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傳送網 OTN 技術、設備及工程應用
定價:79.00元
作者:王健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54045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由江蘇省郵電規劃設計院多名專傢和技術骨乾聯閤編寫,內容翔實,既注重OTN技術原理和發展趨勢的介紹,又麵嚮工程實際應用,對於從事光通信行業的從業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內容提要
本書首先介紹瞭傳輸網的概念及傳輸網的技術發展曆程和演進趨勢,然後簡單介紹瞭SDH和WDM的技術原理,在此基礎上引入瞭OTN技術。全書在簡要介紹瞭OTN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從工程應用的角度詳細討論瞭OTN係統及設備。主要內容包括:OTN的概念與應用、OTN的體係架構、OTN的網絡保護與應用、OTN的網絡管理、ROADM的原理及應用、OTN的技術演進、OTN網絡規劃與設計、OTN網絡傳輸性能、OTN設備安裝與測試技術,並在書末尾介紹瞭華為公司主流的OTN設備――OSN8800,以使讀者更加直觀地瞭解OTN光傳輸設備的結構、配置和組網方法,進一步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閤。本書內容全麵、係統,在介紹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和實際工程和應用緊密結閤,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適閤於從事WDM/OTN係統和設備的研究開發、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和維護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通信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參考。
目錄
目錄
章 概述 9
1.1傳輸網概念及作用 9
1.1.1 傳輸係統概念 9
1.1.1.1 模擬傳輸係統 9
1.1.1.2 數字傳輸係統 9
1.1.1.3 有綫傳輸係統 10
1.1.1.4 無綫傳輸係統 10
1.1.1.5 傳輸網分層結構 11
1.1.2 傳輸網在電信網中所處的地位 13
1.1.3 業務網對傳輸網的需求 14
1.1.3.1 電話交換網,基礎數據網,GSM移動通信網對傳輸網的需求 14
1.1.3.2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對傳輸網的需求 14
1.1.3.3 第四代移動通信網對傳輸網的需求 16
1.1.3.4 互聯網對傳輸鏈路的需求 16
1.1.3.5 互聯網數據中心對傳輸網的需求 17
1.1.3.6 大客戶專綫對傳輸網的需求 17
1.2 傳輸網技術演進及展望 18
1.2.1 傳輸網技術發展曆程 18
1.2.2 傳輸網技術發展趨勢展望 24
第二章 光傳輸網技術現狀 30
2.1 光同步數字體係(SDH) 30
2.1.1 SDH概念及特點 30
2.1.2 SDH速率與幀結構 32
2.1.3 SDH復用與映射 36
2.1.3.1 復用結構與單元 36
2.1.3.2 映射 38
2.1.3.3 定位 41
2.1.3.4 復用 43
2.1.4 SDH組網 45
2.1.4.1 SDH設備 45
2.1.4.2 SDH網絡拓撲結構 48
2.1.4.3 SDH網絡規劃原則 50
2.1.4.4 我國SDH網絡結構 52
2.1.5 SDH保護與恢復 53
2.1.6 SDH性能分析 61
2.1.6.1 SDH綫路性能分析 61
2.1.6.2 SDH網絡性能指標 62
2.1.6.3 SDH網絡誤碼性能 63
2.1.6.4 SDH網絡抖動性能 66
2.1.7 SDH技術應用與發展 69
2.1.7.1 SDH的關鍵技術應用 69
2.1.7.2 SDH技術的發展 70
2.2 光波分復用係統(WDM) 70
2.2.1 WDM技術原理 70
2.2.2 WDM係統功能結構及描述 73
2.2.3 WDM主要性能 79
2.2.4 WDM組網技術 82
2.2.5 WDM網絡保護 86
第三章 光傳送網OTN 89
3.1 OTN的概念及應用 89
3.1.1 OTN的概念 89
3.1.2 OTN技術優勢 91
3.1.3 OTN標準進展 92
3.1.3.1 國際OTN標準化現狀 93
3.1.3.2 OTN標準化現狀 99
3.1.3.3 OTN發展趨勢分析 100
3.1.4 OTN的應用場景分析 104
3.1.4.1 省際乾綫傳送網OTN組網模型 104
