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華爾街證券分析:股票分析與公司估值(原書第2版)
定價:79.00元
作者:[美]傑弗裏 C. 鬍剋(Jeffrey C. Hooke)、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1155204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版探討瞭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下,共同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對衝基金、機構類資産管理人、投資銀行、商業評估機構、企業兼並方等是如何開展證券分析和商業估值的。
內容提要
過去20年以來,兩次大的市場崩盤、無數次財務和會計醜聞,《薩班斯-奧剋斯利法案》及相關法規、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這些都從根本上改變瞭證券分析和商業估值的基礎。以上這些促成瞭這本暢銷書推齣第2版。本書版曾被《巴倫周刊》評為“繼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證券分析》之後當代的《證券分析》”,CFA持證人則評價本書為有洞見的證券估值指南。
新版探討瞭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下,共同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對衝基金、機構類資産管理人、投資銀行、商業評估機構、企業兼並方等是如何開展證券分析和商業估值的。
本書充滿瞭真知灼見、專業意見,本次及時更新的第2版具有以下特點:
展示瞭從業人員對普通股和公司進行估值、做齣買賣決策時使用的方法、流程。
闡釋瞭互聯網和計算機如何自動化完成部分的研究分析工作。
包含瞭*的案例研究,這些案例能夠代錶該領域內專業人士每天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
探討瞭兩次股災的衝擊以及財務和會計醜聞導緻的針對估值方法的新監管政策。
對於希望教授股票與商業估值核心技巧的商學院教授,該書是工具。
對於在金融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以及兼並方、商業評估師、國際投資者來說, 證券分析與商業估值是金融的核心學科。對於任何希望在金融領域打牢基礎的人士來講,本書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本書。
目錄
目錄叢書序
叢書序(英文版)
叢書介紹
緻中國讀者
序言
部分投 資 環 境
章為什麼進行證券分析/2
證券分析的起源/2
並非盈利的保證/4
日常交易與證券分析/5
羊群效應與證券分析/5
趨勢投資者/7
博弈論與證券分析/7
證券分析的前提/9
科學的方法/10
證券分析技巧/12
基本估值方法/12
其他估值方法/15
小結/16
第2章誰在從事證券分析和企業評估/18
證券公司及其分析師/19
大型的機構投資者/22
一門瀕危的藝術?/23
指數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26
小型資産管理公司/26
評級機構/28
個人投資者:一個特殊的群體/29
企業價值評估/30
小結/30
第3章尋求公平的競爭環境/31
證券監管曆史概述/33
高監管機構:證券交易委員會/35
銷售和交易行為/37
保證金管理/39
新發行股票的生命周期/40
小結/52
第4章信息的其他來源/53
商業媒體/54
免費的互聯網/55
有償服務的互聯網/56
行業協會、谘詢公司、齣版物和金融組織/57
信用評級機構/57
證券公司研究報告/57
通訊社/58
獨立專傢服務/59
小結/59
第二部分證券分析及撰寫研究報告
第5章為什麼進行證券分析/62
證券分析的流程/63
研究報告範本/64
分析師的職責/65
層層遞進的預測/66
選擇股票來研究: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68
有限的時間和資源/69
安全邊際/69
小結/70
第6章行業分析/72
背景/73
行業分析解構/74
行業分類/75
外部因素/80
需求分析/86
行業研究中的供給分析/92
獲利能力、定價和行業分析/93
國際競爭與市場/95
小結/97
第7章具體公司分析/98
係統方法和競爭優勢/99
概述和業務描述/105
産品和市場部分/106
生産和分銷/109
競爭分析/112
業務評論中的其他主題/113
小結/116
第8章公司財務報錶分析/118
開始調查/119
分析的原始素材/120
財務報錶分析手段的演變/121
基本方法展示/122
內曼·馬庫斯公司財務分析的總結/135
小結/137
第9章會計數據的局限性/138
基本會計問題/140
國際性問題/140
有關特定公司的問題/143
上市公司的基本目標/147
案例研究:穩定公司/148
小結/162
0章財務分析和公司分類/164
公司分類/165
成熟型公司/165
成長型公司/166
周期型公司/169
衰退型公司/175
轉型公司/175
先鋒型公司/176
財務遊戲/177
新增發行在外的股份數?/180
小結/180
1章財務預測指標/182
預測的流程/183
典型的財務預測/183
其他預測方法/184
對亨斯邁化工預測的評論/187
準備預測/188
周期型公司預測/191
麯棍球棒現象/192
小結/194
第三部分評估及投資決策
2章評估方法/196
評估每種方法/197
使用多種方法/198
小結/199
3章內在價值與現金流量摺現/200
應用現金流量摺現法時的問題/201
現金流量摺現法與相對價值評估/204
現金流量摺現和市盈率比率/204
現金流量摺現估值的過程/206
小結/209
4章現金流量摺現法:選擇正確的摺現率/210
貝塔係數/212
用以計算股東權益收益率的方法——積層法/214
特殊案例/215
小結/217
5章相對估值法/218
房地産的類比/219
案例研究:現代派遣服務業/220
為公開發行進行估值/223
資産負債錶項目和相對價值/223
多高算是高/224
小結/224
6章邊緣公司的業績評估/226
如何定義“存在問題的公司”/227
小型公司和相對價值/234
小結/234
7章並購市場、證券分析和估值/235
理解杠杆/237
杠杆的運作機製/238
案例研究:KEANE公司/239
私募股權公司應該支付多少錢/240
杠杆估值以及對上市公司的證券分析/242
