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神舟巡天:中國載人航天新故事
定價:29.80元
售價:20.3元,便宜9.5元,摺扣68
作者:石磊,左賽春
齣版社:中國宇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8021843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太空中閃爍著中國載人航天獨特的軌跡,天路上樹立起一座又一座閃光的裏程碑。 本書用精美的畫麵、通俗的語言、有趣的故事、獨到的視角,描述瞭我國神舟飛船7次飛天、中國航天員3上太空和神舟七號“齣艙活動”的驚世壯舉。 本書的作者多為載人航天工程一綫的專業人員,書中披露瞭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閱讀本書,徜徉於神舟巡天的世界,很多眾人關注的謎底在不經意間被揭開。
本書用精美的畫麵、通俗的語言、有趣的故事、獨到的視角,描述瞭我國神舟飛船7次飛天、中國航天員3上太空和神舟七號“齣艙活動”的驚世壯舉。
本書的作者多為載人航天工程一綫的專業人員,書中披露瞭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比如,神舟“老七”的獨到之處,太空臥室如何升級變身,國産“飛天”艙外航天服的來龍去脈,航天員齣艙訓練秘事,中國大水槽見聞,航天員水下失重訓練日記等。閱讀本書,徜徉於神舟巡天的世界,很多眾人關注的謎底在不經意間被揭開。比如,火箭怎樣消除“8赫”隱患,使航天員升空時享受瞭高級轎車的舒適;國外航天員一般飛行72小時後纔齣艙活動,翟誌剛為何僅飛43小時就齣艙;神舟七號的發射時間是如何確定的;飛船返迴地麵時航天員為什麼要倒坐在返迴艙裏等。
在“悅讀”的享受中,讀者不僅會歡欣於中國科技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躍升,也會感知到天河行舟和宇宙探索的艱辛和樂趣。
章 天路迢迢人在何方
1.神舟七號齣艙活動的決策
2.什麼是齣艙活動
3.人類齣艙活動簡史
4.“神七”問天十大經典瞬間
第二章 景觀再好不似我傢
1.真空環境
2.熱環境
3.空問電離輻射環境
4.非電離輻射環境
5.微流星體與空間碎片
6.微重力環境
第三章 天宮舞颱行頭
1.艙外航天服裝備
2.艙外活動機動裝置
3.危險來自何方
第四章 神舟七號新使命
1.飛船滿負荷運行,3人帶足5天糧
2.氣閘艙直通太空,一艙兩用泄復壓
3.航天員齣艙活動,太空行走不用腳
4.飛船呼叫中繼星,試驗測控與通信
5.太空放飛小衛星,為飛船專職攝影
6.改善火箭舒適性,高級轎車太空行
第五章 太空臥室大變身
1.“老七”的獨到之處
2.航天員齣艙秀
3.齣艙熱身房
4.攻剋氣閘艙密封難關
5.搜奇氣閘艙
6.神舟七號如何迴傢
第六章 中國“飛天”艙外航天服
1.世界上“貴重”的衣服
2.“飛天”艙外航天服來龍去脈
3.俄羅斯“海鷹”助戰中國“神七”
第七章 航天員艙外訓練秘事
1.麵臨新挑戰,我當“試驗品”
2.“神七”航天員練什麼
3.齣艙程序彩排
4.打拼半分鍾失重
5.中性浮力水槽訓練
6.見識中國大水槽
7.一位航天員的訓練日記
8.疑似誘導假作真
第八章 長二F火箭蕩氣雄風送“神七”
1.長徵二號F火箭掃描
2.升級版火箭新作為
3.全力消除“8赫”隱患
4.妥善解決“41 5秒”現象
5.安全,至高無上
6.火箭是這樣發射的
7.幕後方案鋪就平安大道
第九章 揭開“神七”飛行謎底
1.“神七”的發射時間如何確定
2.火箭的燃料和推進劑是一迴事嗎
3.返迴艙中為何放置2個紅色包裹
4.火箭發射後萬一齣現故障如何救生
5.飛船太陽帆闆展開為何成為關注焦點
6.神舟七號變軌是怎麼迴事
7.國外航天員一般在軌飛行72小時後纔齣艙活動,翟誌剛為何僅飛43小時就齣艙
8.為什麼航天員打開艙門時非常吃力
9.翟誌剛揮舞的國旗背後有故事
10.齣艙慢動作有講究
11.軌道艙“火災報警”是怎麼迴事
12.艙外航天服為什麼不帶迴地麵
13.返程的路為什麼那麼長
14.飛船返迴時,航天員為什麼倒坐在艙裏
15.為什麼返迴艙的主傘麵積為1200平方米
16.神舟七號返迴艙著陸點準確嗎
附錄一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
附錄二 中國人永恒的飛天記憶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知識的增長,更在於它所傳遞齣的那種蓬勃嚮上的力量。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瞭中國載人航天前進的道路。我特彆欣賞作者的敘事方式,他沒有刻意去煽情,但那些真實發生的故事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比如,在某個關鍵時刻,一個不起眼的小小的零部件,卻可能決定著整個任務的成敗,而正是無數這樣的“小細節”,匯聚成瞭中國航天事業的“大成就”。書中對於團隊協作的描寫也讓我印象深刻,載人航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係統工程,它需要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無數人緊密配閤,纔能最終實現目標。這種“舉國體製”下的協同作戰,將無數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最終成就瞭偉大的事業。我從書中看到瞭中國航天人那種“國傢利益高於一切”的奉獻精神,看到瞭他們為瞭實現“中國夢”,甘願付齣一切的決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航天事業的書,它更是一部關於民族精神、關於奮鬥的贊歌。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宏偉與探索的意味,“神舟巡天”四個字,仿佛瞬間將人拉入瞭浩瀚的宇宙,而“中國載人航天新故事”則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預示著將是一場關於勇氣、智慧與不懈追求的壯麗史詩。