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神舟巡天:中国载人航天新故事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石磊,左賽春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8021843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太空中闪烁着中国载人航天独特的轨迹,天路上树立起一座又一座闪光的里程碑。 本书用精美的画面、通俗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独到的视角,描述了我国神舟飞船7次飞天、中国航天员3上太空和神舟七号“出舱活动”的惊世壮举。 本书的作者多为载人航天工程一线的专业人员,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阅读本书,徜徉于神舟巡天的世界,很多众人关注的谜底在不经意间被揭开。
本书用精美的画面、通俗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独到的视角,描述了我国神舟飞船7次飞天、中国航天员3上太空和神舟七号“出舱活动”的惊世壮举。
本书的作者多为载人航天工程一线的专业人员,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神舟“老七”的独到之处,太空卧室如何升级变身,国产“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来龙去脉,航天员出舱训练秘事,中国大水槽见闻,航天员水下失重训练日记等。阅读本书,徜徉于神舟巡天的世界,很多众人关注的谜底在不经意间被揭开。比如,火箭怎样消除“8赫”隐患,使航天员升空时享受了高级轿车的舒适;国外航天员一般飞行72小时后才出舱活动,翟志刚为何仅飞43小时就出舱;神舟七号的发射时间是如何确定的;飞船返回地面时航天员为什么要倒坐在返回舱里等。
在“悦读”的享受中,读者不仅会欢欣于中国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跃升,也会感知到天河行舟和宇宙探索的艰辛和乐趣。
章 天路迢迢人在何方
1.神舟七号出舱活动的决策
2.什么是出舱活动
3.人类出舱活动简史
4.“神七”问天十大经典瞬间
第二章 景观再好不似我家
1.真空环境
2.热环境
3.空问电离辐射环境
4.非电离辐射环境
5.微流星体与空间碎片
6.微重力环境
第三章 天宫舞台行头
1.舱外航天服装备
2.舱外活动机动装置
3.危险来自何方
第四章 神舟七号新使命
1.飞船满负荷运行,3人带足5天粮
2.气闸舱直通太空,一舱两用泄复压
3.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不用脚
4.飞船呼叫中继星,试验测控与通信
5.太空放飞小卫星,为飞船专职摄影
6.改善火箭舒适性,高级轿车太空行
第五章 太空卧室大变身
1.“老七”的独到之处
2.航天员出舱秀
3.出舱热身房
4.攻克气闸舱密封难关
5.搜奇气闸舱
6.神舟七号如何回家
第六章 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
1.世界上“贵重”的衣服
2.“飞天”舱外航天服来龙去脉
3.俄罗斯“海鹰”助战中国“神七”
第七章 航天员舱外训练秘事
1.面临新挑战,我当“试验品”
2.“神七”航天员练什么
3.出舱程序彩排
4.打拼半分钟失重
5.中性浮力水槽训练
6.见识中国大水槽
7.一位航天员的训练日记
8.疑似诱导假作真
第八章 长二F火箭荡气雄风送“神七”
1.长征二号F火箭扫描
2.升级版火箭新作为
3.全力消除“8赫”隐患
4.妥善解决“41 5秒”现象
5.安全,至高无上
6.火箭是这样发射的
7.幕后方案铺就平安大道
第九章 揭开“神七”飞行谜底
1.“神七”的发射时间如何确定
2.火箭的燃料和推进剂是一回事吗
3.返回舱中为何放置2个红色包裹
4.火箭发射后万一出现故障如何救生
5.飞船太阳帆板展开为何成为关注焦点
6.神舟七号变轨是怎么回事
7.国外航天员一般在轨飞行72小时后才出舱活动,翟志刚为何仅飞43小时就出舱
8.为什么航天员打开舱门时非常吃力
9.翟志刚挥舞的国旗背后有故事
10.出舱慢动作有讲究
11.轨道舱“火灾报警”是怎么回事
12.舱外航天服为什么不带回地面
13.返程的路为什么那么长
14.飞船返回时,航天员为什么倒坐在舱里
15.为什么返回舱的主伞面积为1200平方米
16.神舟七号返回舱着陆点准确吗
附录一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
附录二 中国人永恒的飞天记忆
这是一部真正能点燃我心中那份“星辰大海”梦想的书。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平实而又充满感染力的文字,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条件艰苦的年代,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祖国的热爱,硬是在茫茫的荒野中,建造起了一座座航天基地。书中对于每一次发射任务的描写,都充满了紧张和刺激,我仿佛能听到火箭引擎的轰鸣声,感受到地面控制中心里此起彼伏的指令声,以及在火箭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还描绘了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生活,那些在失重状态下吃饭、睡觉、工作的场景,都充满了新奇和挑战,也让我对他们坚韧的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缩影,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有力证明。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知识的增长,更在于它所传递出的那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前进的道路。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他没有刻意去煽情,但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比如,在某个关键时刻,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的零部件,却可能决定着整个任务的成败,而正是无数这样的“小细节”,汇聚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成就”。书中对于团队协作的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载人航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无数人紧密配合,才能最终实现目标。这种“举国体制”下的协同作战,将无数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我从书中看到了中国航天人那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看到了他们为了实现“中国梦”,甘愿付出一切的决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航天事业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民族精神、关于奋斗的赞歌。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中依然回荡着那些令人震撼的画面。它没有枯燥的技术参数堆砌,也没有冷冰冰的报告式叙述,而是以一种非常生动、甚至有些诗意的笔触,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对航天员训练的描绘,那些超越常人极限的体能和心理训练,以及他们在大赛中的临危不乱、沉着应对,都让我对这些“太空勇士”肃然起敬。书中关于空间站建设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置身于那座飘浮在太空的“天宫”,亲眼见证了中国如何从零开始,一点点搭建起这个宏伟的“太空家园”。那些精密的对接操作,那些在失重环境下进行的科学实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智慧。我被书中描绘的那种探索未知的精神深深打动,那种对科学的纯粹追求,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无数代航天人的智慧结晶,是他们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如同一泓清泉,洗涤了我对中国载人航天过往的认知,并注入了新的理解。它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脉络。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中国航天精神”的阐述,那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是贯穿于每一次任务、每一个细节的行动指南。书中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航天人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书中关于某个技术攻关的片段,那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最终才找到了解决之道。这种“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正是中国航天事业能够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航天人身上那种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以及他们如何将古老的东方智慧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创造出属于中国的太空奇迹。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宏伟与探索的意味,“神舟巡天”四个字,仿佛瞬间将人拉入了浩瀚的宇宙,而“中国载人航天新故事”则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预示着将是一场关于勇气、智慧与不懈追求的壮丽史诗。作为一名对航天事业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关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最初的“东方红”卫星,到如今“神舟”飞船一次次叩问苍穹,再到空间站的建成,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承载着民族的梦想。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深入浅出地描绘出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那些幕后不为人知的艰辛,那些中国航天人如何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步步实现飞天的壮举。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他们是如何克服技术难题的?在面对巨大的风险时,他们是如何保持冷静和勇气的?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科技的进步,更是关于人性的光辉,关于集体智慧的力量。这本书,我仿佛已经能看到它在我手中,翻开它,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星辰大海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也让我更加坚信,人类的脚步,终将迈向更远的宇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