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铁血文库011
定价:39.80元
作者:宋毅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387539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强调文章的考究和精彩,深入挖掘每一个主题的特色,并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文字的趣味性,收入的作品优中择优,品质至上。
◆奉行给读者带来细节、新意和趣味为原则,用精美的图文排编和优美的文字内容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历史、军事作家宋毅主编。
内容提要
本期奥斯曼帝国专题,特别选取了奥斯曼帝国塞利姆一世的辉煌远征以及帝国从征服到失去埃及的全过程,让读者全面了解奥斯曼这个曾经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
塞利姆一世 (1467—1520),奥斯曼帝国第九任苏丹(1512—1520),因以严峻手段治国而被称为“冷酷者”。他先是通过激烈的竞争夺取了王位,又一改父亲巴耶济德二世时期相对和平的外交政策,对外大肆扩张,使奥斯曼帝国的版图扩展到叙利亚和北非地区。如此迅速的扩张力度,让他成为历代奥斯曼苏丹中夺取领土*多的一位。1520年病故前,他通过继承人之外的所有男性后代,确保了苏丹位置安全地传到儿子苏莱曼一世手中。《冷酷的奥斯曼征服者——塞利姆一世远征记》通过对这个远征王者的叙述,带你领略奥斯曼帝国*为鼎盛辉煌的时代。
中东,似乎永远是这个地球上的焦点,从中东战争到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叙利亚战争,战火连绵。实则许多的恩怨,可以追溯到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时代——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从成为横亘欧亚之间的壁垒,到沦为被欧洲欺虐的病夫,民族纷争、领土纷争层出不穷。而这其中,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成为*的焦点之一。《帝国之殇——奥斯曼王朝统治下的埃及》一文中的埃及与奥斯曼帝国三百年恩怨情仇,带你了解这个庞大帝国的兴与衰。
堑壕战,在人们的脑海中总是与残酷的*次世界大战联系在一起。有关一战的资料浩如烟海,《堑壕战——索姆河战役的血色回忆》一文从全新的视角,精选了四个老兵关于*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的生动回忆,并对回忆中出现的各种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进行了详尽解说,旨在让读者头脑中关于一战堑壕战和战争中与死神相伴的老兵形象丰满起来,对战争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人类延绵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面对现实利益的纠葛,其实真正能与邻邦做到“和睦友好、相安无事”的国家并不多。但如英格兰和苏格兰这样,从始至终都彼此仇视,几度分分合合却又始终保持着藕断丝连关系的“奇葩”,却也并不多见。《同室操戈——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千年恩怨》一文便将带领读者,回顾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充斥着刀光剑影的恩怨情仇。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宋毅,《铁血文库》系列MOOK主编,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上海作协会员,历史、军事作家,曾获《现代兵器》杂志2009 年度作者一等奖等荣誉。出版有《战争特典:隋唐英雄》《壬辰1592 :决战朝鲜》《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等多部畅销著作。
文摘
序言
无
我通常对历史题材的作品抱有一种既期待又谨慎的态度,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沦为枯燥的年代罗列。然而,从这本书的整体调性来看,我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野心。它似乎不满足于仅仅讲述“发生了什么”,更着重于挖掘“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这种由表及里的探究方式,往往能让读者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我尤其关注作者在叙事视角上的选择——是宏大叙事下的群像描摹,还是聚焦于关键人物的命运转折?如果是后者,我希望那些细节的刻画能足够细腻入微,能让我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性的挣扎与光辉。好的历史作品,应该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历史的迷雾,展现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复杂逻辑和微妙的人心波动。
评分说实话,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本实体书要赢得读者的青睐,内容质量是硬道理,但周边配套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重要。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在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是如何找到平衡的。一本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既要有扎实的史料支撑,确保观点的可靠性,又不能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我希望它能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说书人,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将那些严肃的史实串联起来,让冰冷的数字和遥远的人物鲜活起来。如果它能够提供详尽的注释和参考文献索引,那就更棒了,这体现了作者对学术诚信的负责,也为有兴趣深入研究的读者铺平了道路。这本书的价值,也许就在于它能够搭建起一座从普及到专业的桥梁。
评分从市场反应来看,能以“文库”的形式出版,想必是经过了精挑细选,背后有一定的策划背景。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来一些视角上的新鲜感,也许是对传统史观的一次有力挑战,或者填补了某个长期被忽略的历史角落。现代的史学研究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的视野,如果这本书能在军事、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那无疑会大大提升其深度和厚度。我更倾向于那些敢于提出新颖论点的作品,而不是对既有结论的简单复述。希望它能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阵阵涟漪,让读者在合上书本后,仍能对某些历史事件产生新的思考和辩证的看法,而不是全盘接受既定答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尘封已久的往事。装帧的质感也相当出色,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显示出出版方在细节上下的功夫。我特别喜欢它选用的那种略带粗砺感的纸张,很贴合内容可能会涉及的年代背景,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仪式感。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距留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或许存在的插图或历史地图,如果处理得当,那种融入感的体验是电子书绝对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物理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和提升,让人忍不住想把它郑重地供奉在书架上,时不时地摩挲一番,期待着开启一段厚重的阅读旅程。我对它期待已久,光是拿到手的触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我个人对于“铁血”二字所代表的意象总是充满敬畏与好奇。这通常意味着冲突、牺牲与变革,是时代剧烈震荡的缩影。因此,我推测这本书的重点可能落在某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那里必然充满了高风险的决策和不可逆的命运抉择。阅读这类题材时,我最看重的是作者能否描绘出那种“身不由己”的宿命感,以及身处洪流中的个体所展现出的勇气与局限。那种在巨大历史惯性面前,个人的挣扎与反抗是如何上演的?是激情澎湃的呐喊,还是默默无闻的坚守?如果能捕捉到这种复杂的人类情感光谱,这本书的感染力将是无穷的,它能让我们站在安全的位置上,反思历史的沉重与自身的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