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密码学
定价:33.00元
售价:22.4元,便宜10.6元,折扣67
作者:郑东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21239366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近年来,随着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现代密码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郑东、李祥学、黄征、郁昱编著的《密码学--密码算法与协议(第2版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主要介绍密码学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对称密码算法与非对称密码算法、数字算法及哈希函数的设计原理、密钥管理体制的设计方法、抗泄露流密码等,后对0penssL的使用做了介绍。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及信息安全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子信息与通信和信息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以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郑东,男,1964年10月出生于山西翼城,现任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198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1999年8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攻读并获得密码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密码学理论与网络安全;1999年9月一200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密码算法与应用研究;2001年9月一201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任副教授、教授;2014年1月起在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任教。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先后在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交流论文;曾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十一五”国家密码发展基金等10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钥密码算法、安全协议分析、抗一量子密码理论、密码应用技术等。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高明,它并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罗列,而是巧妙地将历史的演变和核心理论的诞生编织在一起。开篇部分,作者带领我们回溯到古代信息交流的萌芽阶段,那种“拨开历史迷雾,探寻知识源头”的代入感非常强烈。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早期密码学家在纸和笔之间苦苦思索的画面。随着章节深入,叙事张力也随之增强,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关键突破点时,那种“顿悟”的瞬间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作者的笔触时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复杂的背景铺垫;时而又如疾风骤雨,将一个重大的算法革新以一种令人振奋的方式展现出来。这种抑扬顿挫的讲述方式,使得即便是那些理论性极强的段落,读起来也充满了故事性和画面感,完全没有让人感到晦涩难懂,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在阅读中获得乐趣的求知者。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体系构建得极其完善,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它将走向何方”。在我看来,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知识图景。作者似乎深谙不同知识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总能在不经意间将看似独立的章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逻辑自洽、层层递进的体系。比如,对某一特定安全协议的介绍,绝不会孤立存在,而是会追溯其理论基础,同时展望其在未来计算环境下的潜在弱点和演进方向。这种前瞻性和后溯性结合的叙事手法,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边界。它迫使我不仅仅去记住公式和定义,而是要去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考和工程权衡,真正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深度解读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的独特魅力。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院派腔调,反而流露出一种与读者平等对话的亲切感。行文中不时出现的幽默段子和恰到好处的比喻,总能在关键时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原本抽象的概念瞬间具象化。举个例子,书中对某个复杂数学概念的解释,竟然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场景作为类比,一下子就解除了我的心理防线。这种“寓教于乐”的表达技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那些原本对硬核技术望而却步的读者也能自信地深入探索。这种既保持了专业性的严谨,又不失趣味性的表达,是这本书能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所在,阅读体验极其舒适流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着烫金的标题,在光线下若隐若现,透露出一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神秘感。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考究,微微带着点粗糙的纹理,拿在手里分量十足,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轻飘飘的消遣读物,而是一部需要认真对待的“硬核”作品。我特别喜欢内页的排版,字号适中,行间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很多关键概念的插图和图表都清晰明了,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主题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视觉辅助快速把握住脉络。这本书的整体质感,从触感到视觉,都在无声地传达着一种专业与严谨,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知识旅程充满了敬意与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重视。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参考价值,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更侧重于理论回顾,但惊喜地发现,它对当前行业标准和实际应用案例的关注度非常高。在讲解完一个理论模型后,作者会立刻紧接着分析该模型在真实世界中的部署情况、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以及业界是如何进行优化和妥协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对于我这种既想了解底层原理,又想知道如何在工程中落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完美适配。书末附带的“进一步阅读推荐”列表也极其详尽和精准,涵盖了从经典论文到最新研究进展的多个维度,为我后续的深入学习指明了清晰的路径。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