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畅销品牌 俞老师教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 四年级 创新版
主 编 俞翠霞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5112850
版、印次 2013年5月第1版 2013年5月第1次印刷 以实物为准
开本 787*960 1/16
字数 158千字
页数 150页
重量 210克
定价 18.00元
作家曹文轩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在阅读中,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义、神髓与真谛”。确实,一个人的气质、胸襟、品格、智慧、个性等等,无不与阅读关联。好的作品,能给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能给心房安上澄澈的眼睛。民族的思想、感情、知识、经验和期望,都在文字中等候,孩子们通过阅读去想象,去思索,去体验,去感受,一定受益良多。
正是着眼于孩子语文素养与人格养成的奠基,我们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精心编写了这套《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这套书紧扣课标,文章新颖生动,题目有趣,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突破阅读难点,提升阅读能力,进行阶梯式的训练,引领孩子学会阅读。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孩子们才能在阅读积累的天地里,自由地呼吸,轻松地感受,获得发现的快乐,进而享受着阅读带来的美好时光。
我们希望,这套《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而且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孩而们在大量的、多种方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和方法,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1. 片段(一)
2.片段(二)
3.片段(三)
4.片段(四)
5.片段(五)
6.片段(六)
7.片段(七)
8.片段(八)
9.片段(九)
10.片段(十)
11.南极
12.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13.小溪的欢歌
14.一张纸条
15.蚂蚁和蜜蜂
16.犀牛治脚
17.形形色色的蝴蝶
18.我爱家乡的沙棘
19.走出枯井
20.推敲
21.购买上帝的孩子
22.________
23.枯叶蝴蝶
24.追赶风筝的孩子
25.邮票上的齿纹
26.大鱼和小鱼
27.父给我上的一堂课
28.两个母
29.迟开的桃花
30.1美元
31.15米的勇气
32.王羲之的春联
33.应聘小故事
34.触摸春天
35.对手强大是件幸事
36.小小的善
37.为爱挖一口井
38.问心无愧
39.不寻常的贝壳
40.体育颂
4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42.北极狐狸
43.再试一次
44.“哑巴”学生
45.生病的不是你的身体
46.为什么各月的天数不一样
47.忍耐与宽容
48.面鱼
49.矮到无法跳舞
50.童年启示
51.追“屁”
52.背篼
53.改变生命的三个字
54.____时代
55.美国纪念币收集记
56.一本作业本
57.爱因斯坦的故事
58.其实没有障碍
59.仰视的理由
60.无私的爱
61.狐狸和火鸡
62.老鹰和猫头鹰
63.巨木之死
64.磕破自己
65.把成功分段
66.个女学生
67.果戈理学写作
68.珍珠项链
69.善良的回报
70.一道难题
参考答案
这本书的“创新”之处,真的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训练材料的选择和提问方式上。它似乎突破了传统阅读材料的窠臼,引进了许多贴近现代生活、具有思辨性的文本片段,而非仅仅围绕着那些老旧的课文节选进行重复训练。我发现其中一些材料涉及的社会现象或科学小知识,即便是大人读起来也会觉得颇有启发性。更关键的是,配套的思考题设计极其巧妙,它们往往不满足于“是什么”的表层回答,而是引导孩子去探究“为什么”和“怎么样”。比如,它会让你对比两个相似的段落,分析作者表达方式的细微差别,这种深层次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正是高阶思维的起点。这种注重“深度加工”而非“信息复制”的训练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我对“阅读训练”的传统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充满活力的色彩搭配和精致的插图,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它就那么静静地摆在那里,散发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厚实的手感让人觉得内容一定非常充实。我当时其实对阅读训练类的书籍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同类的产品太多了,很容易让人感到审美疲劳。但是《创新版 俞老师教阅读》的排版风格却显得格外清爽,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压迫感,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在翻阅时感到非常舒适。特别是内页的字体选择,既保证了清晰度,又兼顾了亲和力,对于正在识字和培养阅读习惯的四年级孩子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当时就忍不住想象我的孩子捧着它,沉浸在文字世界里的样子,那种画面感立刻让我决定把它带回家。这种初次见面的“好感度”,直接决定了后续的阅读体验,而这本书的包装和初步设计,无疑是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前哨战”。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值得一试”的期待感,而不是那种功利性的、一看就知道是速成教材的刻板印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非常扎实,这对于经常需要翻阅和携带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我仔细检查了一下书脊和内页的粘合处,非常牢固,即便是孩子反复翻看,也不容易出现散页的现象,这一点我非常看重,毕竟质量不好,再好的内容也会因为物理损耗而大打折扣。纸张的选择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而是相对柔和的哑光纸,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许多。触摸起来有一种温润的质感,不像一些劣质印刷品那样粗糙。侧边裁切得也十分平整,看得出是经过精细化生产流程的。我对书籍的物理属性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要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愉悦度。一本设计精良、用料讲究的书,本身就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更别提它还承载着教育的使命。这本书在“硬件”上的投入,让我对它所呈现的“软件”内容更加充满信心,这是一种从外到内的全面体验升级。
评分从长远来看,我更看重这本书所培养的能力的迁移性,而非仅仅是应试技巧的提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表达自我。这套训练材料似乎深谙此道,它通过不断的练习,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孩子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掌控力。我观察到,我的孩子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在写作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更精确的动词和形容词,遣词造句的逻辑性也变得更强了。这表明,书中的阅读训练已经成功地“内化”成了孩子自己的语言工具箱。这种由输入(阅读理解)到输出(语言表达)的良性循环,是任何优秀教材的核心价值所在。它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工具,一套可以伴随孩子终生的学习方法论,这比短期内的分数提高更有价值。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内容模块的划分上非常具有逻辑性,看得出编者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着深入的理解。它不是简单地堆砌词句和文章,而是似乎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阶梯。从最基础的词义辨析到复杂句式的解析,再到篇章结构和主题把握,每一步的过渡都显得自然而然,没有生硬的跳跃。这种结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阅读技巧的侧重,比如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断生词的含义,或者如何识别作者的情感倾向,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的精细化训练。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私人阅读导师,知道什么时候该稍微加一把劲,什么时候该提供一个清晰的支架。这种精心的编排,让阅读训练从一个枯燥的任务,变成了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过程,这点对于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