文剪影,它们像是在无声地邀请读者去探索那些被鲜为人知的故事,去理解那些看似简单的“客源地”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历史与社会变迁的复杂脉络。这种精心打磨的外部包装,无疑为阅读体验定下了一个高质量的基调,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第一页,看看内里的世界是否能与这精美的外壳相匹配。我确信,光是这份对细节的把控,就足以让它在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成为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在资料收集和信息整合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心力,这绝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它凝结了长期的田野调查与海量文献的沉淀。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案例分析和数据佐证,背后必然是无数次交叉验证和深入探访的结果。我注意到书中引用的不少信息源都相当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这使得书中的结论具备了极高的可信度,而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表面。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区域性的文化禁忌或非主流旅游动机的剖析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尊重当地文化的态度,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商业分析工具,上升到了人类学观察的高度。这让我意识到,每一次成功的旅行背后,都是无数文化、经济和个体心理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这本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剖析这些复杂交织点的“显微镜”。这种深度挖掘带来的洞察力,远非那些互联网上碎片化的信息所能比拟,它提供了一种扎实、全面的世界观基础。

评分

这本书在提供宏观洞察的同时,对于微观个体的行为模式捕捉也相当精准独到,这使得内容兼具理论价值和实操意义。例如,它对特定客源群体的决策流程、信息获取渠道乃至预算分配习惯的分析,细致到让人感觉仿佛是亲身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观察。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无缝切换能力,对于任何从事旅游业规划、市场营销或者相关学术研究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它不仅仅是在描绘“谁在旅行”,更是在探讨“为什么他们选择以这种方式旅行”。书中对于新兴数字技术对客源地选择影响的探讨,也展现了作者与时俱进的视野,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市场分析框架内。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透镜,让我们得以从前所未有的角度去审视全球人口迁移与文化消费的复杂图景,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思考的深度,绝对值得所有关注全球流动性议题的读者深入研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