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信竞争
定价:42.00元
售价:28.6元,便宜13.4元,折扣68
作者:(法)让·雅克·拉丰,让·泰勒尔;胡汉辉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5-01
ISBN:9787115092847
字数:283千
页码:2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让·雅克·拉丰与让·泰勒尔合著的《电信竞争》令人难以置信地将现代科技发展、经济理论和管理实践完美地融为一体,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产业政策分析之中,创建了有关电信业竞争的微观经济学新理论。这本专著所阐述的观点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电信改革与产业规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书是一部关于电信改革和竞争的深思熟虑之作,书中关于电信管制、市场开放、定价、网间互联和普遍服务等问题的分析,具有独特、新颖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该书不但对发达国家中已进行的电信改革从竞争与管制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讨论,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电信领域中改革与竞争的焦点问题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本书的内容将从经济理论上为中国电信业在改革、发展、竞争及有效管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让·雅克·拉丰教授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79年起在法国图卢兹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至今。拉丰教授先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并于1992年、1998年分别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和欧洲经济协会主席。
这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技术著作,尽管我更关注的是它在特定领域内的应用和前沿探讨,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技术概念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这点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掌握核心技术要点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对于基础理论的阐述极为扎实,每一个公式和模型都有详尽的背景介绍和推导过程,这使得读者在跟随作者的思路时,不会感到丝毫的滞涩。特别是关于网络架构演进的那几个章节,我感觉作者对未来趋势的把握非常敏锐,提出的几种设想在业界已经开始有初步的实践落地,这证明了其理论的前瞻性。而且,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贴合实际工作中的痛点,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优化现有系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整体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对于希望在专业领域深耕的人士来说,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严谨而不失灵动的文笔,让枯燥的技术内容也充满了阅读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试图搭建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坚固桥梁,但桥的结构设计实在过于复杂,初学者恐怕难以轻松跨越。书中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虽然试图帮助理解,但往往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预备知识才能完全领会其深意。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消化其中关于系统复杂性管理的部分,感觉作者似乎假定读者已经对某些高级算法和分布式理论有着深入的了解。如果这本书能为不同层次的读者设计阶梯式的学习路径,比如增加一些入门级的导读或者背景知识回顾,那它的受众面会更广。不过,对于我这种已经有多年行业经验的人来说,这本书中的高阶讨论,比如关于系统韧性与自愈能力的探讨,确实提供了很多新鲜的视角。它迫使我去审视自己日常工作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假设,并从更本质的角度去优化设计。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需要投入时间沉淀才能真正品出其味道的硬核之作。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它的期待值并不高,总觉得这类书籍容易流于表面,堆砌一些人尽皆知的知识点。然而,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对“人”的洞察,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冰冷的代码和协议细节,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技术背后的决策逻辑和市场驱动力。作者似乎对商业博弈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将技术的发展轨迹与经济周期的波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到的见解。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作者的这种跨界分析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例如,书中分析某一技术标准制定背后的利益权衡时,那种抽丝剥茧般的论证过程,读起来简直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商业大片。如果说有什么不足,或许是部分章节的篇幅略显冗长,但考虑到其论证的全面性,也便可以理解了。对于那些不满足于只做技术螺丝钉,而渴望理解全局战略的同仁们,这本书绝对能提供一个绝佳的思考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个人色彩,充满了作者鲜明的个人观点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我非常喜欢这种不矫饰、直指核心的表达方式,它避免了许多学术著作中常见的圆滑和中庸。作者似乎并不在乎取悦所有人,他更倾向于用犀利的论证去挑战既有的行业规范和过时的观念。尤其是在探讨创新与保守的张力时,那种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论述方式,读起来酣畅淋漓。不过,也正是这种强烈的个人色彩,使得某些章节读起来略显情绪化,少了些许客观的冷静分析。但瑕不掩瑜,正是这种激情才让这本书充满了生命力,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思想碰撞的火花。我甚至会将这本书推荐给那些正在进行行业变革的管理者,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探讨,更是一种关于如何面对变革、如何驾驭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考。
评分我关注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在内容编排上展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结构感。从宏观的历史背景梳理,到中观的机制原理剖析,再到微观的优化调参实践,层层递进,逻辑链条极其严密,几乎没有出现概念跳跃或论述中断的情况。这种教科书式的严谨布局,让读者可以非常清晰地追踪作者的思路,很容易就能将新知识点嵌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我尤其欣赏它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设置了“反思与展望”的小节,这些部分总是能将我们从具体的技术细节中抽离出来,思考其更深远的意义和潜在的发展方向。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绘制的路线图,清晰地标示了从A点到B点需要经过哪些关隘,每一步的风险点在哪里。对于需要撰写深度报告或进行战略规划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性框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