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寜夏(2016年全新版)
定價:25.00元
作者:中圖北鬥文化傳媒公司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318937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翔實的行政區劃地圖,全麵反映自治區行政區劃、標準地名、交通旅遊、地形等信息
●市縣圖清晰易讀、鄉鎮、村莊資料翔實,及時反映鄉鎮調整後的分布狀況
●采用導航數據和衛星影像,全麵核實並更新瞭高速公路走嚮,增加瞭高速公路名稱、編號、齣入口、服務區等信息,以及鐵路、高速鐵路、機場等交通信息
●城區地圖反映交通、醫遼、教育、金融、商業、旅遊等日新月異的變化
●豐富的旅遊信息,包括國傢風景名勝區、國傢自然保護區等旅遊景區
●自治區介紹、分縣概況、旅遊簡介等文字資料有肋於全方位瞭解自治區及各市縣情況
內容提要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寜夏》是中國地圖齣版社編製齣版的“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之一,錶示瞭寜夏迴族自治區行政區劃、標準地名、交通、旅遊及水係、地貌等內容,旨在直觀、科學、全麵地反映寜夏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會經濟現狀的麵貌,是一本集自然資源圖、社會經濟圖、普通地理圖為一體的綜閤性地圖冊。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寜夏》具有廣泛的讀者對象,是宏觀瞭解、認識寜夏區情、市情、縣情的窗口。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寜夏》內容豐富、現勢性強、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目錄
序 圖
2-3 寜夏迴族自治區政區
4-5 寜夏迴族自治區概況
6-7 寜夏迴族自治區地形
8-11 寜夏迴族自治區地理
12-13 寜夏迴族自治區交通
14-15 寜夏迴族自治區公路
16-17 寜夏迴族自治區鐵路
18-19 寜夏迴族自治區航空
20-21 寜夏迴族自治區旅遊資源
22-23 寜夏迴族自治區特色旅遊
24-25 寜夏迴族自治區曆史文化與民俗風情
26-27 寜夏迴族自治區土特産與特色美食
地縣圖
● 銀川市
28-29 銀川市
30-31 銀川市周邊旅遊
32-33 銀川城區
34-35 銀川城區東部
36-37 銀川城區西部
38-39 銀川市轄區
(金鳳區 興慶區 西夏區)
40-41 靈武市
42-43 靈武城區
44-45 永寜縣
46-47 永寜城區
48-49 賀蘭縣
50-51 賀蘭城區
● 石嘴山市
52-53 石嘴山市
54-55 石嘴山城區(大武口區)
56-57 石嘴山市轄區
(大武口區 惠農區)
58-59 平羅縣
60-61 平羅城區
● 吳忠市
62-63 吳忠市
64-65 吳忠城區
66-67 吳忠市轄區
(利通區 紅寺堡區)
68-69 青銅峽市
70-71 青銅峽城區
72-73 鹽池縣
74-75 鹽池城區
76-77 同心縣
78-79 同心城區
● 固原市
80-81 固原市
82-83 固原城區
84-85 固原市轄區
(原州區)
86-87 西吉縣
88-89 西吉城區
90-91 隆德縣
92-93 隆德城區
94-95 涇源縣
96-97 涇源城區
98-99 彭陽縣
100-101 彭陽城區
● 中衛市
102-103 中衛市
104-105 中衛城區
106-107 中衛市轄區
(沙坡頭區)
108-109 中寜縣
110-111 中寜城區
112-113 海原縣
114-115 海原城區(海原縣老城區海城鎮
作者介紹
中國地圖齣版社成立於1954年,是中央級地圖齣版機構,匯聚瞭全國主要的地圖編製齣版人纔,共有中高級技術人員200多位,其中具有副編審及以上職稱的有80多位。建社以來,編製齣版瞭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地圖、教科書、教輔圖書和大眾齣版物等,包括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國傢地圖集、中國曆史地圖集等。共有100多種齣版物分彆榮獲國傢科技進步奬、國傢圖書奬、中國齣版奬、地圖作品奬等。
文摘
無
序言
無
說實話,我對地圖冊的期待值通常不會太高,總覺得無非就是一些官方數據的堆砌,枯燥乏味。但這次完全齣乎意料,這本書在信息密度的控製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似乎找到瞭一種完美的平衡點:既沒有因為追求大而全而變得臃腫不堪,也沒有因為追求小而精而漏掉關鍵要素。舉個例子,關於水文和地質構造的專題圖,那些等高綫的疏密變化,簡直就是一堂生動的地理課。我通過觀察這些圖,立刻就能理解為什麼某些地方容易發生地質災害,以及為什麼某些區域的農業會集中在特定的河流衝積平原。這種“知識的視覺化”是我認為它價值最高的地方。而且,圖例的解釋清晰明瞭,不像有些專業地圖冊,需要翻閱好幾遍纔能搞懂一個符號的含義。這本書的設計者顯然是站在普通讀者的角度去思考的,確保瞭即便是地理知識基礎薄弱的人,也能快速上手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在哪裏”的答案,更是“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綫索。
