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發現古桃源
定價:78.00元
作者:龔光美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2650916
字數:
頁碼:36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鶴峰,古稱容美,地處武陵山東段北緯30°、東經110°交叉點上,巴人後裔容部落繁衍地,因山深路險、與世隔絕、民風淳樸、風景秀麗而聞名,被譽為“容美古桃源”“人類後的秘境”。
中國戲劇傢、《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斷言:“楚地之容美,在山中,阻絕入境,即古桃源也。”《發現古桃源》以此為題,用文學的語言,描述和探究她的生態地理、民族源流、圖騰信仰、文化習俗、文物古跡,記述各重要曆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風俗,介紹詩人、戲劇傢、旅行傢顧彩的容美“古桃源”之旅,以及作者本人從事曆史、民族文化、旅遊景觀研究的經曆與感受。
《發現古桃源》以容美民族曆史文化為主要描寫對象,資料豐富,視角獨特,觀點新穎,集散文、隨筆、文學評論、人文雜憶60餘篇。題材亦文亦史,語言亦莊亦諧,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可讀性,堪稱一部鶴峰曆史文化小科,也是一部內容豐富、情趣盎然的旅行指南。
目錄
作者介紹
龔光美,湖北鶴峰人,土傢族。中國少數民族作傢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傢協會會員,湖北省中史學會理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曆史研究會會員,州民族研究會理事,巴文化研究會會員,容美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著有長篇小說《美人贈我金錯刀》《滄海之戀》,散文集《愛你山高水長》,民族文化論文集《鶴峰紀事》。主編《鶴峰縣誌(1986-2005)》《鐵血風雲》《鶴峰縣民族誌》,參編《恩施地區革命鬥爭史》《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史》等多部文集。
文摘
《發現古桃源》:
詩人筆下的容美是山巒重疊,險關重重,容美土的中府(今鶴峰縣城容美鎮)、南府(今鶴峰縣五裏鄉的南村)、北府(今鶴峰縣的北佳鄉北佳坪)、西府(今鶴峰縣容美鎮二哥坪村西坪府寨)、爵府(今鶴峰縣容美鎮屏山村)以及天泉、白溢、水源、石梁、椒山、五峰、石堡等等,都是地勢險要之所。其中平山爵府尤為突齣。
平山周圍峭壁仞,深溝巨峽,峽榖中溪流環繞,密林蔽日,深不可測,方圓近裏,南北長、東西窄,北高南低,海拔高處達1900多,低處700多,內有90多座山峰,自高至低,依次分上平山、中平山、下平山,形如神話中的一艘巨船,航行在大海巨浪般的山叢中。進平山自古三條路:南曰鐵鎖橋(古稱天心橋),橋懸兩崖之間,“下臨七十仞深澗”;北曰“七丈五”,兩崖之間僅寬約7丈5尺的山梁相連;西曰掛闆岩,路在懸岩縫隙裏,陡峭異常,人行其上,如同掛在闆壁上。爵府就建在下平山和中平山之間,顧彩在爵府居住遊覽瞭13天,深知平山之險,他在《容美紀遊》中發齣驚嘆:“嗚呼!蜀道難其難,未必如平山!”平山在容美,可以說又是山中之山,國中之國。
土時期的容美尚且如此險要、美麗,我們有更多理由認為,在這些描述之前幾年的容,當是更原始的自然景色,更險要的道路,更富有刺激性的“沿溪入洞”的曆程。桃花、溪流、漁人、洞穴、森林、珍禽異獸,構成瞭亞當夏娃時代的原始圖景。與世隔絕,勤勞淳樸,“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居民,或旅遊考察,或躲避戰亂的文人學子,漢官舊吏,隱士俠客,僧道遊人,共同擁有瞭容古桃源的四季美景,構成瞭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
古代的容,實在就是一個女神的花園,是一個古代知識分子藏匿心靈的理想世界。
自孔尚任開始,有多少人在討論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時,是否有一個“原型”。甚至還有人列齣瞭許多“桃花源”原型候選地名單,這其中除瞭湖南桃源縣的桃花源以外,還有:陝西上洛郡的上洛縣;河南弘農郡弘農縣;江西廬山康王榖;福建永春縣;山東曹縣;浙江天颱;等等。
加上容,這個“候選”名單已達10處之多!
筆者認為,我們在認真探討“古桃源”原型存在與否的問題時,首先要確定:構成陶翁“桃花源”原型的基礎條件是什麼?
撇開陶淵明這位大詩人和散文傢虛構、誇張、藉喻、創作的因素不談,僅以《桃花源記》原文所示,就有4個方麵:
一、必須在武陵山區的內地而不是它的外圍,是一位普通的武陵漁人就能發現並進人的地方;二、必須是一個隱蔽而且長期封閉,可以躲避“秦亂”戰禍的地方;三、必須是一個有農田、有桑麻、多桃花,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地方;四、必須是一個民風淳樸,無盜劫犯罪、無強徒滋擾,無背叛齣賣行徑,社會安定的地方。
在上述4項中,前兩項是決定性的條件。
不言而喻,具備這四個基礎條件者,容莫屬!
僅以條衡量,就可以淘汰七八個“候選”地。至少,一個普通的武陵漁民,不可能駕著一葉扁舟,跑到陝西、山東、江浙一帶去捕魚吧?
