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高等學校網絡工程係列教材:無綫與移動網技術
定價:37.00元
售價:25.2元,便宜11.8元,摺扣68
作者:唐震洲,施曉鞦,劉軍 等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040370522
字數:
頁碼:35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高等學校網絡工程係列教材:無綫與移動網技術》以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學生所需的無綫與移動網絡知識與技能為核心,係統而又有針對性地選擇內容。全書分為兩大部分:部分為無綫通信理論;第二部分按照無綫個域網、無綫局域網、無綫城域網、無綫廣域網的順序,依次介紹各種典型的無綫網絡以及移動網絡與移動IP技術。《高等學校網絡工程係列教材:無綫與移動網技術》除適用於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外,還適用於其他計算機類及電子信息類專業
《高等學校網絡工程係列教材:無綫與移動網技術》是浙江省重點教材建設項目“網絡工程專業係列教材”之一,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無綫網絡的物理層、無綫網絡的數據鏈路層、無綫個域網與藍牙技術、無綫局域網、無綫城域網、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移動AdHoc網絡、無綫傳感器網絡、無綫網狀網、移動lP技術等。《高等學校網絡工程係列教材:無綫與移動網技術》以無綫與移動網絡的知識與技能為核心,內容係統,結構閤理,實用性強。
《高等學校網絡工程係列教材:無綫與移動網技術》既可作為高等學校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相關課程教材,也可供網絡工程從業人員參考。
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什麼是無綫網絡
1.1.2 無綫網絡的分類
1.1.3 無綫網絡的發展
1.2 無綫網絡的體係結構
1.2.1 0SI參考模型
1.2.2 TCP/IP參考模型
1.2.3 無綫網絡的協議模型
1.3 無綫網絡的組網模式
1.3.1 Infrastructure模式
1.3.2 Ad Hoc模式
1.4 無綫網絡所麵臨的問題與挑戰
1.4.1 惡劣的信道特性
1.4.2 無綫信道的乾擾
1.4.3 電源管理
1.4.4 無綫網絡的安全
1.5 本書的結構
1.5.1 無綫通信理論部分
1.5.2 典型的無綫與移動網絡
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無綫網絡的物理層
2.1 無綫傳輸媒體
2.1.1 無綫傳輸媒體
2.1.2 短波通信
2.1.3 微波通信
2.1.4 紅外綫
2.2 無綫傳播模型
2. 2.1 無綫傳播機製
2.2.2 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2.2.3 雙綫地麵反射模型
2.2.4 室內無綫傳播模型
2.3 移動環境下的無綫傳播
2. 3.1 多徑傳播與多徑衰落
2. 3.2 多普勒頻譜擴展
2.3.3 快衰落與慢衰落
2. 3.4 分集接收技術
2.4 基帶傳輸技術
2.4.1 基帶傳輸的常用碼型
2.4.2 基帶脈衝調製和超寬帶脈衝傳輸
2.5 頻帶傳輸
2. 5.1 基本的調製解調方法
2.5.2 多進製調製原理
2.5.3 高斯濾波小頻移鍵控
2. 5.4 正交調幅
2.5.5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
2.6 擴頻技術
2.6.1 擴頻的概念
2.6.2 擴頻序列及其相關特性
2.6.3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
2.6.4 跳頻擴頻技術
2.6.5 跳時擴頻技術
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無綫網絡的數據鏈路層
3.1 無綫網絡的媒體訪問控製
3.1.1 非競爭的媒體訪問控製
3.1.2 基於競爭的媒體訪問控製協議
3.2 差錯控製
3. 2.1 差錯控製編碼的工作原理
3.2.2 常用的檢錯碼
3.2.3 常用的糾錯碼
3.2.4 差錯控製方式
習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無綫個域網與藍牙技術
4.1 無綫個域網與IEEE 802.1 5標準概述
4.1.1 無綫個域網概述
4.1.2 IEEE 802. 15標準概述
4.2 藍牙技術概述
4.2.1 藍牙的特點
4.2.2 藍牙規範的演進
4.2.3 藍牙協議棧
4.2.4 相關術語
4.3 藍牙的基帶協議規範
4.3.1 藍牙的物理信道與物理鏈路
4.3.2 藍牙基帶協議的分組類型及結構
4.3.3 藍牙微微網的建立過程
4.3.4 藍牙基帶協議的糾錯機製
4.3.5 藍牙音頻
4.4 藍牙的鏈路管理協議
4.4.1 鏈路管理協議概述
4.4.2 LMP-PDU和過程規則
4.5 藍牙的邏輯鏈路控製和適配協議(L2CAP)
4.5.1 L2CAP功能
4.5.2 L2CAP信道
4.5.3 L2CAP的數據分組格式
4.5.4 L2CAP信令
4.6 服務發現協議
4.6.1 服務發現協議的工作模型
4.6.2 服務記錄
4.6.3 服務類
4.6.4 服務搜索和瀏覽服務
4.7 藍牙應用的實現舉例——藍牙耳機
4.7.1 藍牙耳機應用的協議棧模型
4.7.2 藍牙耳機應用的鏈路建立
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無綫局域網
5.1 無綫局域網概述
5.1.1 無綫局域網發展曆程
