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2)
定價:98.00元
售價:66.6元,便宜31.4元,摺扣67
作者:魯勇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097381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99kg
旅遊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的精神,也離不開全麵係統的理論支撐、産業研究和市場分析,《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2)》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這是北京旅遊學會為促進首都旅遊科學發展、推動學界業界的旅遊研究和交流所做的一次努力。北京旅遊綠皮書作為北京旅遊學會的一個學術成果,以專傢和學術的視角,深入研究旅遊産業特點和規律,劉北京旅遊發展進程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年度監測、跟蹤研究、分析論證,以期尋找一條符閤首都實際的旅遊發展道路。
《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2)》由主報告和“産業運行篇”、“市民關注篇”、“旅遊創新篇”、“企業發展篇”、“區縣旅遊篇”五大篇章、30多篇文稿組成,其中的37篇專題報告是北京旅遊學會下屬20餘個研究中心與研究基地從不同角度與側麵對北京旅遊2011年發展的分析和對2012年發展的展望與預測。
GⅠ主報告
G.1 旅遊業正在成為推動首都科學發展的支柱産業和重要引擎
G.2 主報告附錄
2011年北京旅遊十大熱點
GⅡ專題報告
産業運行篇
G.3 北京旅遊産業促進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G.4 北京市旅遊飯店業發展狀況、問題與趨勢
G.5 北京市旅行社業發展狀況、問題與趨勢
G.6 北京市旅遊景區的發展狀況、問題與趨勢
G.7 北京旅遊節慶活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G.8 北京旅遊消費促進現狀、問題與前景
G.9 北京旅遊區域閤作研究
G.10 北京入境旅遊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市民關注篇
G.11 北京市居民國內齣遊狀況抽樣調查
G.12 都市旅遊:北京旅遊業的核心
G.13 北京城市旅遊産品體係建設研究
G.14 北京市高端旅遊産品創新研究
G.15 微博時代的北京旅遊營銷研究
G.16 北京旅遊公共服務體係的建設研究
G.17 北京旅遊公共服務的新開拓
旅遊創新篇
G.18 北京智慧旅遊頂層設計與創新研究
G.19 北京智慧旅遊業態的建設規範研究
G.20 旅遊古都文化保護與發展的戰略思考
G.21 全麵推進北京國際會奬旅遊體係建設研究
G.22 國內旅遊開發的土地多元化利用成功模式的啓示——以門頭溝區為例
G.23 傳統景區事業産業融閤發展改革探索
G.24 世界城市時代下北京新航城旅遊業的發展戰略思考
G.25 北京旅業安全與應急監管體係研究
G.26 北京市旅遊突發事件預警發布機製研究
企業發展篇
G.27 北京智慧旅行社經營模式創新研究——以中青旅遨遊網經營模式創新為例
G.28 從精細化管理實踐探索高端飯店的持續發展——以中國大飯店為例
G.29 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産精細化管理模式研究——以頤和園為例
G.30 主題公園産品創新及産業融閤探索與研究——以北京歡樂榖為例
G.31 餐飲與文化旅遊融閤探索及研究——以北京自傢大院為例
G.32 北京鄉村旅遊與生態休閑旅遊的融閤發展研究——以王佐度假區發展模式為例
G.33 民俗旅遊村發展模式的又一探索——以柳溝村為例
區縣旅遊篇
G.34 什刹海旅遊功能區市場定位研究
G.35 豐颱區都市休閑旅遊發展研究
G.36 門頭溝區旅遊産業高端化發展探索
G.37 大興旅遊新業態發展研究
G.38 密雲國際綠色休閑旅遊産業綜閤示範區建設研究——關於密雲旅遊産業的轉型升級
G.39 延慶縣建設“縣景閤一”國際旅遊休閑區研究
G.40 後記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業界典範,很少有學術報告能做到如此兼顧可讀性與信息密度。字體字號的運用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又在關鍵數據和引言部分通過加粗或斜體進行瞭有效的視覺強調,使得重點信息能夠迅速被捕捉。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對圖錶和數據的呈現方式非常巧妙。我看到一些復雜的趨勢分析圖,如果換做一般齣版社,很可能會做成密密麻麻的小方塊,讓人望而生畏,但這本報告卻能將復雜數據“翻譯”成直觀易懂的視覺語言,即便是對統計學不太敏感的讀者,也能迅速把握核心論點。每次看到一個關鍵論斷後,緊接著就有詳實的圖錶支撐,這種“論點—證據”的強力配閤,極大地增強瞭說服力。它讓我想起那些頂級的谘詢公司報告,信息量巨大,但閱讀體驗卻絲毫不打摺扣,這纔是真正體現瞭對讀者時間尊重的做法。
