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概况
定价:25.00元
作者:江新兴,周洁,伍国春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5637133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的编写原则是:既要给学员学习日语语言文学提供文化背景知识,增进他们对日语语言文学的理解,也为学员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供必要的材料,还系统地介绍日本历史和现代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日本社会的整体面貌有一个动态的、感性认识、缩短与日本人接触时的距离感。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日本的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知识,既要给学员学习日语语言文学提供文化背景知识,增进他们对日语语言文学的理解,也为学员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供必要的材料,还系统地介绍日本历史和现代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日本社会的整体面貌有一个动态的、感性认识,缩短与日本人接触时的距离感。本书涉及广泛、资料翔实,不仅可以作为教材供日语专业学生使用,对想了解现代日本情况的读者来说,也不失为不错的读物。
目录
章 日本の地理
節 位置と構成
第二節 地方と行政区画
第三節 地形
第四節 気候
第五節 交通
第六節 人口と民族と宗教
第二章 日本の政治
節 戦後の日本政治
第二節 日本国憲法
第三節 日本の国家機構
第四節 選挙
第五節 政党 利益グループ
第三章 日本の経済
節 経済復興期(1945年~1955年)
第二節 高度成長期(1956年~1972年)
第三節 安定成長期(1973年~1989年)
第四節 ポスト冷戦(1989年~)
第四章 日本の文化
節 日本文化の特徴
第二節 伝統文化
第三節 民俗文化
第四節 神社 祭りおよび宗教観
第五章 日本の社会
節 日本人の暮らし
第二節 日本の家族
第三節 日本の社会
第六章 教育 科学マスコミ
節 日本の教育
第二節 日本の科学技術
第三節 日本のマス コミュニケション
第七章 日本の外交と軍事
節 第二次世界大戦前の日本外交
第二節 国際社会への復帰
第三節 戦後の外交
第四節 日本外交の特徴
第五節 日本の防衛
第八章 日本の観光
節 道路交通の発展と観光の始まり
第二節 観光政策と観光の発展
第三節 主な名所旧跡
付録一:日本国と野平和条約
付録二:日本国憲法
付録三:日本国と中華人民共和国の共同声明(日同声明)
付録四:天皇の人間宣言
付録五:日本史略年表
参考文献一覧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与其说是吸收知识,不如说是一场深入的文化漫步。作者的叙事风格极为流畅且富有画面感,仿佛他不是在陈述事实,而是在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一幅幅生动的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画卷。他没有陷入那种堆砌枯燥数据的泥潭,而是巧妙地将宏大的时代背景融入到具体的人物故事和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比如,书中描绘某一个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从他清晨在简朴的工作室里点燃炉火开始,到他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碰撞融合,整个过程的心理挣扎与艺术追求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读完后,不仅了解了工艺本身,更理解了支撑其存在的精神内核。这种叙事上的代入感极强,让人很容易忘记自己是在阅读一本“概览”性质的著作,反而感觉像是在听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他一生中观察到的精妙之处。这种文学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结合,让原本可能略显严肃的主题变得生动可亲,对于想要建立全面认知体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佳的引导。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它在探讨当代社会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而富有同理心的笔触。许多关于现代社会的分析,往往容易陷入激昂的赞美或尖锐的批判,但这本书采取了一种近乎人类学观察者的姿态。它在分析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时,既没有回避那些结构性的矛盾,也同样肯定了普通人在适应新环境时所展现出的韧性和创造力。比如,书中对于新兴消费文化现象的描述,没有简单地贴上“浮躁”或“肤浅”的标签,而是深入剖析了这种消费行为背后所承载的身份认同需求和社群联系的渴望。这种平衡、不偏不倚的观察视角,使得阅读过程异常舒适,它不是在教导读者“应该”如何看待某个现象,而是在提供全方位的视角,让读者自己去形成判断。这种尊重读者的智能和判断力的写作态度,在同类读物中是十分罕见的,它真正做到了知识的普及,而非观念的灌输。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结构布局上做出了非常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它摒弃了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的线性划分,而是采用了主题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组织。例如,其中有一整章专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美学”,它横跨了现代建筑、公共交通系统和社区营造等多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但作者通过一个核心的哲学命题将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我原本以为阅读这类主题书籍时会感到碎片化,但恰恰相反,这种模块化反而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更立体化的视角,便于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探索,同时也更容易在不同主题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果用一个比喻,这本书就像一个立体迷宫,每一条路径都能通向一个核心的认知点,而且每个路径的设计都充满惊喜,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这种非线性的知识建构方式,非常适合信息爆炸时代下,追求高效和深度理解的现代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靛蓝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透着一股沉稳而又不失精致的气息。初次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那种恰到好处的厚重感,油墨的印刷质量也是一流,即便是细小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都清晰锐利,没有丝毫的晕染或模糊。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分隔处的留白设计,不仅使得阅读节奏更加舒缓,也让版面布局显得极其专业和考究。内页的排版非常注重读者的视觉体验,字号大小适中,行距也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的疲劳。不过,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许是书脊的设计,虽然结实,但打开平摊时,中间部分稍微有点紧涩,希望多翻阅几次后能有所缓解。整体而言,从触感、视觉效果到耐用性,这本读物在物理形态上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工艺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得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远超我对普通教材或普及读物的预期。这本书的实体品质,绝对值得收藏。
评分关于这本书的资料翔实程度,我只能用“令人敬畏”来形容。翻阅到中后部时,我被其引用的数据和参考文献的广度深深震撼了。这绝不是一本流于表面的介绍性读物,其背后显然是扎实、严谨的研究工作支撑。书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官方统计数据,还穿插了许多社会学调查报告、历史文献的摘录,甚至还有一些小众的口述历史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呈现这些信息时,做到了极高的透明度和批判性。他不会简单地罗列数字,而是会指出这些数据的局限性,或者解释不同时期统计口径的变化,这对于任何想要进行严肃研究的读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石,让读者在了解表象的同时,也能触及到数据背后的复杂逻辑和演变过程。对于想要深入探究某一特定领域的读者,书末附带的详尽注释和索引系统,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为后续的自主学习铺平了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