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带一路百城记---印象吉隆坡
定价:68.00元
作者:陶红亮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1000825
字数:207000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带一路百城记》以优美的文字和水彩绘画结合的形式,艺术化地展现“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及所在国家和地区)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丝路遗迹、风景名胜、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特产美食等,形成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完整展现,终实现一幅“唯美的一带一路画卷”。希望读者在阅读完这套书后,能够更深刻理解“一带一路”的意涵,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不再将其看作一个遥远的符号。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笔有一种老派的优雅,仿佛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些游历世界的旅行作家留下的墨迹,但其内容又紧密地贴合着当下的时代脉搏。我特别赞赏作者在平衡“国际视野”与“地方关怀”方面的功力。他没有将吉隆坡仅仅视为一个实现某个宏大计划的“节点”,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拥有自我生命力和独特灵魂的复杂有机体。他对当地建筑风格的分析,对文化符号演变的追溯,都显示出作者扎实的文化底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揭示表象之下的复杂性,比如提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和文化同质化的隐忧时,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审慎和忧思,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真实可信,绝非一边倒的粉饰太平。这种批判性的温柔,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游记或介绍,更像是一部深刻的城市社会学观察手札。
评分读完《印象吉隆坡》,我感觉自己好像进行了一次高效而又充满诗意的“微旅行”。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或许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种情感的桥梁,将遥远的、被符号化的“他者”——吉隆坡,拉到了读者触手可及的亲密距离。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灵活,时而拉远景,捕捉城市天际线的壮阔;时而又聚焦于街边小贩手中那杯拉茶的拉伸动作,精确到连气泡的质感都能描摹出来。这种视角上的游刃有余,使得阅读体验保持着极高的趣味性和新鲜感。它不仅让我对吉隆坡的地理位置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激活了我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好奇心。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元文明交汇地的门,它不是在告诉我“应该”怎么看吉隆坡,而是在邀请我,用我自己的眼睛,去重新审视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东南亚都会。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就像是吉隆坡夏日午后一场说来就来的阵雨,酣畅淋漓又带着一丝温柔的回甘。我发现作者有一种近乎魔术般的笔力,能将看似不相关的元素编织成一张紧密而美丽的网。他写到吉隆坡塔下的现代都市喧嚣,转头又会带你深入到郊区那些保留着传统马来风情的甘榜(Kampung),那种古今撞击的张力,处理得既不突兀也不刻意煽情。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对于“人”的刻画。他没有停留在对异域风情的猎奇,而是深入挖掘了生活在吉隆坡的各个族裔的心态和他们的日常困境与希望。书中那些关于移民故事、关于新一代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寻找自我定位的片段,读来令人动容。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在采访那些小商贩时,那种耐心倾听的姿态。这种基于真实接触和深度共情所写下的文字,远比任何统计数据都要有力量。它让我感受到,每一个城市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个微不足道却又无比重要的个体命运。
评分这本书,初看书名,我本以为会是一部严肃的、侧重于宏大叙事和地缘政治分析的读物,毕竟“一带一路”这个词本身就自带一种官方色彩和历史厚重感。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预设的沉闷感立刻烟消云散了。作者似乎很巧妙地避开了那些枯燥的官方文件和晦涩的经济术语,转而将镜头聚焦在了具体的“城”——那些鲜活的、充满烟火气的地方。吉隆坡,作为东南亚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本书里呈现出的面貌是如此的立体和迷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城市肌理时所流露出的那种细腻观察力。比如,他对茨厂街清晨那第一缕阳光如何穿过老旧的招牌,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的描绘,简直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混合着咖啡豆的烘烤香和早点摊上传来的阵阵甜香。这哪里是宏大的战略报告,分明是一封写给一座城市的深情的情书。它让我意识到,“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铁路和港口,更是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连接。读罢,我对外婆家的那碗叻沙似乎都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历史的味道,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象征。
评分坦率地说,我之前对“一带一路”主题的书籍存在一种审美疲劳,总觉得它们要么是太学术化,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地赞美。但《印象吉隆坡》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度的“在场感”和强烈的个人印记。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考察报告”,而是饱含了作者个人情感波动的“田野笔记”。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描写了作者在巴生港口旁观察到的货轮进出场景,那种庞大机械与潮湿海风的对比,被他写出了一种史诗般的孤独感。他没有急于得出结论,而是将观察到的画面直接抛给读者,让你自己去消化那种时间与空间的重量。这种叙事技巧,让阅读变成了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而非被动的接受灌输。我合上书本时,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政策蓝图,而是吉隆坡高楼玻璃幕墙上反射出的热带天空的颜色,这种感官体验的丰富性,是其他同类题材书籍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