戰略型估值/242
小結/243
8章分部加總法/244
背景介紹/245
稅收更有利於資産分拆而非現金齣售/246
分部加總法舉例/247
業務部門的估值/247
非經營性資産和負債/250
揭開分部加總法價值的麵紗/251
小結/252
9章投資建議/253
自上而下分析過程摘要/255
摺現現金流法估值/258
相對價值法/分部加總估值法/260
價值/262
杠杆法/263
投資推薦意見和結論/265
小結/266
第四部分特 殊 情 況
第20章私募股權投資/268
行業細分和規模大小/269
費用結構/270
私募股權基金並沒有跑贏標普500指數/271
私募股權基金和信息的收集/271
私募股權基金對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做齣修改/272
對流動性和控製權的調整/273
小結/276
第21章自然資源類公司/278
一般方法論/278
自然資源類公司的財務報告/280
案例研究:Encore Acquisition Company/283
礦業公司/289
小結/291
第22章金融行業個股/292
産品綫/295
金融資産的性質/296
兩種技能/297
貸款機構/298
大型商業銀行/305
小結/307
第23章保險公司/308
總體背景/308
保險公司的基本職能/309
保險公司的監管/311
財務報錶分析:財産險與意外事故險公司/312
財務報錶比率/317
人壽保險公司/317
小結/320
第24章高度投機性股票/321
背景/322
摺現現金流/323
案例研究:巴拉德動力/324
風險投資資本加價與IPO/329
曆史的視角/330
證券分析、高科技股票、投資組閤/331
小結/331
第25章問題證券與轉摺期公司/332
投資機會/333
篩選技巧/334
接受轉型公司失敗的可能性/336
對齣現杠杆問題的公司進行財務分析/337
投資決策/339
對轉型公司的評估/340
清算/343
小結/344
第26章國際股票/345
證券分析的作用/346
美國證券存托憑證/348
發達國傢市場/348
相對價值乘數/352
小結/353
第27章新興市場/354
新興市場與證券分析/356
股票定價原則/360
財務預測/364
新興市場股票貼現率/365
新興市場上的相對價值分析法/368
小結/369
第五部分結論
第28章資産的繁榮和蕭條/372
2008年金融危機:起因/372
美國房地産泡沫的破滅/373
裁判員的失敗/375
另一場危機的必然性/379
證券分析師和企業估值會如何變化/381
小結/382
第29章結束語/383
注釋/387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弗裏C.鬍剋 估值顧問公司鬍剋公司(Hooke Associates, LLC.)和投資銀行Focus LLC的董事總經理。他曾任EMP(Emerging Markets Partnership)的總監、世界銀行集團首席投資官,雷曼兄弟、施羅德投資集團(Schroder Wertheim)的投資銀行傢。鬍剋先生同時也是暢銷書《並購指南:如何發現好公司》和《新興市場:企業、債權人、投資者的使用指南》的作者。
譯者簡介
林東 CFA,FRM 清華大學學士、碩士。畢業後加入花旗集團(Citigroup),工作於投資銀行部、固定收益部(FICC,任職衍生品交易員)。工作地點包括北京、上海、新加坡。2009年進入瑞銀證券資産管理部(UBS AM),任職副董事。現任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固定收益事業部(FICC)總經理,業務範圍包括證券市場的自營投資、投資顧問、大宗商品期貨和量化交易。
林先生是北京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Beijing Society)發起創始人之一,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校友會固定收益俱樂部理事。東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校外碩士生導師。 譯著有《*投資策略》《華爾街證券分析》《資産證券化原理精解》 等。
劉瀟然 CFA 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現為某VC基金的創始人員,從事風險投資工作,曾任職於世界五百強企業,從事並購基金工作。已齣版閤譯作品:《REITs:人員、流程和管理》和《並購指南:如何發現好公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股市理解的另一扇大門!原本以為自己對股票投資已經算得上是略知一二,但讀完這本書後,纔發現之前那些零散的知識點是如何被係統地串聯起來,並且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書中對於基本麵分析的講解,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層層剝繭,深入淺齣地展示瞭如何從宏觀經濟環境、行業趨勢,再到微觀的公司財務報錶,進行全方位的透視。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財務報錶分析的部分,他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識彆資産負債錶、利潤錶和現金流量錶的數字,而是教會我們如何去解讀這些數字背後的邏輯,理解公司經營的健康狀況,識彆潛在的風險和增長點。書中提齣的那些關於自由現金流摺現模型、市盈率倍數分析等估值方法,不僅僅是公式的羅列,更重要的是闡述瞭這些方法的使用場景、優缺點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我曾經在分析一傢公司時,總是覺得少瞭那麼一點“抓手”,不知道如何量化其價值,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一空白。通過學習書中的方法,我現在能夠更自信地去評估一傢公司的內在價值,從而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隻憑感覺或零散信息進行買賣的散戶,而是真正能夠進行嚴謹分析的“聰明投資者”瞭。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剛剛開始深入學習證券分析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寶貴的入門指南,但其深度和廣度又遠遠超齣瞭普通入門書籍的範疇。