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長彆離》為瑪格麗特·杜拉斯獲得1961年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奬的劇作。在巴黎塞納河邊經營著一傢咖啡館的黛蕾絲偶然發現,一個從咖啡館前走過的癡呆流浪漢竟像是自己失蹤多年的丈夫。在惶恐、驚喜、悲痛之中,她不斷地讓女招待和他談話、故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麵、去他棲身的破棚屋、邀親戚們在他麵前談論往事,甚至將他請到傢裏來進晚餐、共舞,終於證實流浪漢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爾。原來,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失去瞭記憶。
##讀書筆記96:長彆離 劇本跟小說差彆很大,讀起來容易齣戲,作者常常要插話進來,這裏要怎麼錶現,那裏要有什麼道具,拍攝的角度雲雲。這個本子先是拍瞭電影,杜拉斯又做瞭些更改齣版的。 故事意味深長,有點像前幾年那部電影陸犯焉識。法國的一對恩愛小夫妻,老公被抓去瞭集中...
評分 評分##12/40 “他錶示要走。 他嚮黛蕾絲伸齣手。她握住他的手。他們像世上所有的人那樣握手。她不再哭,但更感難受瞭。他們彼此一句話也不說。他嚮外走。她看著他沒戴帽子的頭,被擊傷的頭,漸漸遠去。她打開瞭門,他就在她 的前麵。他頭上的巨大傷疤就在她眼前。在這世界上,她眼睛裏隻有“活著的先夫”,其他一概看不見瞭。”
評分杜拉斯這本書甚得我心。看杜拉斯的書總覺得勿需記住主人公的名字。就像止庵先生說的,杜拉斯的書寫的都是“他”和“她”的故事。沒有開始亦沒有結局。 女主:黛蕾絲 男主:流浪人 黛蕾絲是一個失去丈夫寡居多年的女人,有自己的咖啡館,也有自己的情人。流浪人是一個失憶的流...
評分##其實有心的讀者可以從本劇中學到很多場麵調度、小說寫作的邏輯。“在沉沉黑夜裏,他緩慢地、異常緩慢地舉起雙手,就像一個被判處死刑的人一樣。”這是一個徹底孤獨的人,他不需要此岸彼岸,夕陽啼血,無限悲愴,無限恐懼。他對世界的學習隻有戰爭和受虐,甚至沒有受虐的記憶,隻有受虐的體驗。凋零到生理層麵,這個動作的處理錦上添花。
評分 評分 評分##太美的劇本。杜拉斯把記憶留給丈夫羅貝爾,把愛的確認留給當時的情人雅爾洛,倆人酒精般的愛情共同創造瞭這個劇本。當阿拜爾舉起手,黛蕾絲完全失語,納粹集中營對人全然是毀滅。毀滅,她在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