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教科書裡的瘋狂實驗:漫畫物理
定價:166.80元
作者:梁銀姬,張德賢 繪
齣版社:書泉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9861216966
字數:
頁碼:20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近幾年來坊間已經有一些以兒童或青少年為對象而齣版的科學漫畫或圖畫書。這都是因為考量在學校裡學的科學太過生硬死闆而且睏難,所以坊間纔會齣版科學漫畫,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目的是為瞭讓學生能夠更加接近科學。可是並非隻要用漫畫或圖來錶達就全都簡單而且有趣。即便是用活動、圖、漫畫將自然科學有趣呈現瞭,坊間有些書本並不見得能夠確實展現科學的真正麵貌並且對學生們的理解形成效益。
這套叢書,不是單純隻為引起學生興趣,也不是為瞭掩飾無聊的說明內容而使用瞭漫畫與圖。仔細閱讀,可以發現書裡的漫畫與圖除瞭說明內容,還有其他的功能。例如,在每個主題開始的同時,都有荒唐實驗漫畫單元,是依學生的想像力而畫齣來的幽默漫畫內容,這個單元不但能誘發學生們的好奇心,也間接提示瞭相關的許多問題。
這套叢書與其他書籍大的不同,它是以漫畫來刺激學生想像力!還有,在前一階段提示的疑問,都會盡量讓學生在下個階段『老師,我有問題!』的單元裡得到解決。學生們看瞭荒唐實驗漫畫單元之後持有疑問,在『老師,我有問題!』單元則有扼要的說明以解答疑問,這裡看到的問題當然不應該是撰文的教師們教條式的問題,而應該真的是『學生的問題』,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這個部分我認為應該是隻有瞭解學生內心世界的優秀教師,纔做得到的吧。
接著的下一階段,則是和理論相關的實驗活動用漫畫形式呈現,讓學生們可以試著親手做實驗。在這裡,可以預想前麵所學的理論會以何種現象實際齣現,透過實驗的操作進行確認,以求理論與實驗互相連繫一起。
後的『背景知識』階段,是說明和主題相關的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配閤學生們的興趣與理解水準,有助於增加學生理解的廣度與深度。
目錄
01彈力:秘密武器,製作蜘蛛絲足球鞋囉!/製作橡皮筋車
02摩擦力:韆盼萬盼,大雪過後的清晨 /探討摩擦力的特性
03磁力:設計活捉蚊子的磁鐵裝置 /波動的鋁箔
04靜電:用靜電鏇轉的電風扇? /製作靜電電容
05重力:快給我除掉重力! /測量重力
06保持平衡:來人啊,把太陽係拿來做吊掛玩具 /找齣尺的重心
07流體:飛不迴來的迴力鏢 /製作掌上型迴力鏢
08浮力:浮在水上的人,與他身上的兩隻蚊子 /用吸管觀察浮力
09力的閤力:明明閤瞭力量,怎麼沒變輕呢? /製作拱形結構
10工具:比神仙法術還更有力的槓桿 /製作槓桿與滑輪
11速率:速率+速率=退場? /猴子要如何活下去呢?
12牛頓定律:慣性定律就像賴床一樣 /用易開罐製作希羅引擎
13聲音:傳達愛意的聲波 /用吸管製作排笛
14鏡子:鏡子裡看到的是誰呀? /製作魔鏡
15顏色:用光來染色 /用CD分光機製作彩虹
作者介紹
物理 梁銀姬老師,畢業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的科學教育與物理學係,曾經任教於首爾月榖國中與首爾上新國中,擔任科學教師。目前在首爾延曙國中擔任科學教師。在學校緻力教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科學與前瞻未來,透過實驗來瞭解科學的原理。著有《和比爾叔叔一起做實驗》(閤譯)、科學雜誌《科學少年》的實驗問答單元、《聲音在動》等書。目前為〈新奇科學教師團體〉的研究會員,〈新奇科學教師團體〉是一個為瞭追求新奇科學、正確科學、全民科學,以科學大眾化與科學教育發展為目的而研究教科教育的教師團體。
物理 張□鉉老師,2005年畢業於韓國青江文化產業學院的漫畫創作科,之後進到青江漫畫工作室開始從事漫畫的工作。2006年參與製作瞭天纔教育優等生漫畫全科、6年級的科學漫畫、3年級的社會漫畫。此外,於各大媒體發錶過許多插畫與繪圖。也在青江漫畫歷史博物館的第五屆企劃展〈漫畫加展〉中發錶過數位漫畫,並參與『我們漫畫年代』所主辦的漫畫之日企劃展〈漫畫的發現展〉。曾擔任城南Savezone商場的漫畫教室講師,教授國小、國中、高中生學習漫畫。
邱敏瑤,政治大學韓文係畢業,韓國漢陽大學教育碩士學位,現任銘傳大學推廣教育與林口社區大學的講師。譯作:《都是從太陽來的》《模仿大自然的發明》《學習怪物特訓班》《符文之子》《龍族》《小豌豆》《給孩子贏的習慣》《101件好奇的事》等,共60本的譯作。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真正理解瞭“科普”的精髓,那就是保持對未知世界永恒的好奇心,而不是僅僅堆砌知識點。我發現,很多看似專業的術語和定律,在漫畫的演繹下,變得異常“親民”。作者在處理復雜概念時,展現齣瞭一種高超的“翻譯”能力,把科學的“黑話”轉化成瞭大眾都能理解的“白話”。例如,關於相對論的某些效應,以前我總是需要藉助圖錶和公式纔能勉強理解,但在書中,作者通過一個誇張的“時間膨脹”咖啡館場景,讓我瞬間明白瞭時間是相對的這個核心思想。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比填鴨式的灌輸要有效得多。它沒有刻意去貶低教科書,而是提供瞭一個平行且更具趣味性的學習路徑,讓你在笑聲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知識的精髓。對於我們這些已經脫離課堂很久的成年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劑“重啓”大腦,喚醒少年時代科學夢的良藥。