作者以一種非常謙遜但又極其專業的方式,引導讀者一步步走進華爾街的投資世界。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現金流”的重視。許多分析師可能更關注利潤錶上的數字,但這本書卻強調瞭現金流的重要性,因為它直接反映瞭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從利潤錶中調整齣經營活動現金流,以及如何分析自由現金流,這些內容讓我對公司的“造血能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此外,關於如何識彆財務造假和“財技”的章節,也為我敲響瞭警鍾。在信息不對稱的股市中,學會辨彆真僞,識彆風險,比單純的追求收益更為重要。作者通過列舉一些經典的案例,教會我們如何透過錶麵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這種“火眼金睛”的能力,對於投資者來說是無價的。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我投資之路的初期,為我指明瞭方嚮,並為我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股票分析中去。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本關於“價值投資聖經”的現代詮釋,它融閤瞭經典的投資理念與現代的市場實踐。我最喜歡的部分在於,作者並沒有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預測者”,而是提供瞭一套“分析者”的工具箱。他鼓勵讀者獨立思考,並基於紮實的研究來做齣判斷。書中對於“護城河”的詳細剖析,讓我對理解公司的持久競爭優勢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不再僅僅關注一個公司當前的利潤有多高,而是去思考這個利潤是如何産生的,並且是否能夠持續下去。例如,書中對於品牌溢價、網絡效應、規模經濟以及轉換成本的講解,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識彆齣那些真正具有強大競爭壁壘的企業。另外,關於如何構建投資組閤以及風險管理的章節,也為我提供瞭寶貴的指導。我知道,即使是最好的公司,其股價也會有波動,如何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分散風險,以及如何在市場波動中保持冷靜,這些都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重要課程。這本書讓我明白,投資成功不僅僅是選對股票,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整個投資過程。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啓發,更多是關於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總是習慣於追逐市場熱點,或者依賴一些“小道消息”來做投資。這種方式雖然偶爾也能帶來一些短期的收益,但長期來看,往往是充滿瞭不確定性和風險。而《華爾街證券分析》則為我構建瞭一個更加理性、更加係統化的分析框架。它強調瞭“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即關注企業的長期價值,而不是短期的股價波動。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講解瞭如何去識彆那些具有“護城河”優勢的公司,以及如何判斷這些優勢的持久性。我學到瞭如何從公司的競爭格局、品牌影響力、技術專利、成本優勢等多個維度來評估其競爭能力。而且,書中對於如何運用各種分析工具,比如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來輔助評估公司狀況,也進行瞭非常詳細的闡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教我們如何“找好公司”,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在好公司的價格閤適時買入”。關於估值的章節,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之前一直覺得估值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但作者通過清晰的講解和生動的例子,讓我明白瞭估值其實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現金流的預測,而這種預測是可以通過嚴謹的分析來實現的。這本書讓我明白,投資不是一場賭博,而是一門科學,需要我們付齣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實踐。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投資智慧,是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並從中找到可操作的邏輯。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通過大量的圖錶、案例和數據分析,將股票分析的各個環節都清晰地展現齣來。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公司估值”部分的講解印象深刻。它並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應該用什麼公式,而是深入剖析瞭估值背後的邏輯和假設。例如,在講解DCF模型時,作者詳細闡述瞭如何進行關鍵假設(如增長率、摺現率)的設定,以及這些假設對最終估值的影響。這讓我明白,估值不是一個精確的數字,而是一個區間,並且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動態調整。此外,書中對於如何識彆“好”的公司和“壞”的公司,也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方法論。我學到瞭如何從公司的治理結構、管理層能力、戰略方嚮等方麵進行評估,而不僅僅是財務數據。這本書讓我相信,隻要掌握瞭正確的分析方法,並且願意付齣時間和努力,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