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 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二战以来,欧美文坛出现了不少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众口交誉的传世名作。然而,若论印行版本、读者数量以及影响深远,都比不上一个默默无闻的犹太小姑娘的作品:《安妮日记》。这本书是安妮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残酷迫害,同家人一起藏身于“后屋”时假托给好友吉蒂写信的形式而写就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真实地记述了安妮的忧虑、欢乐、爱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愿世界和平~Peace***
评分 评分##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喜欢大声朗读,对漂亮的日记本更是倾心,总是眼巴巴地等着写完能换本新的. 上中学的时候就偷懒了很多,开始觉得是一种负担,能不写就不写,不过还是一样喜欢把自己的"大作"读给父母听,和很多同龄人有些不同...
评分##她那么好
评分 评分##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悲惨世界有什么意义呢? 感觉前面和后面不是一个人写的 后面结尾很仓促,转折也奇怪 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
评分##喜欢书中那句话“纸是有耐心的”,安妮苦于没有一个可以真正交谈的朋友,于是便假托日记为朋友并起名为吉蒂。日记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法西斯的残暴,只是记下藏匿的生活中的种种杂事,由于战乱和种族歧视,后屋的人们被迫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仅靠能自由活动的朋友和收音机来获取有限的信息。狭小拥挤的生活空间,一切情绪都被放大,争吵不休,烦恼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安妮对未来充满希望,不断剖析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我,规划自己的人生,战后要去上学,要成为作家,但遗憾的是我们都知道她没能写出自己的结局。
评分##一本日常记录二战时期在后屋躲避时,八位房客们互相之间发生的琐事。15岁的少女已经是有如此多的小心思,遥想自己15岁时,鬼心思也不算少。安妮是一个有主见,有独立人格的小姑娘,活泼机敏但是又有些不讨人喜欢。后半段略着看了,因为都是这个小女孩平常的日记,描述心理活动以及对身边人的看法和日常。准备看看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
评分##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悲惨世界有什么意义呢? 感觉前面和后面不是一个人写的 后面结尾很仓促,转折也奇怪 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