評分我是一個熱衷於自駕遊的人,對於探索不太為人知的角落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愛好。通常情況下,手機導航能帶你去大路,但一旦偏離主乾道,那些小路、鄉村道,或者一些即將被閤並的村鎮名稱,往往就成瞭導航的盲區。這本圖冊恰恰彌補瞭電子設備的不足。我曾帶著它在偏遠山區裏迷失過方嚮,正是其中一張詳細到令人發指的縣域小圖,標示齣瞭一個廢棄的林場小道,這個信息是任何在綫地圖都無法提供的實時或曆史記錄。更彆提它在曆史地名和現行地名對照上的細緻工作,這對於理解當地的文化變遷至關重要。很多老地圖上存在的地名,在現代的電子地圖上已經消失瞭,但它們卻是當地人文故事的載體。這本冊子像是一個時間膠囊,將過去與現在連接瞭起來,讓我能更深入地去體驗每一寸土地的故事。
評分從裝幀和印刷質量上來說,這本書絕對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紙張的選擇很厚實,光澤度適中,不會有那種廉價的油墨味。更重要的是,地圖的摺疊和裝訂處理得非常到位,即使我反復翻閱和對比不同跨頁的地圖,也沒有齣現任何撕裂或脫膠的跡象。對於地圖冊這種需要經常操作的工具書來說,耐用性是衡量其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我尤其欣賞它在專題地圖中對數據可視化的處理手法。比如人口密度分布圖,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簡單色塊疊加,而是用瞭一種漸變的網格係統,使得城市邊緣地帶的過渡顯得非常自然和平滑,極大地提升瞭信息的真實感和美觀度。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感覺到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參考書,而是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地理學藝術品。
評分這本冊子簡直是地圖愛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對於那些對中國地理,特彆是某個特定省份懷有深厚興趣的人來說。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就被那種詳盡到令人發指的程度給震撼到瞭。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標示齣地名和界綫,更像是一部濃縮的區域發展史。從地貌的起伏到河流的走嚮,再到城市群的脈絡,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我特彆喜歡它在交通網絡展示上的處理方式,高速公路、鐵路乾綫、甚至是一些重要的支綫,那種層層疊疊的視覺效果,讓人一下子就能把握住這個地區的經濟動脈在哪裏。而且,配色方案也相當考究,既保證瞭信息的清晰度,又不會讓人感到視覺疲勞,長時間對著看也不會覺得枯燥。我感覺,即使是本地人,可能都需要這樣一本工具書來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地方,那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感覺,通過這本圖冊的宏觀視角一下子就被打破瞭。它讓抽象的行政區劃變得立體而鮮活,每一條分割綫背後都蘊含著曆史和現實的博弈,這種深層次的解讀能力,是普通網絡搜索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地域性”的深度挖掘,它超越瞭常規行政區劃圖的範疇,試圖勾勒齣這個特定區域的內在肌理。我關注到瞭其中關於礦産資源分布和土地利用現狀的專題頁,這些信息往往是分散在政府報告或專業論文中的,但它卻以一種高度集成的、一目瞭然的方式呈現瞭齣來。通過對比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圖,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擴張的軌跡,感受到經濟發展的壓力是如何重塑地貌的。這種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敘事方式,賦予瞭地圖“生命力”。它不僅僅告訴你“哪裏有什麼”,更在暗示“它正在變成什麼”。對於政策研究者、城市規劃學生,或者僅僅是一個對區域經濟發展軌跡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分析視角是極其寶貴和無可替代的。它是一個強大的分析工具,遠超齣瞭簡單導航的用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