5.1.2 無綫局域網的特點
5.1.3 無綫局域網的標準組織
5.2 IEEE 802.1 1協議簇
5.2.1 IEEE 802. 11體係結構
5.2.2 IEEE 802. 11物理層
5.2.3 IEEE 802. 11 MAC子層
5.3 無綫局域網組網
5.3.1 無綫局域網設備
5.3.2 無綫局域網邏輯架構
5.3.3 基本無綫局域網拓撲結構
5.3.4 無綫局域網的應用部署
5.4 無綫局域網的規劃與設計
5.4.1 需求分析
5.4.2 無綫局域網的設計
……
第6章 無綫城域網
第7章 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
第8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
第9章 移動Ad Hoc網絡
0章 無綫傳感器網絡
1章 無綫網狀網
2章 移動lP技術
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什麼是無綫網絡
1.1.2 無綫網絡的分類
1.1.3 無綫網絡的發展
1.2 無綫網絡的體係結構
1.2.1 0SI參考模型
1.2.2 TCP/IP參考模型
1.2.3 無綫網絡的協議模型
1.3 無綫網絡的組網模式
1.3.1 Infrastructure模式
1.3.2 Ad Hoc模式
1.4 無綫網絡所麵臨的問題與挑戰
1.4.1 惡劣的信道特性
1.4.2 無綫信道的乾擾
1.4.3 電源管理
1.4.4 無綫網絡的安全
1.5 本書的結構
1.5.1 無綫通信理論部分
1.5.2 典型的無綫與移動網絡
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無綫網絡的物理層
2.1 無綫傳輸媒體
2.1.1 無綫傳輸媒體
2.1.2 短波通信
2.1.3 微波通信
2.1.4 紅外綫
2.2 無綫傳播模型
2. 2.1 無綫傳播機製
2.2.2 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2.2.3 雙綫地麵反射模型
2.2.4 室內無綫傳播模型
2.3 移動環境下的無綫傳播
2. 3.1 多徑傳播與多徑衰落
2. 3.2 多普勒頻譜擴展
2.3.3 快衰落與慢衰落
2. 3.4 分集接收技術
2.4 基帶傳輸技術
2.4.1 基帶傳輸的常用碼型
2.4.2 基帶脈衝調製和超寬帶脈衝傳輸
2.5 頻帶傳輸
2. 5.1 基本的調製解調方法
2.5.2 多進製調製原理
2.5.3 高斯濾波小頻移鍵控
2. 5.4 正交調幅
2.5.5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
2.6 擴頻技術
2.6.1 擴頻的概念
2.6.2 擴頻序列及其相關特性
2.6.3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
2.6.4 跳頻擴頻技術
2.6.5 跳時擴頻技術
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無綫網絡的數據鏈路層
3.1 無綫網絡的媒體訪問控製
3.1.1 非競爭的媒體訪問控製
3.1.2 基於競爭的媒體訪問控製協議
3.2 差錯控製
3. 2.1 差錯控製編碼的工作原理
3.2.2 常用的檢錯碼
3.2.3 常用的糾錯碼
3.2.4 差錯控製方式
習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無綫個域網與藍牙技術
4.1 無綫個域網與IEEE 802.1 5標準概述
4.1.1 無綫個域網概述
4.1.2 IEEE 802. 15標準概述
4.2 藍牙技術概述
4.2.1 藍牙的特點
4.2.2 藍牙規範的演進
4.2.3 藍牙協議棧
4.2.4 相關術語
4.3 藍牙的基帶協議規範
4.3.1 藍牙的物理信道與物理鏈路
4.3.2 藍牙基帶協議的分組類型及結構
4.3.3 藍牙微微網的建立過程
4.3.4 藍牙基帶協議的糾錯機製
4.3.5 藍牙音頻
4.4 藍牙的鏈路管理協議
4.4.1 鏈路管理協議概述
4.4.2 LMP-PDU和過程規則
4.5 藍牙的邏輯鏈路控製和適配協議(L2CAP)
4.5.1 L2CAP功能
4.5.2 L2CAP信道
4.5.3 L2CAP的數據分組格式
4.5.4 L2CAP信令
4.6 服務發現協議
4.6.1 服務發現協議的工作模型
4.6.2 服務記錄
4.6.3 服務類
4.6.4 服務搜索和瀏覽服務
4.7 藍牙應用的實現舉例——藍牙耳機
4.7.1 藍牙耳機應用的協議棧模型
4.7.2 藍牙耳機應用的鏈路建立
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無綫局域網
5.1 無綫局域網概述
5.1.1 無綫局域網發展曆程
5.1.2 無綫局域網的特點
5.1.3 無綫局域網的標準組織
5.2 IEEE 802.1 1協議簇
5.2.1 IEEE 802. 11體係結構
5.2.2 IEEE 802. 11物理層
5.2.3 IEEE 802. 11 MAC子層
5.3 無綫局域網組網
5.3.1 無綫局域網設備
5.3.2 無綫局域網邏輯架構
5.3.3 基本無綫局域網拓撲結構
5.3.4 無綫局域網的應用部署
5.4 無綫局域網的規劃與設計
5.4.1 需求分析
5.4.2 無綫局域網的設計
……
第6章 無綫城域網
第7章 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
第8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
第9章 移動Ad Hoc網絡
0章 無綫傳感器網絡
1章 無綫網狀網
2章 移動lP技術
