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林亮太超寫實彩色鉛筆入門教程 身邊的靜物|8029701 |
| 圖書定價: | 49.8元 |
| 圖書作者: | 【日】林亮太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6/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5475459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111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林亮太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美術史專業畢業。 1995年開始作為平麵設計師,插畫師,主要活躍在音樂、學校教育相關領域。 2009年開始進行彩色鉛筆創作活動。 主辦“東京彩色鉛筆風格展”。 |
| 內容簡介 |
| 色鉛筆繪畫是一種運用色彩的繪畫方式,由淺色到深色,層層疊加刻畫。本書旨在通過輕鬆的繪畫手法、清新的色彩錶達及漂亮的畫麵感,帶給讀者繪畫的喜悅。 本書針對學習色鉛筆的新手,先介紹瞭繪畫的工具及基本方法,接著介紹瞭各種景物的特點及其繪製方法,學習內容由易到難,自然過渡,易於掌握。本書分為六個部分:前言章節介紹瞭色鉛筆繪畫的基礎知識,第一章講解瞭水果的繪製方法,第二章講解瞭玻璃杯的繪製方法,第三章介紹瞭題材的組閤,第四章介紹瞭窗颱盆栽的描繪方法,第五章則介紹小風景的描繪方法。 本書譯自林亮太的日版書,教學結構清晰,繪畫難度較低,適閤新手學習色鉛筆繪畫。希望各位朋友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進步,收獲喜悅。 |
| 目錄 |
美術 ——始於桌麵 2 前言 8 畫具——彩色鉛筆 12 基本工具 12 基本塗色方法 17 12 色即可 20 Column 專欄1 邂逅彩色鉛筆 22 第1章 描繪水果 23 選擇題材 24 完成作品 25 描描畫草圖 26 塗色 27 美術——水果的描畫 34 Column 專欄2 學生的題材 36 第2章 玻璃杯 37 選擇題材 38 完成作品 39 描描畫草圖 40 塗色(從陰影開始) 41 美術——玻璃的描畫 46 Column 專欄3 繪畫的時間帶 48 第3 章 題材的組閤 49 選擇題材的注意事項 50 選擇題材 52 完成作品 53 描描畫草圖 54 塗色 55 美術——質感的錶現 68 Column 專欄4 相關展示 72 第4 章 窗颱的盆栽 73 選擇題材 74 完成作品 76 描描畫草圖 77 塗色 78 Column 專欄5 看圖繪畫 84 第5章 小風景 85 選擇題材 86 完成作品 88 描描畫草圖 89 塗色 90 美術 ——街角依舊 98 Column 專欄6 尋找題材 104 練習用草稿集 105 後序 111 |
這本教程的定位似乎是聚焦於“身邊的靜物”,這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和務實。很多高級教程往往選擇宏大或復雜的題材,反而讓初學者望而卻步。能夠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說明作者更注重培養我們觀察“平凡之美”的能力。我猜想,書中可能會花很大篇幅來解析如何處理一個簡單的水杯或者一個水果的錶皮。比如,一個蘋果錶麵的蠟質光澤,是如何用白色和淺色的鉛筆以特定的方嚮和力度“擦”齣來的,而不是簡單地塗上去?或者,一片葉子邊緣的捲麯和乾燥感,是否需要用到橡皮擦來“提亮”或“刻畫”齣脈絡的層次?對我而言,超寫實最迷人的地方在於那種“欺騙眼睛”的魔力,它要求作者必須精確地掌握色彩的“冷暖”和“純度”。因此,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關於高級色彩理論的簡化講解,比如,如何識彆齣物體錶麵的環境色,並將它巧妙地融入到主體色的調和之中。如果能附帶一個如何快速打底色、建立體積感、再逐步精雕細琢的流程圖,對於理清思路會是極大的幫助。
評分我對繪畫入門教程總是抱有一種審慎的態度,市麵上太多泛泛而談、缺乏實操深度的産品。然而,林亮太這個名字在日本藝術圈內是有一定分量的,尤其是在他所擅長的超寫實領域,那種對現實世界進行“二次重構”的耐心和技藝是毋庸置疑的。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把“入門”二字做好,那就意味著它必須具備極強的普適性和係統性。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它的邏輯結構——它是從最基礎的握筆姿勢、力度控製開始,還是直接切入素描的基本功,比如明暗關係和透視?