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驾游澳大利亚
定价:59.8元
作者:英国DK公司著,梁传祝译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250989
字数:383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DK目击者—自驾游澳大利亚》共分为22个自驾区域(时长从1~7天不等),带领你深入德国各地,沿途入住迷人的酒店,一路畅享当地美食。每一个自驾行程都附有一份徒步计划,它会带你探访风景秀丽的小镇,或者建议你参与从冲浪到划艇等一系列。同时附赠购买当地手工艺品和特产的小贴士。书中列出的邮编可供你在车载导航仪上搜索地点时使用。
每个章节都根据主题线路设置安排了相应的游览城镇,其中的重镇还设计了较短的徒步程;从一个城镇前往下一目的地的线路都有详细说明。每个游览城市都精选了酒店和餐馆供人选择。本系列图书介绍的并不是尽人皆知的旅游区,而是带你深入一个国家原始地道的地区,感受它真实的样子。现在就出发吧,风景就在路上!
目录
作者介绍
1974年,4位设计师在伦敦肯宁顿区的工作室组成了DK(英国多林金德斯利有限公司)初的团队。40年的不断创想,DK的图书已经在超过100个国家出版,被翻译成近50种语,在全世界屡获大奖,被公认为国际的图文书出版社。DK秉持“用图片讲述事实”的设计理念,不断挑战图文书的出版高度。1997年DK来到中国,开始了与中国出版社的精诚合作,为中国读者提供经典畅销生动有趣的儿童及成人读物。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盛宴,那种广袤无垠的橙红色沙漠与远处若隐若现的海岸线交织在一起,光影的处理极其到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澳大利亚内陆的粗粝与壮美。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里行间留白的恰到好处,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非常适合在长途旅行中随时翻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那些偏远小镇时的那种细腻笔触,比如那个名叫“白崖镇”的地方,作者用了整整三页的篇幅去描绘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老式面包店招牌上的那种温暖色调,以及当地人那种慢悠悠、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节奏。书中收录的那些手绘地图,虽然不如高精度GPS来得精确,但却充满了人情味和探索的乐趣,它们标注的不是最快的路线,而是那些“值得绕一趟的风景点”,比如一棵孤零零伫立在盐湖边的枯树,或者一个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观星点。这本“路书”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放慢速度,去倾听风声,去感受脚下土地的温度,而不是急着打卡每一个著名景点。它成功地将驾车的枯燥过程,转化成了一场与自然进行深度对话的心灵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风趣幽默的老朋友在咖啡馆里聊天,丝毫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说教感。作者在描述那些令人心惊胆战的驾驶体验时,那种幽默感简直绝了。比如,他描述有一次在穿越纳姆布卡沼泽地带时,差点把他的四驱车陷进泥泞里,他没有渲染太多的恐惧,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他当时脑子里闪过的那些“我到底为什么要来这里受罪”的哲学思考,以及他如何用一根看起来细弱不堪的树枝当撬棍的滑稽场景,读得我忍不住拍案大笑。再说到他对于车辆维护的分享,那更是接地气到了极点。他不是推荐昂贵的专业设备,而是详细记录了他如何用最原始的方法,比如用口香糖和胶带临时修补漏气的轮胎,以及他对不同类型越野轮胎的“爱恨情仇”。这种坦诚和不加修饰,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它让你觉得,即使你是一个新手司机,只要带上这本书,似乎就有了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些未知的荒野挑战。它不仅仅是关于路线,更是关于人在困境中的应变之道。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它绝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地理顺序简单堆砌游记。作者巧妙地将那些令人心碎的低谷时刻,与震撼人心的巅峰体验穿插呈现,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例如,在描述完穿越西澳大利亚州荒凉的“零公里路段”的孤独与绝望之后,紧接着就转入了他在大堡礁潜水时,被色彩斑斓的珊瑚和鱼群包围的狂喜瞬间。这种强烈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此外,书中穿插的一些历史小故事也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他会突然停下来,给你讲述一小段关于淘金热时期流亡者的悲惨命运,或者某个原住民古老部落迁徙的传说。这些历史的重量感,让那些看似寻常的公路景观,一下子变得厚重起来,充满了时间的维度。它迫使读者思考,在这片看似空旷的土地之下,到底埋藏着多少尚未被讲述的故事,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精神内核。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人文关怀”这一块做得非常出色,它超越了传统的旅游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孤独相处”的社会观察手记。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他与那些在路上偶遇的人们之间的短暂而深刻的交流。他没有过多地评论这些人的生活状态,而是客观地记录了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他们眼神中的疲惫、希望或者满足。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卡车司机”这个群体的描写,他们是这片广阔土地上真正的“孤独国王”,作者捕捉到了他们那种粗粝外表下的敏感和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书中记录了作者在某个偏远服务区,与一位卡车司机关于“什么是家”的长达三小时的对话,那段对话充满了哲思的火花,让人深思良久。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揭示了在极致的自由背后,往往潜藏着极致的自我审视,它让你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它教会我,真正的公路旅行,不是征服距离,而是与沿途的人和自己建立连接。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经历了一场横跨半个大陆的味觉探险。作者对“路边美食”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米其林星级餐厅的描述。他仿佛拥有一个超级嗅觉雷达,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些隐藏在加油站后巷或者简陋棚屋里的美味。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肉派”的章节,作者将澳大利亚不同州、不同地区的肉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对比,从南澳的酥皮厚度,到昆士兰的馅料咸度,甚至连哪家店的肉汁最适合拌饭都有独到的见解。更有趣的是,他记录了自己为了寻找一个传说中“世界第一好吃的虾卷”而走了三百公里的弯路,那段描写充满了对美食近乎宗教般的虔诚。这本书的插图部分也极具特色,那些照片不是为了展示风景的壮丽,而是专注于食物的细节——烤焦的边缘、冒着热气的汤汁,都处理得让人垂涎欲滴。读完这部分,我立刻开始计划我的下一趟旅行,目标就是作者推荐的那家位于内陆小镇的“烤羊排店”,这本书成功地将“公路旅行”和“美食朝圣”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