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北非战场
定价:58.00元
作者: 温斯顿·丘吉尔,巫琼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518151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n
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由于他在描绘历史与传记方面的杰出造诣,和他那捍卫人之崇高价值的光辉演讲。' n
n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丘吉尔以战时亲身经历,引用大量文件和个人记录,写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维基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词条专属于此书。 n
n
内容提要
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国军队保存了三十三万有生力量,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至关重要。丘吉尔在之后的演讲中说--'战争从来都不是靠撤退打赢的,但这次撤退中却孕育着胜利。'
丘吉尔所说的胜利,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北非战场》所记录的,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的辉煌胜利,在本书中,隆美尔、蒙哥马利等一众名将悉数登场,坦克大战荡气回肠,终以第二次阿莱曼战役作为本卷的高潮和结尾。'在阿莱曼战役之前我们屡战屡败;在阿莱曼战役之后,我们百战百胜。'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S.Churchill
1874.11.30-1965.1.24
演说家、军事家、作家。
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内领导英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胜利。
战争结束后,丘吉尔以战时亲身经历,引用大量文件和个人记录,写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
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引人注目,封面那种略带陈旧感的米黄色调,配上苍劲有力的黑色字体,立刻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翻阅时,就被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住了。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是那种光滑刺目的亮白,而是稍微偏黄的哑光纸,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一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回忆录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而且,书脊的装订看起来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会散页。侧边看过去,厚度适中,但分量感十足,仿佛捧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段尘封的往事。尤其是那些印刷的插图和地图,虽然是黑白的,但线条的清晰度和细节的还原度都相当高,能让人在阅读文字之余,有一个直观的地理和军事部署的参考,这点真的要给设计者点赞,他们显然是理解“阅读体验”的真正含义的。
评分与其他史料相比,这部回忆录的独特价值在于其“第一手性”和不可复制的个人视角。它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那种在绝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是通过官方文件永远无法捕捉到的。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于内部辩论和幕后协商的细节,这些往往是官方战报中被刻意省略的部分。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冲突、误解和最终的和解,构筑了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真实肌理。读罢合卷,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仿佛自己也曾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的一份子,参与了那些决定世界走向的艰难抉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作为历史文献的意义,它更像是一面映照人类意志与局限的棱镜。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领导力”的深度剖析。这不是一本歌功颂德的自传,而是对自身决策过程的冷静审视。其中关于如何平衡盟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出“足够好”的判断,以及如何在政治风暴中维护军事行动的纯粹性,这些论述极为精辟。有些段落,我需要反复阅读好几遍,才能真正领会其中蕴含的权谋与远见。它展现了最高层决策者所承受的巨大道德负担——每一个看似理性的决定背后,都系着无数人的生死荣辱。这不仅仅是历史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清醒和意志力的哲学实践指南。
评分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与其说是获取信息,不如说是一次与时间对话的旅程。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独特,他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和日期,而是将个人的情感波动、战略决策时的内心挣扎,以及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冷静与果敢,熔铸在了每一段文字之中。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是其他历史著作难以比拟的。你仿佛能嗅到地中海的咸湿空气,听到远处炮火的轰鸣,感受到前线指挥官们彻夜难眠的焦虑。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作者的处理手法极其高明,他会先铺陈巨大的不确定性,让读者跟着他的思路一同走向迷雾,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抛出那个决定性的洞察或命令,那种如释重负或恍然大悟的感觉,在文字间跳跃,非常具有感染力。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次接触这样一部宏大叙事时,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军事和政治术语的专业性是摆在那里的。然而,作者的文字功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他巧妙地平衡了宏观的战略布局与微观的个人轶事。例如,在描述一次重大的后勤调配时,他可能突然插入一段关于某个年轻士兵在沙漠中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文风的切换自然流畅,使得原本枯燥的军事分析瞬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这种叙事节奏的掌控力,让即便是对军事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节奏,并且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教科书的平面介绍上,而是深入到了决策者的思维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