而且作為早“原型”的湖南桃源縣的“桃花源”,經專傢考證,亦不免也有附會之嫌,主要的兩個理由是:它在秦代至晉代是一個“兵馬要衝”,曆史上戰事頻仍,不僅不能“避秦”,而且在它附近不遠的沅陵就是秦朝大軍的據點。其次從地理條件上考慮,小小的桃源山高不過,且在平原地帶,雖然地屬武陵卻不在武陵山中,無法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世外桃源”。其餘的條件就不必多作討論瞭。
筆者80年代到湖南桃源去參觀時,曾在桃源山上小憩,當時就有~種想法,如果真把此地當作瞭大作傢筆下的桃花源,真是有點令人難以置信,至少覺得太有點小傢子氣瞭。不過,我從內心佩服當初那個在桃源縣開發“桃花源”的官員或“企業傢”,他們具有強烈的開發意識,具有極高的文化品位,他們能夠適應人們的精神需求,藉尺寸之地,創鞦大業,真心誠意弘揚曆史文化,將~座小小的桃源山,建成瞭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想想這個結果,我們這些“古桃源”的居民會不會有一些啓發呢?於此,我想到雲南省社科院副院長、納西族學者楊福泉博士說過的一句話:“古城的靈魂,不在小橋,不在流水,而在人傢,以及存在於這一民族中的文化。”容“古桃源”,也是不是一種有價值的文化呢?
答案是肯定的。
……
序言
《發現古桃源》這本書,怎麼說呢,就像是一場猝不及防的驚喜,又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奇遇。我通常不太容易被一本書“迷住”,但這本書做到瞭。它不是那種一開始就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而是像一條緩緩流淌的溪水,慢慢地、不動聲色地將你吸引進去,等你迴過神來,你已經完全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瞭。我喜歡書中對細節的刻畫,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零散的綫索,在作者的筆下卻能煥發齣強大的生命力。他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偵探,將這些碎片拼湊在一起,最終呈現齣一個完整而令人震撼的畫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某種失落文明的探討,雖然信息可能不多,但作者的推測和分析卻非常有說服力,讓人忍不住去思考,去想象。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研究的嚴謹,又不失文學作品的靈動,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反而是一種享受。每次讀完一章,我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自己也跟著作者一起,解開瞭一個又一個謎團。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突然間,一束光照亮瞭前方的道路,讓你看到瞭從未見過的風景。
評分《發現古桃源》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之前很少接觸這類題材的書籍,但這本書卻讓我愛上瞭它。它就像一個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就充滿瞭各種各樣的驚喜。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量的專業術語或者復雜的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述著他所發現的“古桃源”。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某些古老傳說和民間故事的描寫,那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讓我對那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有瞭更深的瞭解。而且,作者在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並沒有簡單地復述,而是融入瞭自己的思考和解讀,使得這些故事更加有血有肉,也更加引人深思。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經常會不自覺地想象自己也身處其中,去感受那裏的空氣,去觸摸那裏的古跡,去聆聽那裏的故事。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我從未想象過的世界,它充滿瞭神秘、魅力,也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也完成瞭一次心靈的旅行,收獲頗豐。
評分這本書,真的是一本讓我“意想不到”的書。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篇比較淺顯的介紹,但閱讀之後,我纔發現它的內容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深刻得多。作者在書中展現齣的博學多識和敏銳的觀察力,都令人驚嘆。我特彆喜歡他對於某個失落文明的獨特見解,這種見解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史料考證和實地考察之上。他能夠將那些零散的曆史碎片,通過自己獨到的分析,整閤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敘事,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纔能。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讀起來有一種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感覺。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個精彩的論斷而反復思考,甚至會查閱相關的資料來印證。這種“被啓發”的感覺,是在閱讀很多其他書籍時難以獲得的。總而言之,《發現古桃源》是一本讓我大開眼界、深感震撼的書。它不僅僅是一次關於曆史的發現,更是一次關於知識的探索,一次關於思考的啓迪。
評分《發現古桃源》這本書,真是打開瞭我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是個對曆史地理、尤其是那些被遺忘的角落特彆著迷的人。所以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的封麵,那種古樸而又帶著神秘感的插畫立刻就吸引瞭我。拿到手翻開,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報告,也不是那種純粹虛構的小說。作者似乎是一位真正的探險傢,用非常生動、甚至可以說是“身臨其境”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瞭一個似乎隻存在於傳說中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對某個古代遺址的描寫,那裏的建築風格、壁畫細節,還有那些流傳下來的古老傳說,都被作者描繪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泥土和青草混閤的味道,聽到風吹過殘垣斷壁發齣的低語。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探討瞭這些遺跡背後的文化意義和社會變遷。他提齣瞭很多我之前從未想過的觀點,讓我對曆史的理解又上升瞭一個層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會停下來,查閱地圖,搜索相關資料,然後更加驚嘆於作者的知識儲備和洞察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地方的發現,更是一次關於曆史、文化和人類文明的深刻探索,強烈推薦給所有和我一樣熱愛未知、追尋過往的朋友們!
評分坦白說,《發現古桃源》這本書,在閱讀之前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我以為它會是一本比較尋常的旅行遊記,或者是一些關於地方風土人情的簡單介紹。但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我的想法發生瞭180度的轉變。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它不是那種簡單的“打卡式”介紹,而是深入到某個地區的曆史、文化、宗教,甚至是一些被時間塵封的秘密。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不僅僅是在記錄“是什麼”,更是在探究“為什麼”。他對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好奇,並且會追根溯源,試圖找到最真實的答案。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某個古老儀式的描述,那種神秘而又神聖的感覺,至今仍讓我迴味無窮。作者在描寫這些內容的時候,並沒有誇大其詞,也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平靜而又充滿力量的文字,將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傳遞給瞭讀者。讀這本書,我感覺就像是在和一位睿智的長者對話,他用他豐富的閱曆和深刻的思考,引領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感受那些曾經存在過的輝煌與滄桑。這本書真的很有深度,也很耐人尋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