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范德威(范笔德,Peter van der Veer),荷兰皇家学院院士、德国马普研究院族群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教授。
范笔德著的《亚洲的精神性(印度与中国的灵性和世俗)》是以印度与中国现代性中的灵性、世俗、宗教及巫术之间的关系为主旨。印度与中国社会展现的形态表明,这些关系正在塑造现代民族。社会学与政治意识形态有助于将现代民族国家及其治理的民主形态概念化为世俗的,它的形成依赖于替代共同体的宗教态度,而现在的研究并不想给民族主义与宗教假定一种既定的关系。与此相似,在现代化社会学理论和西方现代性之本质的意识形态观念中的关于世俗化与世俗主义的假设,是无法根据其表面价值来进行判断的。
##2018已读19。令人失望的著作,作者的野心无疑是大的:将宗教置于中国与印度的现代化进程中予以考察并开展比较研究。然而我所读到的都是一些二手、三手材料的粗糙汇集,而且作者本人似乎并不理解自己所用的材料。虽然作者开篇就气势汹汹地提出了“宗教—灵性—巫术—世俗”的结构链,但其分析确是一团不折不扣的浆糊。
评分##我来拉高分数
评分##内容上有点宽泛,细节和深度不足。基本的框架是 imperial interaction,反对文明的 essentialization;号称采用了 governmentality approach,但实在看不出来;讲到 spirituality 时,反倒有把它 essentialization 的嫌疑。三星半。
评分 评分##开出新问题
评分 评分##开出新问题
评分##后半部分比较好读,提出的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中国方面的用例比较粗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