3.1.4.2 省內乾綫傳送網OTN組網模型 105
3.1.4.3 城域傳送網OTN組網模型 108
3.2 OTN體係架構 110
3.2.1 OTN網絡分層及接口 112
3.2.1.1 OTN網絡層次結構 112
3.2.1.2 光通路層網絡 115
3.2.1.2.1 功能結構 115
3.2.1.2.2 子層劃分 115
3.2.1.2.3 光通路子層網絡 117
3.2.1.2.4 光通路傳送單元子層網絡 117
3.2.1.2.5 光通路數據單元子層網絡 117
3.2.1.3 光復用段層網絡 118
3.2.1.4 光傳輸段層網絡 119
3.2.1.5 OTN網絡接口 119
3.2.2 OTN網絡的分割 124
3.2.2.1 OTN網絡的分域 124
3.2.2.2 不同管理域的互聯互通 125
3.2.2.3 OTN網絡域內分割 125
3.2.3 OTN幀結構與開銷 126
3.2.3.1 OTN幀結構 126
3.2.3.2 OTN開銷 128
3.2.3.2.1 OTUk、ODUk和OPUk開銷 128
3.2.3.2.2 OTS、OMS和Och的開銷 129
3.2.3.2.3 開銷描述 129
3.2.4 OTN復用與映射結構 131
3.2.5 OTN光傳送模塊 133
3.2.5.1 簡化功能的OTM(OTM 0.m,OTM-0.mvn) 133
3.2.5.2 全功能OTM(OTM n.m) 136
3.2.6 OTN設備形態 139
3.2.6.1 OTN終端復用設備 139
3.2.6.2 OTN交叉連接設備 139
3.2.6.2.1 OTN電交叉設備 139
3.2.6.2.2 OTN光交叉設備 140
3.2.6.2.3 OTN光電混閤交叉設備 141
3.3 OTN網絡保護與應用 141
3.3.1 光綫路保護(OLP) 142
3.3.2 綫性保護 144
3.3.2.1 OCh保護 144
3.3.2.1.1 OCh 1 1保護 144
3.3.2.1.2 OCh 1:N保護 144
3.3.2.2 ODUk SNC保護 144
3.3.2.2.1 ODUk SNC保護的定義和分類 144
3.3.2.2.2 ODUk 1 1保護 145
3.3.2.2.3 ODUk M:N保護 146
3.3.3 環網保護 147
3.3.3.1 OCh SPRing 保護 147
3.3.3.2 ODUk SPRing保護 148
3.4 OTN網絡管理 149
3.4.1 OTN網絡管理需求 149
3.4.2 OTN網絡管理體係結構 151
3.4.3 控製平麵技術 152
3.5 可重構的光分插復用器ROADM 154
3.5.1 ROADM應用驅動力 154
3.5.2 ROADM的技術實現 156
3.5.2.1 基於波長阻斷器(WB)的ROADM設備 156
3.5.2.2 基於平麵波導電路(PLC)的ROADM設備 157
3.5.2.3 基於波長選擇開關(WSS)的ROADM設備 158
3.5.2.4 上下路端口靈活性的實現方式 159
3.5.3 ROADM組網應用 162
第四章 光傳送網OTN技術演進 166
4.1 概述 166
4.2 100G OTN技術 170
4.2.1 100G標準化現狀 170
4.2.2 100G産業鏈發展狀況 171
4.2.3 100G OTN關鍵技術 172
4.2.4 100G OTN組網應用 175
4.3 超100G技術 177
4.3.1 超100G標準化進展 178
4.3.2 超100G關鍵技術 182
4.3.3 超100G産業化進程 186
4.4 分組增強型OTN-POTN 188
4.4.1 POTN概念 188
4.4.2 POTN設備功能模型 191
4.4.3 POTN關鍵技術 194
4.4.4 POTN應用場景分析 195
第五章 光傳送網OTN網絡規劃設計 197
5.1 OTN網絡概述 197
5.2 OTN網絡規劃基本要素 199
5.2.1 光縴衰減 200
5.2.2 光信噪比 201
5.2.3 色散 203
5.2.4 非綫性效應 207
5.3 OTN網絡設計 209
5.3.1 係統製式 209
5.3.2 傳送平麵網絡規劃 213
5.3.3 傳輸係統設計 213
5.3.4 網絡保護 216
5.3.5 輔助係統設計 217
5.3.6 控製平麵設計 217
5.3.7 光傳輸距離計算 218
5.4 光縴光纜測試 221
5.4.1 光縴測試需求 221
5.4.2 光縴測試內容 222
5.4.3 光縴測試方法 222
5.5 Nx100Gbit/s WDM/OTN乾綫傳輸係統規劃與設計 224
5.5.1 OTN乾綫傳輸網的規劃 224
5.5.2 Nx100Gbit/s WDM/OTN乾綫傳輸係統工程設計 226
5.5.2.1係統設計方法 226
5.5.2.2中國電信100G試驗網設計方案及特點 227
第六章 OTN網絡傳輸性能 230
6.1 OTN假設參考光通道 230
6.2 誤碼性能 230
6.2.1 誤碼性能評估參數 230
6.2.2 端到端誤碼性能目標 231