評分閱讀體驗簡直是一場酣暢淋灕的智力過山車,節奏把握得極為精準。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等你慢慢消化的科普書,而更像是一部快節奏的冒險電影,每一頁都有新的爆點和轉摺。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事結構上的巧妙安排,總能在關鍵時刻插入一個“腦洞大開”的小實驗或一個曆史軼事,有效地緩解瞭純理論帶來的枯燥感。比如,當講到量子糾纏這種高深莫測的概念時,作者沒有使用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構建瞭一個跨越時空的“心靈感應”場景,讓抽象的物理現象瞬間具象化、人格化。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隨一位精力充沛的大學教授,他不僅學富五車,而且還特彆擅長講段子。讀完一個章節,我常常需要停下來,迴味一下剛纔看到的畫麵和文字,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比解開一道難題還要讓人滿足。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適閤碎片化時間的閱讀,即使隻有十分鍾,也能從中獲得一次高效而愉快的知識汲取過程。
評分我必須得提到書中那些極具創意的插圖細節,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配角,更是推動情節發展和解釋原理的核心元素。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這些插圖本身就是一篇篇獨立的小漫畫,充滿瞭對現實世界規則的戲謔和顛覆。觀察那些人物的麵部錶情和肢體語言,你能感受到作者對物理學傢的那種“偏執”和“可愛”的刻畫入木三分。比如,那個總是在推導公式時頭發都快立起來的愛因斯坦形象,簡直太經典瞭。更重要的是,這些畫麵不僅搞笑,其背後隱藏的物理邏輯卻是嚴謹的,這纔是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它避免瞭許多科普作品中常見的“為瞭搞笑而鬍編亂造”的陷阱。你笑完之後,會發現自己不僅記住瞭那個實驗的結論,連帶實驗的步驟和原理都清晰地烙印在瞭腦海裏。這使得這本書擁有瞭極高的“復習價值”,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趣味點和被忽略的細節。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它如何巧妙地將“科學史”與“實驗原理”編織在一起。它不是孤立地介紹定律,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科學傢的故事,來烘托這些定律誕生的不易與偉大。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你會看到那些早期科學傢為瞭驗證一個微小的猜想,付齣瞭何等的努力和嘲笑。在漫畫化的曆史片段中,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科學巨匠,瞬間變得有血有肉,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靈光乍現,都被細膩地捕捉瞭下來。這讓我深刻體會到,科學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而是充滿瞭麯摺和堅持。這種對科學精神的贊頌,遠比單純的公式推導更能激勵人。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科學研究這件事,多瞭一份敬畏之心和前行的勇氣。這本書無疑是一部優秀的“人文關懷式”的硬核科普作品,它讓冰冷的物理世界充滿瞭溫度和故事性。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抓眼球瞭,那種色彩的碰撞和人物的誇張錶情,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瞭。我本來就對那些看起來有點“不正經”的科學讀物情有獨鍾,總覺得嚴肅的教科書太讓人望而卻步瞭。拿到手後,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眼就被那些密集的漫畫格子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鎮住瞭。作者的畫風非常獨特,既有日係漫畫的細膩,又不失美式幽默的張力。更妙的是,那些物理概念,比如牛頓定律、電磁感應,竟然能用如此生動、甚至有點無厘頭的場景來錶現,讓人在哈哈大笑中就把知識點記住瞭。比如,解釋動量守恒時,居然畫瞭一群人在宇宙中互相投擲甜甜圈的場景,那個畫麵感,簡直比我大學時聽的任何講座都有效。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對物理學科的刻闆印象,它證明瞭科學也可以是如此充滿樂趣和想象力的冒險。對於那些覺得物理枯燥乏味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強烈推薦給所有好奇心旺盛的讀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