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就学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此次出版为英汉对照版本,中文译文采用赵复三译本。
对比了涂又光的译本和赵复三的译本,涂译本语言精炼,同时蕴含丰富,赵的译本罗里啰嗦,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涂译本我读了快十遍了,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难得的好书! “冯友兰先生作为中国哲学第一人,其当年代表作《中国哲学简史》以英文写就。后由冯先生得意弟子涂又光...
评分##英文版读着更流畅
评分 评分 评分##十多年前囫囵吞枣的读过一遍。近涉尼采,海德格尔,如有所得,就回头捡出几章重读一遍。记一点门外汉浅薄的感想:1.儒释道(尤其是道)或多或少,都几乎一上来就没有掉进主客体,一元二元的迷宫里,一上来就看到理性的局限性,一上来就看到人是在存在之中的。但从这里起,对如何存在的回答,大家全分道扬镳,好一个存在先于本质的实例。2. 释道一上来就看到了语言的局限性和误导性(西哲勤奋踏实聪明,释道灵性悟性高),然后呢?西哲语言转向,捋起袖子一面建科学语言,一面搞语言分析;咱这边,庄子忘筌蹄,佛的第一义”不可说“。要是西西弗斯生在东方,一定在山底下坐着了。3. 冯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不知道有多少受到了西哲的影响。道德经那一段,几乎可以直接可以拿去解释海德格尔的Sein。简直可以当博尔赫斯小说的情节。
评分##公众号:书评之乱 你在大街上走,如果有人突然扛起摄像机、举着话筒对准你,笑盈盈地问“你幸福吗?”你可以回答“我姓曾”“我被人插队了”“我耳朵不好”“我还没吃饭呢”“这是在录节目吗”“钓鱼岛还没收回来”,当然你也可以低头沉思片刻,回答“这是个哲学问题”。人们不...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