作為一名正在攻讀相關專業的學生,我深知一本好的教材對於建立知識體係的重要性。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都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這間接反映瞭齣版社對內容的重視程度。我比較關注的是它對5G及未來6G技術演進的覆蓋深度。當前的技術迭代速度非常快,很多舊教材在內容更新上總是滯後。如果這本教材能夠比較前沿地介紹如mMTC、uRLLC等關鍵場景的應用,以及網絡切片、邊緣計算(MEC)這些熱點技術如何融入移動網絡架構,那麼它的時效性和前瞻性將大大提升。我傾嚮於認為,一本優秀的教材不應隻是對過去技術的復述,更應具備引導學生思考未來發展方嚮的能力。期待書中對這些“下一代”技術的討論能夠保持批判性和客觀性,而不是盲目地推崇新技術概念,而是真正揭示其背後的技術挑戰和解決方案。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團隊顯然在業界擁有豐富的經驗,這一點從書中對具體案例和工程實踐的描述中就能略見一斑。我注意到它不僅僅羅列瞭各種技術名詞,而是嘗試去解釋“為什麼”這些技術會以當前的形式存在,以及在實際部署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坑”。這種注重底層邏輯和工程思維的敘述方式,對我這種更傾嚮於實操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相比於那些隻講標準的教科書,這本書更像是一位資深工程師在手把手地帶你入門。我特彆留意瞭一下其中關於頻譜管理和乾擾抑製的部分,如果能像宣傳的那樣深入淺齣地講解,那將是極大的收獲,因為這部分內容在很多教材中往往是一筆帶過,但卻是實際無綫網絡性能優化的關鍵所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經過驗證的優化策略和工具推薦,而不是空泛的理論闡述。如果能輔以一些代碼示例或者配置腳本的片段,那就更完美瞭,雖然這可能對一本麵嚮高校的教材來說要求過高,但確實是衡量其工程實用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沉穩且富有學術嚴謹性,沒有太多花哨的修辭,直奔主題,這非常適閤需要快速吸收信息的學習場景。我發現它在概念的定義上非常精確,沒有使用容易引起歧義的模糊措辭,這一點在學習網絡這種對精確度要求極高的領域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它在介紹復雜算法或協議時,會先給齣宏觀的背景和目標,然後再逐步拆解細節,這種“自頂嚮下”的講解方式,能有效避免讀者在細節中迷失方嚮。不過,我也留意到,有些章節的公式推導看起來略顯密集,我希望配套的習題設計能夠有層次地覆蓋這些公式的應用,而不僅僅是理論性的考核。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能教會讀者“用”,而不僅僅是“懂”。如果配套的輔導資料或在綫資源能提供更多針對性的練習題和往年真題解析,那這本書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的放大,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排版都透著一股嚴謹和專業的氣息,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光是目錄結構就讓人眼前一亮。它似乎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章節安排得很有邏輯性,從基礎概念的鋪墊到復雜技術的深入探討,層層遞進,讓人感覺作者對整個學科的把握非常到位。尤其是一些圖示和框圖的設計,看起來比我之前看過的其他教材要清晰得多,這對於理解那些抽象的網絡協議和工作原理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幫助。我個人對網絡技術非常感興趣,但總覺得很多教材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就是隻停留在錶麵,缺乏深度。這本教材給我的初步印象是,它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既能滿足初學者的入門需求,也能為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提供更深層次的思考空間。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希望能從中學到真正實用的知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概念層麵。特彆是對於那些準備考取相關專業證書或者從事網絡運維工作的同學來說,這本書的係統性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可靠的參考資料。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似乎非常注重係統化學習的連續性,從基礎的物理層傳輸到上層的應用服務,知識點之間的銜接非常自然,沒有明顯的割裂感。這對於構建完整的網絡工程師思維框架非常有幫助。我尤其關注它對網絡安全在移動和無綫環境下的特殊考量是否足夠重視。在當前日益嚴峻的網絡威脅背景下,僅僅討論傳輸效率和帶寬是不夠的,如何保證數據在移動過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現代網絡工程師必須掌握的技能。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關於移動認證機製、加密協議在無綫環境下的性能優化,以及常見無綫攻擊(如拒絕服務攻擊、中間人攻擊)的防禦策略等方麵的深入剖析。如果它能將安全防護的理念融入到每個技術章節的討論中,而不是作為一個孤立的章節齣現,那麼這本書在指導學生建立“安全左移”的意識方麵,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