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彩色鉛筆的讀者來說,建立對“色彩疊加”而非“色彩混閤”的認知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提供清晰的筆觸示範圖,最好是不同放大倍率的對比,這樣纔能直觀地看齣層層鋪色的效果。另外,關於“靜物”的選擇,如果能涵蓋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獲取,但錶現難度又不低的物體,比如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塊帶有明顯紋理的木頭,或者是一串晶瑩的水果,那對於建立學習信心會非常有幫助。好的入門書,不僅要教你怎麼畫,更要教會你如何剋服初學者的挫敗感,提供可量化的、逐步提升的路徑。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那種細膩的質感和色彩的過渡,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超寫實領域的深厚功底。我一直對彩色鉛筆這種媒介情有獨鍾,因為它既有油畫的厚重感,又兼具水彩的輕盈,但要達到超寫實的境界,難度可想而知。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我就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本基礎教程,更像是一次對視覺極限的探索。我特彆期待書中對於“如何觀察”的講解,因為在我看來,超寫實的關鍵不在於“畫得多像”,而在於“看得有多透徹”。是不是會詳細分析光影、紋理和色彩的微小變化?比如一塊普通的蘋果,如何通過幾層鉛筆的疊加,最終呈現齣那種仿佛觸手可及的果皮光澤和內部的縴維結構?如果能有針對不同材質,例如玻璃、金屬、布料的專屬章節,那就太棒瞭。畢竟,不同的材質對光綫的反射和吸收是完全不同的,要準確捕捉這種差異,需要極為精細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積纍。這本書如果能將林亮太老師那種近乎偏執的細節追求,轉化為普通讀者可以理解和模仿的步驟,那它就不僅僅是工具書,更是一件藝術品。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書架上那本“常翻常新”的寶典,每次拿起都能發現新的領悟。
評分藝術教育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它是否能夠激發學習者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模仿階段。我希望這本《林亮太超寫實彩色鉛筆入門教程》能超越“照著畫”的範疇,真正教會我們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創作流程。比如,在處理靜物組閤時,如何通過背景顔色的選擇來反襯主體物的質感?如果背景是深色的,我們該如何處理主體物上的環境反射色,以確保它看起來是“融入”而非“粘貼”進去的?對於超寫實這種高度依賴精度的技術,耐心是最大的考驗。如果書中能分享一些作者個人管理繪畫時間、保持專注力的方法,或者是一些應對長時間、高強度細節描繪時的“心理調適”技巧,那會是意想不到的收獲。畢竟,藝術創作不僅是技法的比拼,更是精神和毅力的角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一麵鏡子,照齣我在觀察世界時那些未曾察覺的細微之處,並提供一把堅實的梯子,助我攀登到超寫實的那個令人敬畏的領域。
評分說實話,對於一本關於超寫實彩鉛的書,最怕的就是圖文不符,即書上看起來非常驚艷的成品,在教程步驟裏卻找不到清晰的對應關係,仿佛作者施展瞭某種“魔法”一樣。我更傾嚮於那種帶有“解構”意味的教學方式。想象一下,如果書中展示瞭一張最終完成圖,然後配上四張或五張關鍵階段的“透視”圖——第一張是大緻的輪廓和明暗鋪設,第二張是關鍵色彩的導入,第三張是細節紋理的刻畫,最後一張是高光和最終調整。這種層層遞進的展示,比單一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另外,考慮到彩色鉛筆的特性,其工具的品質至關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對不同硬度的鉛芯(H到B係列)以及不同品牌的彩鉛在錶現特定效果時的優缺點進行一些探討。比如,錶現皮膚的柔和感,是不是更適閤用較軟的鉛芯進行多次疊色?而描繪金屬的銳利邊緣,是否需要藉助較硬的鉛芯來保持綫條的清晰度?對這些“軟硬件”的深入剖析,纔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入門指南所應具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