6.2.3 端到端性能目標分配 232
6.2.4 誤碼維護性能可用性目標 232
6.3 以太網性能 233
6.4 光信噪比要求 233
6.5 抖動性能 235
6.5.1 抖動對於數字通信的影響 235
6.5.2 OTN網絡接口輸齣抖動和漂移 236
6.5.3 OTN網絡接口抖動和漂移容限 237
6.6 ODUk時鍾要求 239
6.6.1 ODUk時鍾分類 239
6.6.2 ODUk時鍾固有抖動産生 240
6.6.3 ODUk時鍾抖動容限 241
6.6.4 ODUk時鍾抖動轉移特性 241
第七章 OTN設備安裝與測試技術 243
7.1 OTN設備安裝 243
7.1.1 機房環境 243
7.1.2 鐵架安裝 243
7.1.3 電源及告警功能檢查 245
7.2 OTN單機設備測試 246
7.2.1 OTN設備基本形態 246
7.2.2 開銷及維護信號測試 248
7.2.2.1 幀定位開銷 249
7.2.2.2 OTUk開銷及維護信號測試 250
7.2.2.3 ODUk開銷及維護信號測試 252
7.2.2.4 OPUk開銷測試 257
7.2.2.5 恒定比特速率客戶維護信號 258
7.2.2.6 光層開銷和維護信號測試 258
7.2.3 光接口測試 259
7.2.3.1 S/R點光接口測試 259
7.2.3.2 Sn/Rn點光接口測試 264
7.2.4 抖動測試 271
7.2.4.1 輸入抖動容限 271
7.2.4.2 抖動産生 272
7.2.4.3 抖動傳遞函數 273
7.2.5 OTN設備功能測試 274
7.2.5.1 客戶信號映射 274
7.2.5.2 ODUk復用功能 280
7.2.6 交叉連接功能測試 281
7.2.6.1 ODUk交叉連接功能測試 281
7.2.6.2 OCh交叉連接功能測試 285
7.3 OTN組網性能測試 287
7.3.1 網絡性能測試 287
7.3.1.1 誤碼率/分組丟失率 287
7.3.1.2 以太網性能 287
7.3.1.3 係統抖動 288
7.3.2 保護倒換測試 289
7.3.2.1 綫性保護 289
7.3.2.2 環網保護 299
7.4 OTN網絡智能功能測試 302
7.4.1 控製平麵連接管理功能 302
7.4.2 路由功能 304
7.4.2.1 路由計算能力 304
7.4.2.2 路由信息自動更新 305
7.4.3 自動發現和鏈路管理功能驗證 306
7.4.3.1 控製平麵的自動發現功能 306
7.4.3.2 控製平麵的手工配置功能 307
7.4.4 基於控製平麵的保護恢復測試 308
7.4.4.1 基於光層的保護恢復測試 308
7.4.4.2 基於電層的保護恢復測試 310
7.4.4.3 基於光電混閤的保護恢復測試 311
附錄一 華為公司OTN設備(OSN8800)介紹 314
節 簡介 314
1.1 産品亮點和規格 314
1.1.1 産品亮點 314
1.1.2 産品規格 315
1.2 典型組網 316
1.2.1 典型OTN組網 317
1.2.2 典型MS-OTN組網 317
1.3 産品特性 318
1.3.1 綫路速率 318
1.3.2 OTN特性 318
1.3.3 ROADM特性 319
1.3.4 OTN ROADM特性 319
1.3.5 PID特性 320
1.3.6 備份和保護 321
1.3.6.1 網絡級保護(OTN) 321
1.3.6.2 設備級保護 322
1.3.6.3 自動光功率管理 323
1.3.7 同步 324
1.3.8 ASON特性 324
1.4 業務類型 325
第二節 産品架構 330
2.1 硬件架構 330
2.1.1 機櫃介紹 330
2.1.2 OptiX OSN 8800 T64子架 330
2.1.2.1 結構 331
2.1.2.2 槽位說明 332
2.1.3 OptiX OSN 8800 T32子架 333
2.1.3.1 結構 333
2.1.3.2 槽位說明 335
2.1.4 OptiX OSN 8800 T16子架 336
2.1.4.1 結構 336
2.1.4.2 槽位說明 337
第三節 操作與維護 338
第四節 網絡管理 340
第五節 節能與環境保護 341
5.1 節能 341
5.1.1 靜態節能 341
5.1.2 動態節能 341
5.1.3 節能控製和監視 342
5.2 環境保護 342
參考文獻 343
作者介紹
江蘇省郵電規劃設計院:近幾年曾在我社齣版瞭《麵嚮全業務運營的網絡演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規劃與設計》《TD-LTE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智慧城市:城市品質新思維》等書,市場錶現和讀者口碑均不錯。
文摘
序言
