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中华大词典 |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
| 作者:本书编委会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10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57902988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收条丰富,功能完善,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词典
《中华大词典》收词以现代汉语词汇为主,兼顾古今。释义详列现代常见常用义和新出现的义项,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字、词、成语及其他熟语的意义和用法,词典在词条的释义之后配有十分丰富的例词、例句,有助于读者学习、理解与运用。此外,本词典设置了“备用词”栏,附列了一些以单字字头结尾的词语(含异形词),以便读者了解、掌握单字(语素)的构词能力和词汇信息,还在有些常用字后面配了图,以便进一步了解字的意义。
《汉语大字典》编纂处为《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需要成立,是川鄂两省编写领导小组和大字典编委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汉语大字典》日常工作,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直接领导。
凡例 2音节表 5新旧字形对照表 12部首检字表 13(一)部首目录 13(二)检字表 15(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89词典正文 1-1285(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附录1286汉语拼音方案1287现代汉语词类表1290标点符号用法1295汉字笔画分类、名称表1308常见部首名称和笔顺表1309汉字笔顺规则表1313我国历代纪元简表1314节气表1316干支次序表1317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省会(或首府)名称表1318我国少数民族名称表1319计量单位表1321
这套书真是个“大部头”,光是捧在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光是看着这厚实的装帧和那古朴的书名,就让人肃然起敬。我平时读书不算少,但像这样能让人感觉到文字沉淀和历史厚重感的书,真是少之又少。我特意选了个周末,泡了壶上好的普洱茶,准备好好“攻克”一下。不得不说,这排版设计得非常用心,字体大小和行距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对于一本动辄查阅无数次的工具书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试着查找了几个生僻字词,发现它们不仅给出了标准的解释,还附带了详细的典故出处,甚至连词义的演变过程都有涉及。这种刨根问底的做派,让我这个喜欢深究的读者大呼过瘾。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的集合,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每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和感悟。我甚至开始期待,下次再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时,能有更多时间沉浸在这本书为我打开的知识殿堂里。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毕竟现在的电子词典实在太方便了,一个语音输入就能找到答案,谁还会去翻这么大部头的纸质书呢?但当我真正开始使用它的时候,那种感觉是电子产品完全无法替代的。这种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记忆的构建过程。手指拂过那些厚实的纸张,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特殊气味,这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旧时的书房,在一位老学者的指导下学习。我惊喜地发现,它收录的很多词汇,即便是最新的网络热词,在经过一番考证后,也能找到其古典的源头或类似的表达方式。这种横跨古今的连接能力,展现了编纂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学术水准。我用它对比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它在对一些传统文化概念的阐释上,更加精准、更加醇厚,少了一份现代的“快餐感”,多了几分历史的温度。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更像是一座知识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至于迷失在碎片化的知识海洋里。
评分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而言,工具书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是衡量其价值的硬指标。我过去在撰写一些历史题材的文章时,常常会因为某个特定时代用词的精准性而伤透脑筋,网上搜索的结果往往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而这本大词典,简直就像是我的“定海神针”。我昨天为了考证一个清代官场的特定称谓,反复比对了几个不同的释义,最后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注释角落里,找到了最贴切、最权威的解释,还附带了相关的官方文书引文作为佐证。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搜索引擎都无法给予的。更让我佩服的是,它在处理多义词或同形异音字的时候,分类极其清晰,逻辑严密,完全杜绝了混淆的可能。这需要投入多少心血去校对和梳理啊!我甚至可以想象,这背后的编辑团队,该是如何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条。这不仅仅是体力上的工程,更是智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
评分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本《中华大词典》的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它厚重而典雅的封面设计,加上精良的印刷质量,使得它本身就具备了极高的收藏属性。我把它放在客厅的书柜里,即便是路过的朋友,也会忍不住停下来,被它的气势所吸引。他们大多会感叹,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编纂和出版如此规模的传统工具书了。对我来说,拥有这样一本权威的工具书,就好像拥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后盾。每当我对某个文学概念感到疑惑时,我知道,答案不会是模糊不清的百度百科的片段,而是经过严格考证、有据可查的、沉甸甸的论断。它所带来的安全感和知识的充实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它让我相信,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面前,保持一份敬畏和求真的态度,才是我们对待知识应有的姿态。
评分我居住的地方空间有限,但自从这本书搬回家后,我特意给它腾出了一个专门的位置,把它放在了一个容易拿取、光线充足的书架上。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在阅读其他书籍遇到一些略显陌生的词语时,主动放弃手机,转而走向它。这种行为上的转变,充分说明了它的“磁性”。它有一种魔力,让你愿意放下即时满足的电子设备,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我甚至开始尝试“随机阅读”模式,随便翻开一页,从任意一个词条开始读下去,结果总能发现一些我从未留意过的有趣知识点。比如,我偶然读到了一个关于古代度量衡的词汇,它不仅解释了词义,还详细描述了这种度量衡在不同朝代的微小差异。这种细节的呈现,让我对古人的生活细节产生了更具象的认识。这本书与其说是供人查阅,不如说更适合供人品味和钻研,它提供的是一个知识的生态系统,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