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选 陈铁民 中华书局 9787101131437

王维诗选 陈铁民 中华书局 97871011314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王维
  • 诗歌
  • 唐诗
  • 中华书局
  • 陈铁民
  • 古典文学
  • 选集
  • 诗选
  • 文学
  • 中国古典诗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1437
商品编码:29975182664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王维诗选
作 者:
出版社:
丛书名: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出版日期:201804
版  次:1版1次
页  数:260
ISBN :9787101131437
定价:16 元 本店价:12.48 元
折扣:【78】 节省:3.52 元
分类:  →  
货号:1758899
图书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著名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著称的。他的山水田园诗,多喜欢刻画一种宁静幽美的境界,做到使山水的形貌、神韵与诗人的情致完美地统一起来。由于王维笔下的景,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为“我”之心所融会的物,所以读者便感到他诗中的景物形象,达到了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这一切也表明,王维在以景达情,创造情景交融、意在言外、耐人寻味的意境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析》 作者: 李文涛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6890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页码: 820页 ---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的权威选本与精讲之作。精选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在散文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大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领略唐宋古文运动的磅礴气势及其后续的文风演变。 本书不仅是简单的作品汇编,更着重于“选析”二字。每一篇选文之后,都附有详尽的校注、背景介绍及深入的文学评论。作者李文涛教授,深耕古代散文研究数十年,其评析角度新颖,考证严谨,力求在继承传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学术发现,对八大家的创作意图、艺术手法、思想内涵及其对后世文坛的影响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解读。 全书结构清晰,脉络分明。首先对唐宋古文运动的兴起背景、核心思想进行概述,奠定宏观理解的基础。随后,逐一展开对八位大家的作品分析,或以“并论”的形式梳理其思想脉络的共通与差异,或以“专论”的形式聚焦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点篇目解析方面,本书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层面: 1. 韩愈的“以文载道”与雄奇之风: 对《师说》《谏学前、后十六封事书》等篇目的解读,侧重分析韩愈如何将儒家复古思想融入其雄健、奇崛的文风之中,展现其“辞必己出”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对其议论文中排比、对偶的运用,如何达到气势磅礴、说服力极强的效果,有独到的见解。 2. 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与个体精神: 聚焦《永州八记》系列,不再仅仅停留在描摹山水景色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柳宗元如何借山水景物寄托贬谪后的孤愤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寻,分析其“清疏峻峭”的笔法如何营造出超然物外又暗含悲凉的审美意境。 3. 欧阳修的平易与中和: 探讨欧阳修如何实现古文运动的“平易近人”,其在史论、铭文和抒情散文中展现的温润、典雅的文风,以及他如何通过文风的革新,推动士大夫阶层对文学的审美趣味的转变。 4. 三苏的“议论之妙”与“人情之真”: 重点剖析苏轼的旷达洒脱与苏辙的沉稳内敛。对苏轼《石钟山记》中哲理与叙事的完美结合,以及苏辙在政论中展现的深思熟虑,都有详尽的论述。同时,书中对苏洵的政论文章,侧重于分析其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犀利性。 5. 王安石的理趣与法度: 选析王安石以议论见长之作,分析其文字如何体现其变法思想的精微之处,其行文风格的“瘦劲”与“有法度”,以及他如何驾驭复杂的政治论题而不失清晰的条理性。 6. 曾巩的醇厚与谨严: 呈现曾巩“平实醇厚,不事华饰”的文风,着重分析其在记述事件和阐述事理时所表现出的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内敛的儒雅气质。 核心特色 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完美平衡: 本书集合了作者多年研究的心血,学术论证扎实,引用文献可靠,但行文风格力求通俗易懂,避免晦涩的术语堆砌,使得初学者也能轻松进入唐宋散文的殿堂,资深研究者亦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二、脉络梳理清晰,注重代际传承: 书中不仅将八大家视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更构建了一个清晰的传承谱系。例如,通过对比韩愈的激进与柳宗元的内敛,阐释了古文运动的内在张力;通过比较欧阳修的承继与三苏的超越,展现了宋代文风的多元发展。 三、精选校注,文本质量至上: 所选底本均参照权威的古籍版本,校勘严谨,注脚详尽解释了生僻字词、典故出处及时代背景,为读者提供了准确无误的阅读基础。 四、深入探究时代精神: 散文是时代的良心。本书的分析紧密结合唐宋两代的政治变动、思想冲突和社会思潮。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散文,切身感受到一个伟大时代知识分子所经历的挣扎、思考与担当。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爱好者、中学及大学教师,以及一切对唐宋文化和散文艺术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它既可作为深入研究唐宋散文的参考专著,也可作为提升个人古典素养的精读教材。通过研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八大家文章的文学之美,更能领悟其思想的深度与历史的厚度。 --- 总字数: 约 1500 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装帧设计上,这本书简直是一件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中华书局一向以严谨的古籍整理著称,但这一次,他们显然在美学上做了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封面采用了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特种纸,颜色是那种沉静的黛青色,仿佛是雨后初霁的竹林色泽,触感温润而富有质感。字体设计更是点睛之笔,楷书与行书的结合,既保持了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特别是书名“王维诗选”几个字的处理,笔画之间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如同诗中的意境,虚实相生。内文的排版,更是体现了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字号适中,行距宽松,使得那些精妙的诗句得以充分呼吸,不至于拥挤在一起。更值得称赞的是,页边距的处理非常人性化,留出了足够的空白区域,方便读者在阅读时进行批注和思考,这对于深入研读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翻开书页,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本身的芬芳,让人产生一种庄重而又亲近的阅读仪式感。这不是一本速食的读物,它要求你慢下来,用一种对待珍贵文物的态度去对待它。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王维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深敬意,也让读者在阅读内容之前,就已经被其外在的形制所折服,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和收藏价值。