從整體閱讀體驗上來說,一本好的技術書籍應該具備優秀的輔助學習工具。我關注這本書在圖錶使用上的精妙程度。光網絡技術的高度抽象性,使得一張恰到好處的示意圖勝過韆言萬語的文字描述。我希望書中對OTN的層級結構(如ODU/OSU、OTU等)的解析,能夠配以清晰的層疊圖和數據流嚮圖,讓人一眼就能把握數據在光層、電層之間是如何封裝和映射的。此外,對於那些關鍵算法和公式,比如FEC(前嚮糾錯)的原理、以及各種調製格式(如QPSK、16QAM)的性能指標對比,如果能提供相應的數學推導和仿真結果作為佐證,將極大地增強內容的科學性和可信度。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技術“為什麼是這樣”的深度解析之作,激發我們對未來光通信技術創新的思考和探索欲。
評分翻閱這本書的章節時,我注意到它對“工程應用”這三個字的強調,這讓我對它的實用性抱有極高的期待。技術理論的完美和工程實踐中的“水土不服”往往是並存的,所以一本優秀的參考書必須能彌閤理論與實際操作之間的鴻溝。我期待書中能詳細描述光網絡規劃的步驟,例如如何進行光功率預算、如何選擇閤適的傳輸速率和調製格式來確保信噪比,以及在復雜的城域網或長途骨乾網中,如何進行設備的選型和部署。特彆是關於光交叉連接和業務調度方麵的論述,如果能提供一些實際的軟件或硬件操作界麵的截圖與操作流程指導,那對於一綫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工程實施中常遇到的“坑”,比如光縴衰減的實際測量校準、OTDR的測試標準、以及網絡開通後的性能監控指標設定,這些“軟技能”層麵的內容,是教科書裏很少涉及,卻在實際工作中決定成敗的關鍵。
評分這本書的目錄結構給我一種非常嚴謹的學術體係感,仿佛在引導讀者進行一次結構化的知識攀登。從基礎的光通信原理講起,逐步過渡到OTN的幀結構、復用技術,最後深入到網絡保護與恢復機製,這種循序漸進的編排方式,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座堅實的橋梁。我尤其關注它對前沿概念的闡釋深度,比如WSON(波長可重構光分插復用器)的控製麵設計,以及與SDH/MSTP的兼容性問題,這些都是當前網絡升級換代過程中繞不開的技術難點。一個好的技術手冊,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希望作者能在解釋技術特性時,能充分剖析其背後的工程權衡,例如在實現低延遲和高可靠性之間如何做齣取捨,或者在不同業務承載場景下,如何優化OTN的配置策略。如果能對這些“灰色地帶”進行深入探討,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遠遠超越一本簡單的技術手冊,而更接近一本專傢的經驗總結。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似乎偏嚮於一種務實的、麵嚮工程師的口吻,沒有過多花哨的修飾,直指核心技術要點,這我很欣賞。我非常好奇它如何處理SDH到OTN的遷移這一曆史性課題。這不僅僅是設備替換的問題,更是業務模型和管理理念的轉變。書中是否深入分析瞭在“一網多用”的背景下,如何利用OTN的靈活性來承載不同的客戶和業務(如IP/MPLS、以太網、存儲業務),並且在統一的OAM體係下進行高效的故障管理和性能監控?我特彆期待看到關於OTN在數據中心互聯(DCI)中的應用案例,如何在保持極高帶寬密度的同時,實現低抖動和低延遲,這對於雲計算和大數據來說至關重要。如果能對比分析不同廠商的OTN設備在處理這些復雜業務時的架構差異和性能錶現,那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將得到指數級的提升。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頗具匠心,色彩搭配沉穩而不失活力,那種深邃的藍色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廣袤的星空和高速的數據流,從視覺上就給瞭我一種專業且前沿的信號。我拿到手時,首先被它堅實的裝幀吸引,厚實的紙張和精良的印刷質量,傳遞齣一種內容紮實的信號,這對於一本技術類書籍來說至關重要。我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解析光傳送網中的核心奧秘,特彆是那些抽象的物理原理和復雜的協議棧,希望能用清晰的圖錶和直觀的類比來闡釋,而不是僅僅堆砌晦澀的術語。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能在基礎理論之上,更側重於現代網絡架構的演進,比如如何應對不斷增長的帶寬需求,以及在5G、數據中心互聯等新興場景中,OTN技術是如何發揮關鍵作用的。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實際案例分析,對比不同廠商設備的優劣勢,那無疑會極大地提升其實用價值,讓理論學習真正落地到工程實踐層麵,這是我作為一名關注實際應用的技術人員最看重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