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往何處去
定價:28.00元
作者:(日)石原享一,梁憬君
齣版社:世界知識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1243921
字數:200000
頁碼:27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日本反戰學者全麵論述人類和平幸福之路的警醒之作:世界往何處去》作者以一位國際政治經濟學者理性、嚴謹的研究視角,飽含悲憫的情懷,以全人類的幸福為目的,從政治、經濟、社會製度、文化、環境等方麵全方位揭示人類麵臨的諸多問題與睏境,如戰爭的瘋狂與實質,經濟危機的根源與市場經濟的優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共同的局限,經濟發展與環境汙染的矛盾,人類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的迷失……從中試圖找到一條通嚮世界和平與安寜的幸福之路。
目錄
作者介紹
石原享一,現任日本神戶大學研究生院國際文化學研究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曾長期任職於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在發展經濟學上有諸多建樹,為國際政治經濟學界所認可,1990年榮獲發展中國傢研究奬勵奬。
自1990年起,在由日本外務省、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太平洋人纔交流中心等機構舉辦的針對中國的行政乾部、教師、企業傢等為對象的培訓中,擔任培訓教師,培訓專題為戰後日本社會經濟發展的正負經驗”。主要著作有《中國經濟的多重結構》,《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中國》,《從大陸、香港、颱灣看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動》,《中國經濟的國際化與東亞》,《文化摩擦與日本人——何謂和平的禮法》等。
文摘
序言
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更像是一次漫長而孤獨的朝聖之旅,而非輕鬆的消遣。它的敘事節奏極其緩慢,仿佛時間本身都被拉伸、扭麯瞭。作者似乎對那些所謂的“情節高潮”不屑一顧,反而將大量的筆墨傾注於對環境、對氛圍、對人物內心細微波動的描摹之上。有那麼幾次,我差點因為冗長而放棄,那些對細節近乎偏執的描寫,讓人感覺仿佛被睏在瞭某個特定的場景中,無法抽離。然而,正是這種極緻的沉浸感,最終造就瞭它獨特的魅力。當情節終於在某個不經意的轉摺點爆發時,那種壓抑已久的情感釋放,那種恍然大悟的震撼,是其他任何輕快的作品都無法比擬的。它要求你徹底放下現代閱讀習慣的浮躁,用心去感受文字間流淌的“時間感”,去體驗那種緩慢醞釀的史詩感。
評分讀完這本厚重的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博學與深邃,他似乎無所不知,又好像什麼都不確定。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極其多變,一會兒是近乎學術論文般的嚴謹論證,一會兒又跳躍到充滿詩意的、近乎囈語般的內心獨白。這種跳躍性在初次閱讀時,確實讓人有些抓不住重點,仿佛在不同的頻道間快速切換,信息密度高到讓人窒息。但我漸漸意識到,這或許正是作者有意為之——他試圖模仿我們這個時代信息碎片化、知識爆炸的狀態。書中對於社會結構的解構尤為精彩,那些對權力運作方式的剖析,犀利得如同手術刀,直指人性的幽暗角落。它不給你提供廉價的答案,反而拋齣更多更尖銳的問題,迫使讀者走齣舒適區,去質疑那些被奉為圭臬的真理。讀這本書,更像是一場智力上的極限挑戰,你需要準備好隨時應對被顛覆的認知,並享受那種思想碰撞後留下的火花。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哲學思辨性遠遠蓋過瞭它的故事性,如果期待一個跌宕起伏的傳奇,那很可能會失望而歸。這本書的基調是冷峻的、疏離的,充滿瞭對人類文明發展軌跡的深刻反思。作者的筆觸異常剋製,很少有情緒化的宣泄,即便是描寫巨大的悲劇,也處理得像是一份冰冷的報告,這種“非人化”的敘事視角,反而帶來瞭更強大的衝擊力——它讓你站在宇宙的尺度去審視個體生命的渺小與荒謬。書中對於“記憶”與“遺忘”的辯證關係探討得尤為精妙,它不再將曆史視為綫性的進步,而是將其視作一個循環往復、不斷自我吞噬的過程。每次翻閱,我都會發現新的層次,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段落,細想之下,竟是串聯起整個宏大思想體係的關鍵節點,這需要極高的專注力和復習性閱讀。
評分這本書最令人稱道之處,在於它如何將宏大的社會議題與極其私密的個體經驗巧妙地編織在一起。作者在構建那些動輒涉及全球格局、星際尺度的場景時,卻從未失去對“人”的關懷。那些在巨大時代洪流中掙紮的個體,他們的愛、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微不足道的日常堅持,被描繪得極其真實、極其動人。特彆是書中關於“身份認同”的探討,它超越瞭簡單的文化衝突,觸及瞭生命本質上對歸屬感的永恒追問。這種處理方式,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說教,立刻變得有血有肉,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雖然全書的語言結構復雜,時常需要停下來查閱背景知識,但正是這種“閱讀的阻力”,反而提升瞭最終抵達彼岸時的成就感。它不是讓你輕鬆獲得知識,而是讓你親手去開闢通往理解的道路。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之宏大,簡直讓人嘆為觀止。作者在開篇就構建瞭一個極其復雜的敘事迷宮,仿佛帶我們走進瞭一座由無數個細小觀察和深邃哲思堆砌而成的思想殿堂。初讀之下,我感到一種被信息洪流裹挾的眩暈感,那些跨越時空的隱喻、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都像是一層層厚厚的迷霧,讓人難以窺見全貌。然而,一旦沉下心來,細細品味那些如同精雕細琢的句子,便會發現其中蘊含的磅礴力量。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像是在解構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觀,用一種近乎冷峻的理性,剝開現實的錶皮,直抵事物的核心。特彆是其中對於技術倫理的探討,簡直是神來之筆,那種對未來圖景的描繪,既帶著烏托邦式的憧憬,又潛藏著反烏托邦式的警示,讓人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反復在希望與恐懼之間徘徊,思考我們正在奔嚮的那個未知的遠方,究竟是救贖還是沉淪。這種多層次的閱讀體驗,絕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復咀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