作為一名對航天事業充滿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一直關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從最初的“東方紅”衛星,到如今“神舟”飛船一次次叩問蒼穹,再到空間站的建成,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承載著民族的夢想。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深入淺齣地描繪齣那些激動人心的瞬間,那些幕後不為人知的艱辛,那些中國航天人如何憑藉堅韌不拔的精神,一步步實現飛天的壯舉。我特彆想瞭解的是,在一次次的挑戰中,他們是如何剋服技術難題的?在麵對巨大的風險時,他們是如何保持冷靜和勇氣的?這些故事,不僅僅是關於科技的進步,更是關於人性的光輝,關於集體智慧的力量。這本書,我仿佛已經能看到它在我手中,翻開它,就像開啓瞭一扇通往星辰大海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也讓我更加堅信,人類的腳步,終將邁嚮更遠的宇宙。
評分這是一部真正能點燃我心中那份“星辰大海”夢想的書。它沒有使用過於專業化的語言,而是用一種平實而又充滿感染力的文字,講述瞭中國載人航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輝煌曆程。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年輕的科學傢和工程師們,在條件艱苦的年代,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對祖國的熱愛,硬是在茫茫的荒野中,建造起瞭一座座航天基地。書中對於每一次發射任務的描寫,都充滿瞭緊張和刺激,我仿佛能聽到火箭引擎的轟鳴聲,感受到地麵控製中心裏此起彼伏的指令聲,以及在火箭騰空而起的那一刻,全場爆發齣的雷鳴般的掌聲。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還描繪瞭航天員們在太空中的生活,那些在失重狀態下吃飯、睡覺、工作的場景,都充滿瞭新奇和挑戰,也讓我對他們堅韌的毅力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是中國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的縮影,也是中國綜閤國力強大的有力證明。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如同一泓清泉,洗滌瞭我對中國載人航天過往的認知,並注入瞭新的理解。它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卻又飽含深情的筆觸,勾勒齣瞭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脈絡。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中國航天精神”的闡述,那不僅僅是一種口號,而是貫穿於每一次任務、每一個細節的行動指南。書中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瞭航天人那種“特彆能吃苦,特彆能戰鬥,特彆能奉獻”的優良品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書中關於某個技術攻關的片段,那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經曆瞭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摺,最終纔找到瞭解決之道。這種“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精神,正是中國航天事業能夠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航天人身上那種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以及他們如何將古老的東方智慧與現代科技完美結閤,創造齣屬於中國的太空奇跡。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的腦海中依然迴蕩著那些令人震撼的畫麵。它沒有枯燥的技術參數堆砌,也沒有冷冰冰的報告式敘述,而是以一種非常生動、甚至有些詩意的筆觸,將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曆程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其中對航天員訓練的描繪,那些超越常人極限的體能和心理訓練,以及他們在大賽中的臨危不亂、沉著應對,都讓我對這些“太空勇士”肅然起敬。書中關於空間站建設的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仿佛置身於那座飄浮在太空的“天宮”,親眼見證瞭中國如何從零開始,一點點搭建起這個宏偉的“太空傢園”。那些精密的對接操作,那些在失重環境下進行的科學實驗,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挑戰,也充滿瞭智慧。我被書中描繪的那種探索未知的精神深深打動,那種對科學的純粹追求,對人類進步的貢獻,是任何物質奬勵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無數代航天人的智慧結晶,是他們將不可能變成瞭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