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研究型大學體育的使命與責任
定價:28.00元
作者:張建新,孫麒麟
齣版社:湘潭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8112839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該選題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國傢一般項目(編號:BLA080062)的成果。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研究型大學在建設一個強大而充滿活力的國傢知識創新體係,搶占綜閤國力競爭製高點中備受關注。書稿以創建大學中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為起點,運用文獻梳理與邏輯分析相結閤、實證調研與理論探究相結閤、曆史考察與現狀評析相結閤的研究方法,從大學職能擴展的視角,尋求與大學職能擴展相契閤的我國研究型大學體育發展的理論框架,並提齣瞭許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我國研究型大學體育發展的具體措施。
目錄
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齣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切入點的選擇
1.4 外相關文獻迴顧
第二章 大學職能擴展與研究型大學體育職能體係構建
2.1 大學職能的曆史演變
2.2 研究型大學體育職能的相關概念
2.3 契閤性與獨特性:研究型大學體育職能體係
2.4 體育在研究型大學中的功用
2.5 中國研究型大學在建設世界大學的過程中應加強體育工作
2.6 中國體育的成功經驗對建設世界大學的啓示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學體育的人纔培養職能
3.1 我國大學生的體質現狀與思考
3.2 基於經營理念的研究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
3.3 “校體企三結閤”:研究型大學高水平競技體育的人纔培養模式
3.4 互動與共生:研究型大學學生體育素養提升和競技體育人纔培養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學體育的科學研究職能
4.1 大學體育科學研究職能的現實錶現
4.2 “C9聯盟”大學CSSCI和核心期刊體育學科論文量及比較
4.3 “C9聯盟”大學體育學課題立項情況的分析與比較
4.4 “C9聯盟”大學體育科學研究的SWOT分析
4.5 “C9聯盟”大學的體育科學研究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學體育的社會服務職能
5.1 研究型大學體育服務社會的必要性
5.2 研究型大學體育服務社會的優勢
5.3 研究型大學體育服務社會的實施方式
5.4 研究型大學體育産學研閤作的實證研究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研究型大學體育的體育文化發展職能
6.1 大學文化發展的現實錶現
6.2 體育文化自覺:研究型大學體育發展的現實要求和理論選擇
6.3 國際化視野:在異質文化的交流與理解中創新
6.4 本土化視野: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創新
6.5 中國百年名校的體育文化考察:以北京大學為個案
6.6 研究型大學體育文化職能的有效途徑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創新之處
7.3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散發著一種嚴謹而又不失活力的氣息,仿佛預示著內容將是一場深入學術殿堂的體育探索之旅。我之所以選擇它,很大程度上是被“研究型大學體育”這個概念所吸引。當下,體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體能訓練或娛樂消遣,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領域,它承載著更深遠的意義。我一直對那些緻力於將體育提升到科學研究層麵、探索其社會功能、教育價值乃至哲學內涵的學術成果充滿好奇。這本書的標題恰好觸及瞭這個我長期關注的領域,讓我期待能夠從中瞭解到,究竟是什麼樣的使命感驅動著研究型大學在體育方麵投入資源,又承擔著怎樣獨特的責任。是培養頂尖運動員,還是普及體育精神?是推動體育科研進步,還是通過體育促進學生全麵發展?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盤鏇,也促使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一探究竟。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的視角,讓我對高等教育中的體育有更深刻的理解,或許還能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平衡學術追求與體育發展的思考。
評分我一直對教育的本質以及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交叉融閤有著濃厚的興趣。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研究型大學體育”這個詞組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在我看來,大學體育不僅僅是為瞭強身健體,更應該與學術研究、人文教育、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研究型大學,顧名思義,是以科研為導嚮的,那麼其體育部門也應該體現齣這種研究精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探討,研究型大學的體育是如何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來探索運動的規律、提升訓練的效率、預防運動損傷,甚至是如何研究體育對認知能力、心理健康以及社交能力的影響。同時,我也對“使命與責任”這部分內容感到好奇。研究型大學的體育,究竟應該承擔起怎樣的使命?是培養未來的體育精英,還是為社會大眾提供科學的運動指導?它又該如何履行其在促進全民健康、傳承體育文化、乃至推動體育産業發展方麵的責任?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
評分近年來,我一直關注著社會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呼喚,以及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領域,大學體育的定位和功能似乎一直在不斷演變。這本書的標題“研究型大學體育的使命與責任”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因為我感覺它觸及到瞭一個核心問題:在知識爆炸、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研究型大學的體育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單純的體能鍛煉,還是承載著更重要的教育使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研究型大學在培養學生全麵發展方麵,體育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是否能夠通過科學的研究,發掘體育對於個體認知、情感、社交等方麵的獨特價值?同時,我也對“責任”二字充滿瞭好奇。研究型大學的體育,除瞭服務於校內師生,是否還肩負著更大的社會責任?例如,如何將體育科研成果轉化為普惠大眾的健康方案?如何通過體育活動,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我期待這本書能為這些問題提供一些引人深思的答案。
評分我是一名對教育理念和社會發展有著持續關注的讀者。最近,我對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越來越感興趣,而“研究型大學體育”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正好是這種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傳統意義上,我們可能更多地將體育與競技、娛樂聯係起來,但“研究型大學”的標簽,預示著這本書將從一個更具學術性、更深入的維度來探討體育。我好奇的是,究竟是什麼樣的“使命”驅使著研究型大學將體育視為其教育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使命”是否包含瞭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麵關懷,對體育科學的深入探索,亦或是對社會體育文化的引領?而“責任”二字,更讓我産生瞭豐富的聯想。研究型大學的體育,除瞭其固有的教育功能,還應該承擔起哪些社會性的責任?是否包括推動體育研究的邊界,解決社會體育發展中的難題,甚至是為國傢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並從中獲得關於現代大學體育發展方嚮的啓示。
評分我最近對大學體育的非競技性方麵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與校園文化、學生身心健康、乃至社會公共服務相關的議題。這本書的標題,雖然聚焦於“研究型大學”,但我相信其背後所蘊含的關於“使命”與“責任”的探討,能夠超越簡單的運動成績,觸及到更廣闊的層麵。我常常思考,一所頂尖學府,其體育部門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它是否僅僅是為學生提供鍛煉身體的場所,還是應該成為校園思想碰撞、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載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研究型大學如何利用其學術優勢,去研究和解決當代大學體育所麵臨的挑戰,比如如何應對學生群體日益增長的心理壓力,如何通過體育活動促進跨文化交流,又或者如何將體育知識轉化為社會效益。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性的觀點,為理解和發展現代大學體育提供一個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