评分

从校注和注释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和严谨态度。对于像王维这样一位历史悠久、流传版本众多的诗人,诗歌文本的考辨工作至关重要,而这本选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注释不是简单地对生僻字词进行解释,而是深入到了文化背景和典故的出处。例如,当王维诗中出现某一特定佛教用语时,注释不会止步于词义的翻译,还会简要介绍其在当时禅宗流派中的具体含义,甚至追溯到其思想源头。这种深度的挖掘,极大地帮助了不熟悉中古时期文化背景的现代读者理解诗歌深层的意蕴。更令人称道的是,编者在处理那些存在争议的版本时,清晰地标注了取舍的理由,没有采取一言堂式的武断,而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让读者在了解基本定本的同时,也对文本流变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授人以渔”式的注释方法,远比那种包办一切的注释来得更有价值。它引导着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是这个版本”,而不是被动接受一个既定的结论。这种处理方式,无疑大大增加了此书的学术参考价值,让它不仅仅是一本供人吟咏的诗集,更是一部可以进行严肃文本研究的工具书,体现了中华书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评分

阅读这本选集的过程,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王维的诗,以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但此选本更侧重于挖掘他诗歌中“禅意”与“人生况味”的交融。它并非单纯地堆砌风景名胜,而是将那些幽静的自然场景作为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每一首被选入的诗,似乎都在探讨同一个母题:如何在喧嚣尘世中保持内心的澄明与平和。我特别留意到几首写友人、怀古的篇目,它们的情感处理极其内敛,没有大开大合的悲壮,却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超脱。这种“淡”不是冷漠,而是一种历尽繁华后的收敛,如同上好的陈年佳酿,初尝平淡,回味悠长。编者在诗歌间的布局,巧妙地营造了一种由动入静、由俗入禅的过渡,读到中期时,心境已然被引导至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这种阅读体验,极大地缓解了现代生活的焦虑感,让人在文字中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停泊的港湾。它不仅仅是文学欣赏,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渗透,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琐碎中,发现不朽的美和永恒的真理。

评分

如果非要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挑剔一二,或许是这本书的“门槛”略高,对于完全没有古典文学基础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去适应其选材的独特性和注释的深度。这不是一本适合在睡前随便翻阅的休闲读物,它需要你投入心神,甚至需要你备好一本工具书作为辅助,才能真正领略其美妙之处。比如,某些篇章的意境转换极为微妙,如果稍不留神,便可能错过诗人情感表达的微妙层次。这本选集对读者的要求是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它拒绝喂食,只提供食材和烹饪工具,最终成品如何,全凭读者自身的体悟。当然,这种“苛刻”也正是其价值所在。它筛选出了真正对古典诗歌有热情,愿意投入精力的读者群体。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种挑战感正是阅读的乐趣之一。它迫使我走出舒适区,去重新学习和理解盛唐文人的精神世界。总而言之,这是一次极为成功且富有洞察力的诗歌选本实践,它成功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为王维的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解读空间,是值得反复品读、常置案头的佳作。

评分

这本诗集选得真是别具匠心,完全跳脱了传统选本的窠臼。编者似乎对王维的诗歌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独特理解,他挑选的篇目,往往不是那些被过度渲染、流传最广的“名篇”,而是那些藏在深山幽谷、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品出滋味的“遗珠”。初读之下,或许会觉得有些陌生,甚至略有困惑,为何如此经典的诗人,选本中却少了某些“必读”的作品?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编者以一种近乎策展人的姿态,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王维的世界”。他似乎在说,真正的王维,并非仅仅是那个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田园诗人,更是一个在盛唐气象中挣扎、在佛理禅机中沉思的复杂灵魂。比如,几首早期写边塞的诗作,那种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后期的空灵禅意形成了强烈的张力,这种对比被编者巧妙地编排在了一起,使得王维的形象立体得令人心惊。编排的顺序也很有讲究,并非严格按照时间脉络,更像是一部音乐的交响乐章,有起承转合,有高潮低谷,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无穷魅力和诗人思想的深邃底蕴。这种非主流的选法,恰恰体现了当代学者对经典的重新审视和深度挖掘,对于老读者来说,是一次洗去铅华的再发现之旅;对于新读者而言,则提供了一个更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入门视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