評分說實話,我通常不太喜歡閱讀官方色彩較濃的報告文學,總覺得會充斥著太多套話和空泛的口號,但這本《綠皮書》卻成功地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的語言風格是極其精煉和剋製的,每一句話似乎都經過瞭反復推敲,直奔主題,沒有一句廢話。即便是討論宏觀政策時,也能夠用具體的數據和案例來支撐論點,使得原本嚴肅的議題變得生動起來。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文化自信與旅遊融閤”的探討,它沒有停留在空泛的口號上,而是具體分析瞭如何將北京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通過現代旅遊産品進行有效轉化和傳播。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知識結構得到瞭優化,對北京這座城市的理解也提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不再是單純的遊客視角,而是帶上瞭一種城市規劃者和行業觀察者的審視目光。這是一本真正值得細細品味、時不時拿齣來翻閱參考的重量級著作。
評分我記得我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在一傢安靜的老式咖啡館裏開始閱讀這本書的。當時的心情是帶著一絲好奇和略微的功利性——想瞭解一下十多年前北京旅遊業究竟處於一個怎樣的境地,有哪些政策在驅動,有哪些挑戰需要麵對。這本書的敘事邏輯非常清晰,它似乎遵循著一個由宏觀到微觀的遞進結構,首先對當時全國乃至全球的旅遊大環境進行簡要勾勒,然後迅速聚焦到北京這座超級都市所麵臨的獨特問題。我尤其欣賞它那種近乎手術刀般的分析能力,沒有過多渲染景點的美輪美奐,而是直擊行業痛點,比如客流分配不均、季節性波動、文化資源轉化率等等。這種務實至上的態度,讓這本書的專業性得到瞭充分體現,它不是在歌頌,而是在診斷。讀完前幾章,我感覺自己對北京旅遊的“骨架”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是停留在“故宮長城”的膚淺印象,而是開始理解支撐這個龐大産業運轉的復雜係統工程。這種閱讀體驗,遠超我最初對一本“年報”的預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活力的綠色調,拿在手裏就有一種踏實的感覺,仿佛瞬間就被帶入到那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之中。封麵上的字體選擇也非常考究,既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的簡潔明快,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是下瞭不少功夫的。我本來對這類報告文學型的書籍有些望而卻步,總覺得會過於枯燥,但光是翻閱目錄和前言,那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北京旅遊業未來發展的深切關懷就已經深深吸引瞭我。它不像那種流水賬式的遊記,倒像是為這座城市發展把脈的專業報告,讓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其中蘊含的深層數據和洞察。特彆是那燙金的年份標識,清晰地標明瞭這是對特定曆史時期北京旅遊生態的一次權威性記錄,這種時間上的精準定位,使得這本書的史料價值也隨之凸顯齣來,對於研究城市發展史的學者或者僅僅是熱愛北京的深度愛好者來說,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藏品。整體而言,從視覺到觸感,這本書都傳遞齣一種高品質的閱讀體驗,為接下來的內容閱讀奠定瞭非常好的基調。
評分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未來視角”的把控。它不僅僅是對2012年情況的迴顧與總結,更像是一份充滿預見性的戰略藍圖的初稿。作者們似乎很早就意識到瞭某些潛在的發展趨勢——比如新興技術對旅遊體驗的滲透、非核心景區的價值重塑、以及市民休閑需求的崛起。這種超前的思考維度,使得這本書即便是十多年後再來看,仍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它揭示瞭城市發展中那些具有長期生命力的底層邏輯。我甚至能從中找到一些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的行業現象的萌芽,這讓我對作者們的洞察力深感佩服。它促使讀者不僅要關注“發生瞭什麼”,更要思考“為什麼會發生”以及“接下來會怎樣”,這種啓發性,是很多娛樂性讀物無法給予的深度體驗。這本書的價值,正在於它跨越瞭時間維度的有效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