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生活图谱: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家绘本鉴赏 | 作者 | 张公善著 | 
| 定价 | 39.00元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7625327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一本安徒生奖获奖画家的鉴赏性童书,是《生活启蒙: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导读》的姊妹篇,按照年代顺序从1965年到2014年,依序介绍各位获插画家(总计25位),每一位画家的介绍分为三个大板块:“生活掠影”突出画家人生经历和艺术经验,“代表作赏析”具体赏析获奖画家*影响或有名的代表作一到两本,“延伸阅读”对作家作品的延伸阅读与评论,先摘录对每一位获奖画家的作品相关的精彩评论,再简短评论获奖画家的其他作品。本书在“序言”和“结语”部分阐释该书所传达的理念:绘本是0-100岁都可以而且应该读的童书,因为无论对儿童还是成人,绘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录”收有获奖画家的中文书目精选,以供读者选读。 | 
| 作者简介 | |
| 张公善(1971— ),男,安徽巢湖人,1991—1992年巢湖师专外语系就读,1992—1999年执教于淮南煤矿中学,1999—2002年安徽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2005年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到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在《羊城晚报》《文艺报》等报纸发表诗歌散文100余篇(首),在《外国文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等学报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著有《文学大师的成才故事》《批判与救赎——从存在美论到生活诗学》《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小说与生活:中外现当代小说名篇中的生活观念》《生活诗学:后理论时代的新美学形态》《生活启蒙: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导读》等。 | 
| 目录 | |
|  序 前 言 引 言 重新审视图画书的意义 1966阿洛伊斯?卡瑞吉特 守护本真:《莉娜和野鸟》 1968伊里?特恩卡 歌声的力量:《花姑娘的歌》 1970莫里斯?桑达克 精神出游:《野兽出没的地方》 1972斯旁?奥尔森 认同自己 照亮别人:《月光男孩》 1974法尔希德?梅士高里 拓展生命 点亮梦想:《小黑鱼》(待修订) 1976塔吉扬娜?玛弗琳娜 自由的呼唤:《大海边》 1978斯文.奥托 当下的幸福:《枞树》 1980赤羽末吉 想象的盛宴:《好大好大的红薯》 1982兹比格纽?律夫力基 旅途绽放可能:《米夏的冒险》 1984安野光雅 尊重生命:《喜欢大的国王》 1986罗伯特?英潘 认同自己,温暖他人:《断喙鸟》 1988杜桑?凯利 浮生若梦 不忘初心:《仲夏夜之梦》 1990莉丝贝特?茨韦尔格 用爱装饰孩童的梦:《胡桃夹子》 1992柯薇?巴可维斯基 幸福之窗:《小小花国国王》 1994约克?米勒 自在的生活:《森林大熊》《再见,小兔子》 1996克劳斯?恩西卡特 道义至上:《强盗》 1998汤米?温格尔 拯救灵魂:《三个强盗》 2000安东尼?布朗 责任的呼唤:《朱家故事》《大猩猩》 2002昆廷?布莱克 成长寓言:《小怪兽》 2004马克斯?维尔修思 爱与自由的世界:《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 2006沃尔夫?埃布鲁赫 与死神共舞:《当鸭子遇见死神》 2008罗伯特?英诺森堤 灵魂的出口:《后的胜地》 2010尤塔?鲍尔 守护天使:《爷爷的天使》 2012彼得?西斯 呵护童心:《玛德琳卡》、《玛德琳卡的狗》 2014罗杰?米罗 直面黑暗,战胜恐惧:《若昂奇梦记》 2016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 生命中的玫瑰:《公主四点会来》 结 语 图画书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附 录 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家书目选(1966-2014) 主题索引 后 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老实说,我并非一个专业的艺术评论者,但《生活图谱》这本书却让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能够欣赏和理解艺术的“懂行”之人。它用一种非常亲切和易懂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家的世界。我曾经以为插画就是给文字配图,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插画本身就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承载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书中挑选的作品,横跨了不同的年代和文化,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生活”本身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画面细节的分析,作者会指出一些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比如人物的表情、肢体的语言、色彩的运用所传达的情绪等等。这让我意识到,原来一幅简单的插画,背后可以有如此多的学问和匠心。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品味一幅画,想象作者在创作时可能的心境,以及他想要通过这幅画与读者建立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挖掘都能发现新的闪光点,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评分这本《生活图谱》简直就是一本视觉盛宴,每次翻开都能在字里行间发现新的惊喜。我最喜欢的是它挑选的这些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奖插画家,他们的作品总是能超越语言的障碍,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那些细腻的笔触,色彩的运用,还有构图的巧妙,无不展现了艺术家们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想象力。我常常会沉浸在某一幅画作中,试图去解读插画师想要传达的情感,感受画面中的故事,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也成为了画中的一部分,跟随主人公一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不仅展示了作品,还穿插了作者对这些作品的深入解读,这种结合非常棒,让我不仅仅是看热闹,更能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创作理念和艺术价值。比如,我记得有一幅画,画面简洁却充满了力量,作者的解读让我明白了其中隐喻的勇气与成长,一下子就打动了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每一次的翻阅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视野的拓展。我还会时不时地拿出这本书,给家里的孩子看,引导他们去观察画面中的细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这本书真的是送给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的绝佳礼物。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我喜欢通过各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图谱》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一点。它收录的这些插画,不仅仅是好看,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智慧。我记得有一位插画家的作品,画面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充斥着对生命的热爱,作者的解读让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永远阳光灿烂,但即使在阴影中,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插画”这个艺术形式,它不再是儿童的专属,而是可以成为成人理解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我喜欢它对作品的解读方式,不生硬、不说教,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分享自己的感悟。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这些伟大的艺术家进行一次灵魂的交流,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细细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图书不应该仅仅是内容的堆砌,更应该是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共鸣。《生活图谱》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以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家的作品为载体,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许多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它们的风格迥异,但都有一种共同的力量,那就是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幅作品的解读,作者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作品背后的故事、插画家的创作理念娓娓道来。这让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沙龙,与艺术家们面对面交流。我常常会在阅读中停下来,看着画面,思考作者的解读,然后回味自己的生活,总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感悟。这本书让我明白,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最美的图谱,而这些伟大的插画,正是对生活最生动、最真切的描绘。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更丰富的情感,更深刻的人生。
评分我一直对儿童绘本有着特殊的感情,总觉得它们是连接大人和孩子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生活图谱》这本书,准确地说,是一本关于“连接”的书,它连接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伟大插画家,也连接了他们笔下的各种生活片段。每一位插画家的风格都如此鲜明,有时是充满童趣的奇幻世界,有时是写实深刻的人生百态,有时又是充满诗意的梦境。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位插画家的介绍,不仅仅是作品的呈现,还有他们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的简述,这让我对作品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比如,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位插画家的作品,画面色彩非常大胆,充满生命力,作者的解读让我知道了这位艺术家在经历过战争后,依然选择用色彩去歌颂生活,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画作在低语,它们讲述着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希望、关于梦想的故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不变。这是一种非常温暖和治愈的力量,尤其是在我感到疲惫或者迷茫的时候,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一份宁静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